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演讲会出现卡壳的问题,有时候倾听也有出现进行不下去的情况。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
●思想出现游离,也就是说你走神了。
●跟不上对方的思路,理解不了对方所谈的内容。
●实在提不起兴趣。
(1)你走神了。
在交谈的过程中,你突然意识到对方停止说话,等待你的回应。出现这种状况很可能是因为你走神了,也有可能你对对方所说内容很感兴趣,然后思想稍微偏离,忙着进行信息加工。可能你在想:这些信息该如何适用于我,我好像马上会遇到类似的情境,或最近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境等等。
意识到自己走神的时候,千万不要惊慌。很可能你会没听到他们最后一句话,你可以在之前交谈基础上,稍加评论。不过,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说实话,让对方知道真相:“对不起——刚才我还在思考你之前说的内容,因此最后一句话没听到。我可以就你刚才说的内容问个问题吗?”这会显得比较诚恳,对方也会知道你因为仔细倾听,认真思考,所以才没跟上。
(2)跟不上对方的思路。
没有谁愿意让自己显得无知,因此,在不懂的时候我们总会假装自己懂了。其实,及时询问,真正弄清状况并无大碍。
作家兼演讲家凯西·科拉德·米勒就示范过很多次。比如,如果我发表某种看法或想让自己的话语听起来更幽默时,她可能会微微一笑,然后说道:“我不太懂你的意思。帮我解释解释。”一开始的几次,我觉得这样的反应挺新鲜,暗暗希望自己解释的时候能够比较自然。不过,我感觉这恰恰说明了她的自信,她觉得承认自己并非什么都知晓很正常。实际上,她那么说的意思是:“我真的希望理解你的话语,我需要你帮助我实现这一点。”我认为这也不是什么需要学习的高级技巧,只要去实践就可以了。
(3)实在提不起兴趣。
我们会尽力照顾好庭院的植物,然而,就算付出再多努力,有些植物也难免枯萎,甚至死掉。有些人说,他们就是“褐手指”——彻头彻尾不懂种植,在花园里,手指碰到什么,什么就死。可是,即便我这位园艺专家,也难保证我养的所有植物都存活下来。这并不是我的问题,而是植物的问题。
交谈也是如此,不管我多么有技巧,这种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的事情也未必成功。我只能代表我自己,无法控制对方。如果交谈进行不顺,我有两个选择:
●我会尝试发现对方的专业或热情所在。对于自己有热情的事情,人们一般会侃侃而谈。
●如果这样还是不行,我会体面地结束谈话,继续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