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时候,应该采用一种合理有效的方式,既要摆事实,也要婉转有度。如果你一味地抓住对方的错误进行挖苦,或者将对方的缺陷当成你茶余饭后的谈资,过分地伤害对方的自尊,这样做反而会适得其反,受批评的人因此会产生抵触情绪,他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批评别人的时候,最好能把握住分寸。
刘诗和袁兰是同事,关系很不错,要做什么事,经常一起。比如开会、午餐、逛街买衣服等,她们俩都会一起去。
同事们都知道,袁兰的性格有些大大咧咧,而刘诗更是一直这样认为。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常会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比如相互嘲弄一番,因为了解袁兰的性格,刘诗一直都觉得开开玩笑,无伤大雅。
有一天中午,两个人说好一起出去吃饭,顺便去了一趟卫生间。袁兰一阵风似的抢了先。等刘诗进去后,发现坐便器有些脏。从卫生间出来后,刘诗看到袁兰正跟另一个部门的女同事聊天,当时刘诗根本没想那么多,就笑着批评道:“袁兰,你怎么搞的?坐便器上面好像都没弄干净啊!”
刘诗只顾说了,没注意边上的另一个女同事正在嗤笑。只见袁兰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然后她一字一顿地对刘诗说:“你是不是有病?”
说完,她转身就走了,剩下刘诗站在那里,半晌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两个人的关系急转直下。
为此,刘诗后悔莫及,曾多次向袁兰道歉,虽然对方表示无所谓,但是她们再也没有那种如同姐妹般融洽的关系了。其实像这样的批评,最好在私底下说,不宜在大庭广众下讲。
由此可见,说话一定要小心,尤其是批评的话语,不能随便乱讲。即便是十分要好的同事之间,也要注意表达的方式。有些话只能私底下讲,有些话则根本就不能说。如果你让对方下不了台,很容易让人对你产生强烈的反感,甚至会为此与你结下深深的怨恨。
从根本上来说,这还是一个表达方式的问题,如果能够注意表达方式,那么批评不会成为沟通的障碍。若是能够把握分寸,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批评,达到沟通目的不是难事。
有—天晚上,林太太拿着一张电话账单给林先生看:“瞧瞧,儿子在我们出国的时候,打了多少个长途电话,太浪费了!”她指着其中一项说:“单单这一天,这一通电话就打了1小时40分钟。”
“什么?这还得了!”听到妻子的话,林先生立刻准备上楼去批评儿子。可是刚站起来,他又坐下了,他想:自己现在正在气头上,如果这个时候批评孩子的话,语言肯定会很激烈,还是不说的好,等气消了再说。况且儿子已经这么大了,要是批评孩子的话,也得有点技巧才是。
想了再想,林先生终于把话忍到第二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林先生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对儿子笑着说:“你马上就要回学校了,帮我去查一查资料,找一家长途电话费最低的电话公司,我想咱们家应该安装这样一部电话。”
然后,林先生突然又来个急转弯:“咳,其实你上博士班,估计也没有时间打电话,我看我这是多操心了。”
“是啊,是啊,”听到父亲的话,儿子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你是不是看到了我上个月的电话账单了?那阵子因为要回学校,一大堆事,需要联络,所以电话确实打得有些多了。”
吃完饭之后,林先生很得意,他觉得自己把要说的“省钱,少打电话,别误了功课”这些看似是批评的话,完全换了一种说法,结果不但没有因此产生一点的不愉快,还达到了批评的效果。
即使别人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在批评对方的时候,也一定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在一般人的眼中,遭到批评肯定是一件很难过的事情,不仅难过还很没面子,所以受批评的人往往会对批评者产生抵触的情绪,使批评的效果大打折扣,即批评的负效应。
因此,有些人如果能够恰当地把握批评的方法、尺度,使批评达到效果,这样的批评才更加有意义。
说话的智慧
批评别人本身也是一门艺术,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很多人,在批评别人的时候,说了很多话,立足点和出发点本来是不错的,但就是不注意批评的艺术,没有把握好分寸,往往导致了无谓的误解和争端,然后影响了批评的效果。因此,批评者都要记住这样一个道理,把握好批评的分寸,不羞辱他人,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的批评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