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拒绝别人时,有一点非常重要,即拒绝时态度一定要坚决明确。何谓坚决明确?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诉对方,这件事自己办不到或无能为力,让对方另谋他途或另请高明。这个原则很多人都明白,但真正能做到的人不多。
这是因为大家都觉得,被拒绝是一件令人十分难堪和伤感情的事,于是为了照顾被拒绝者的情绪,就倾向于选择态度不明确、模棱两可的回答来拒绝对方,希望对方能够听出自己的弦外之音,从而主动、自觉地放弃请托。
对方的心思稍多一些,或许能很快地理解这模棱两可的回答背后的潜台词,从而主动放弃。但也不排除这样的情况:有些人明明知道模棱两可的话背后是拒绝的意思,却故作不知,依然纠缠。
此外,生活中不少的人心思简单,不会去想这话里面的弯弯绕。他向你提出请求时,抱着莫大的希望。面对不甚坚决的否定和不甚明朗的拒绝,他们往往不会轻易放弃希望,而会尽最大努力去争取实现自己的目标。此时如果你的拒绝不够明确,不把“不”字说出口,就很容易陷入纠缠。没有明确表态,通常会让对方误解,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
有个姑娘因为家里有急事必须请几天假,恰在这时,一位客户给她打来电话,说要谈谈签约的事。这是一位大客户,姑娘已经和他洽谈了两个多月了,此时正是关键时刻,自己却无法分身。姑娘想来想去,想到了自己最要好的同事孟小姐,于是开口请她帮忙去跟这位客户签约。
孟小姐的确很想帮她,可是最近母亲生病住院了,自己一边要忙工作,一边要照顾生病的母亲,实在是分不开身。所以孟小姐不得不拒绝请托,但是她又不想让这姑娘太失望,于是边敷衍着“我尽量”,边思考着该怎么拒绝。那姑娘是个急性子,她一听到孟小姐说“我尽量”便急忙留下客户的电话和地址,赶回家去了。
孟小姐的“但是”已经挂在嘴边,却见那姑娘急匆匆地走了,连说话的机会都没给自己,心中很不高兴,于是抱着“反正我没有答应”的心态,索性对此事不闻不问了。几天后,姑娘从家里赶回来上班,却发现已错失了那位大客户,便找孟小姐抱怨:“既然你不打算帮我,当初为何不直接拒绝我呢?”从此以后,两个人之间产生了很深的隔阂。
很显然,这件事如果追究起来,双方都有责任。但是,责任更大的一方应该是孟小姐。正是因为她的迟疑不决,让那姑娘觉得她已经答应了自己的请求。假如当初孟小姐听到这个请求时,就直截了当地说明自己帮不上忙,那么那姑娘完全可以找别人帮忙,或告诉客户延迟一两天再签约,结果可能就不会那么糟了。
当我们面对别人的请托时,如果不能确定自己能把对方请托的事办好,或根本就不想接受对方的请托,一定要避免使用下面这些模棱两可的回答:“嗯,你说的事我会考虑的。”“这件事情比较难办。”“我不确定这件事能不能办成。”“我帮你问问看,如果不行我也没有办法。”“应该可以吧,我不确定。”“这件事等我回来再说,好吗?”
很显然,上述这些回答的拒绝意味并不明显,不仅无法拒绝对方,反而会让对方抱有越来越大的希望。如果对方托你办的事你根本不想应承或无力办好,那么这样的回复就毫无意义,到最后你还是要硬着头皮告诉对方事情无法办成。这对对方而言将是一种更大的伤害,因为此时可能已经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拒绝别人时应该干脆、明朗,切忌优柔寡断。当然,这并不是主张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人都直截了当地说出“不”字。一般来说,对那些自尊心比较强、脸皮比较薄的人来说,只需要婉转地说出拒绝的理由即可,最好不要直接说出拒绝性的话语。因为对方能够从你的话音中体察到你拒绝的意图。这种拒而不言绝的拒绝方式,可以避免让对方感到尴尬、没面子、下不来台,从而不会对双方的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比如,当朋友在你正打算出门时来拜访,你不妨在表示欢迎的同时说一句:“你来得真巧,再晚一分钟你就要扑空了!”这等于委婉地暗示对方,你马上要出门办事了。如果对方是个识趣的人,就会在简短地说明来意后尽快告辞,或另约拜访时间。这自然比你发出明确的逐客令要好得多。需要注意的是,你的暗示必须含义明确、意思清楚,使对方一听即懂、一点即透。
因此,当我们遇到自己不想应承或无力完成的请托时,一定要学会坚决明确地拒绝。当然,我们在措辞上完全可以婉转一些,但原则是让对方一下子就能明白我们说“不”的意图。
例如:“非常抱歉,这件事我恐怕无能为力。”“很对不起,这件事我实在帮不上忙。”“我最近实在很忙,我也不想耽误你,你最好找别人帮忙。”“或许你可以去找××,我是肯定帮不了你的。”“我非常想帮你,但对这件事我实在是不在行。一旦做不好,既耽误了事情,又浪费了你的时间。你不如找一个更稳妥的人帮你。”
总之,当我们不想答应或无力应承别人的请托时,就应该坚决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拒绝态度,这会让对方对我们刮目相看。因为与那种支支吾吾、遮遮掩掩、隐瞒自己真实感受的态度相比,明确的拒绝会节约许多时间和精力。同时,我们也会从这种干脆利落的回答中,找回我们久违的自信。而模棱两可的态度,只会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