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里的墙

当我们不理解他人的观点时,我们会做出各种假设,猜测对方在想什么。而且,一旦做了猜测,我们就会错误地将其当作事实,进而以此为根据采取行动,而实际上,你的根据根本就不是事实。

我们可能会对自己说:

●“别人都自信满满,偏偏我不是。”

●“要想交谈顺利,就得让别人喜欢我。”

●“一定要掌控谈话。”

●“我如此少言寡语,根本无法顺利交谈。”

●“得准备很多话题才行。”

一旦这些障碍成了我们自言自语的主要内容,那我们就离失败不远了。我们深信自言自语的内容,而且会根据这些假设采取行动。因此,关键在于认识到自言自语的内容,然后重新审视这些内容,重新做出调整——

之前的想法:别人都自信满满,偏偏我不是。

现在的想法:我确实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可能他们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安适。

只要两人交谈,不管何时何地,要做到有效,就必须付出努力。想让自己看起来很自信是人性使然,因此,多数人都会尽可能让自己看上去更加平静,而实际上他们的内心并非如此。还记得游泳的鸭子吗?——在水面上游泳的鸭子看着非常安适,平稳地往前滑行,而水面之下,它却在拼命滑动双脚,一刻不停。其实,交谈也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总觉得只有自己在交谈中浑身不自在,压力感也就在所难免了,这样的话,还怎么有好的表现呢?我们总觉得交谈成功与否在于我们自己,其实不然,交谈和婚姻一样,都需要双方做出努力才能成功。

之前的想法:要想交谈顺利,就得让别人喜欢我。

现在的想法:别人怎么想不是我的责任,我只要做自己就行。

记得我和妻子进行婚前咨询的时候,咨询师就提醒过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说“你让我很生气”之类的话,因为这种说法不对。生气与否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我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都可能导致妻子生气,但是,她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反应。我只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他人有怎样的反应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在交谈中,我们应该努力关注的是做自己,我没有办法让其他人喜欢我,但是,如果我能够做真实的自己,对方就有机会回应这个“真实的自己”。如果他/她的回应并不是我所希望的,并不能说明我就是一个坏人。这只能说明他/她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选择,对此我无法控制。我越是想要控制他人,就会觉得越沮丧。

之前的想法:一定要掌控谈话。

现在的想法:交谈的方向由交谈的双方共同负责。

我们无法保证每次交谈都是有效的,且让双方感觉自如。但是,如果交谈不顺,我们也无法为失败承担责任。交谈需要至少两个人才能进行,同样,交谈的结果也绝非哪一个人可以决定。

这就像下国际跳棋,可能彼此的水平不同,但是,最终的结果并非由哪一个人决定。一开始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每一步该怎么走,因为这要看对手怎么走。整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双方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这个过程才会有趣。

不过,国际跳棋和交谈又有不同之处。下国际跳棋,有赢有输,但是,交谈的目标是共赢。

之前的想法:我如此少言寡语,根本无法顺利交谈。

现在的想法:我要了解适合自己性格的有效交谈技巧。

多数内向的人都会觉得,自己缺少有效交谈的必要技能,通常情况下,他们被告知,交谈所需要的都是“外向型”的技巧,其实不然,内向的人拥有属于自己的交谈技巧,充分利用这些交谈技巧,交谈一样能够顺利进行。一旦内向的人明确了自己应该在交谈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他们心里和外向的人“竞争”的压力就会消失,他们就可以自如地交谈了。他们可以学着利用自己独特的交谈能力,因为这是和他人进行有效交谈,且让交谈有趣的基础。

之前的想法:得准备很多话题才行。

现在的想法:我要仔细倾听对方,了解所谈的话题。

在交谈中,人们最怕的就是无话可说。开始交谈,然后让其持续一会儿并不难,可是,一旦无话可说了,交谈就会陷入沉寂,这正是我们担心的。

有人说,交谈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我们之前的准备,这么说来,如果我们事先准备了充足的话题、问题及故事,适时放入交谈中就可以了。其实,这种想法忽略了有效交谈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挖掘对方的经历,将交谈拓展到新的领域。下一章我们会详细讨论这一点。

我们要改变自己的角色,从“内容提供者”变为“内容开拓者”。只有这样,犹豫和迟疑才能有效地转化为动态的、有意义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