避免眼神接触,暗示拒绝情感交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善于传情达意。在沟通的过程中,人们通常会采取积极的眼神交流。相信很多人都接受过这样的礼仪教育:跟别人交流的时候一定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样做一方面是一种尊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情感的交流。

有一名推销员刚参加工作时,不太注意眼神交流,因此业绩并不好。有一位顾客来到店里买车,他向顾客详细地介绍了一款车,在马上就要签单的时候,顾客却掉头走了。推销员很疑惑:“我什么地方得罪了他吗?”他很想弄明白这个问题,于是便冒昧地打电话过去,问那名顾客为什么改变主意。

那名顾客很坦率:“年轻人啊,你很不专心,我觉得你似乎并不在意你所卖的车,你看上去很了解它们,但是你在介绍车子的时候,还在跟另一位同事聊昨天晚上的球赛。你这种敷衍的态度,让我不敢确定你说的话是真的。”

事实证明,缺乏眼神交流,不利于沟通。如果你想让人答应你的请求,就要积极地与人进行眼神交流。相反,如果你需要拒绝不合理的请求,则要尽量避免眼神交流。

所以,如果你要说“不”,就尽量不要对上对方的眼睛。你如果想要尽快结束谈话,可以避开对方的视线或低下头,诱导对方移开视线,接着交谈自然而然就结束了。有的人或许使用过这样的方法,结束不愿听的冗长的牢骚话。这种视线游移,可以表示心不在焉。很显然,这会让说话者失去诉说的兴致。

根据一些研究人员的观察,人在视线碰撞的过程中,会产生紧张的心理。这样的紧张会衍化成两种不同的情况:要么变得积极、热情,要么变得不安、焦虑。

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就会发现确是如此。在餐厅吃饭的时候,一个正在吃饭的人,无意间对上邻座一个滔滔不绝的客人的视线之后,这个客人的动作就会突然间变得生硬起来。这是视线碰撞导致紧张,而衍化成不安的情绪反应。

平时说话滔滔不绝的人,一旦站在人群面前,就会讲得结结巴巴。有些人平时说话不多,但是站在讲台上时,就会变得激情四射,讲起话来特别有力量。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意识到别人的视线锁定在自己身上,就会有紧张感,可能导致不安情状,也可能导致积极情状。

在拒绝时,你可以多用闪烁的眼神,视线时不时地与对方的碰撞。但一定要注意,在视线碰撞时,不要被对方的眼神吸引住,形成注视。注视会激励和鼓舞对方说话,那样的话,对方会变得滔滔不绝,你将变得疲于应付。

当有意向与他人交流时,人们总习惯于寻找对方的视线,就好像植物寻找太阳的光线一样,目的就在于更加顺利地交流。如果眼神游移、闪躲,则会让人失去焦点,很难专心交流。所以面对面坐着时,把自己的视线移到对方的视线之外,是击退对手的方法。为了避免注视对方,你要尽量地让自己的眼神游移变得自然些。

若你有足够的理由拒绝对方,那么你可以用坦然的眼神看着对方,说出你拒绝的缘由。然而,如果你找不到更好的理由来拒绝,则可以躲避对方的眼神。对方从你闪烁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你的态度。

眼神游移、闪烁,表达内心的犹豫和感情的羞愧,同样这种眼神也可以为我们下面要说出来的拒绝话语预热。当对方看到你眼神不定的时候,他的心中通常会产生不妙的感觉,这种预热可以让对方对接下来的拒绝有心理准备,这样也就没那么尴尬了。有的时候,甚至不需要将拒绝的话挑明,仅仅游移不定的眼神,就能让对方不好意思将要求说出来。

当然,也有人没有那么知趣,他可能明知道你想表达的意思,却故作不知,继续向你提出要求,这时,你可以将拒绝挑明。

你如果无法避免眼神的交流,可以用无可奈何的笑容来表示拒绝,实际上这种办法要比躲避对方的眼神好一些,至少这会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但是这种办法的缺点也很明显,它会让对方觉得你有意帮忙,却因为某些原因无能为力,因而对你提出其他请求。

在拒绝时躲避对方的目光还有一点好处,就是让你更加顺利地将“不”说出来。你可能有过这样的困扰:在对方灼热的目光下,你发现自己突然失去了所有的勇气,“不”就在嘴边,可偏偏说不出来。这就意味着在视线碰撞中,你容易落入下风,你的紧张感没有变成积极情状,为你增加拒绝的气势,反而变成了焦虑和不安,这显然不利于你的拒绝。

被人盯住,难以开口说“不”,怎么办呢?这个时候,你可以站起来走动,或拿一个东西,背过脸去,这样“不”就容易说出来了。比如一面递茶给客人,一面从客人背后或旁边开口说:“那件事实在有点……”

其实生活中我们都有类似的习惯性的行为,目的就是避免视线碰撞而不利于拒绝,只是我们没有注意罢了。我们常常从对方背后拍着他的肩膀说:“明天不能去你那里,真抱歉……”我们发现这样拒绝不但很容易说出口,而且能避免强烈的视线碰撞而造成不快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