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谈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话题的开启和维系上,比如,如何克服最初的犹豫,如何接近对方,如何整理思路,如何选择正确的话语,等等。如果我说,结束交谈才是最为困难的部分,恐怕很多人都会感到惊讶。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谈话难以为继,而且似乎双方都已感受到,可话题还是不得不持续下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让人沮丧的拖延呢?
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拖延本该结束的交谈的原因所在,以及如何战胜“交谈拖延症”。
本该结束的交谈之所以拖延,是因为双方过于关注如何维系交谈,从而忽略一些交谈应该结束的信号。是什么因素让我们忽略了这些信号呢?
●思维盲点。我们往往习惯将事态做正常化处理,认为既然还没有出问题,就无需修护。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思维盲点。
●碍于情面。不管交谈多么不顺,我们都不愿让自己显得无礼。因此,遇到无所适从的局面时,大家往往只能深陷其中,无力脱身。
●担心错过。如果在感觉舒适的时候停下脚步,不就错过了探索他人阅历的机会了?其实,再顺利的交谈,也会朝着结束发展的。最佳的结束时间是进展顺利的时候,这样彼此都意犹未尽,还想着改日继续。
●交谈失控。一般而言,多数人刚刚见面都会问:“你周末过得怎么样?”回答一般是,“不错,你呢?”但有时候,人们也会喋喋不休,甚至会花十多分钟叙述自己的周末,包括你根本不想听的细节。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就很难从中抽身。但是,如果人们在专注地剖析自我,我们肯定不愿意让对方觉得自己漠不关心(虽然事实就是如此)。
最近,我给两位多年没有联系的朋友分别发了电邮,信的内容只有短短几句,主要询问这些年的大致情况及最近在忙些什么。两个人无一例外,回复都是长篇累牍,详细描述了过去几十年发生的事情。我能够感觉到他们很渴望被倾听,一旦找到了目标,倾诉的闸门就打开了。
我的第一反应是,幸好没有当面和他们聊天。不过,这种反应很快让我有些内疚。还好,我并没有表现出无礼或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