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话语加深印象

适当重复对方的话语,既体现对对方的尊重,还可以对问题和结果进行强化,激发对方谈话的兴趣、加深对自己的好感。

朋友之间的交往,必须给人以信任感,这是不言而喻的。那么,怎样才能让朋友对你产生信任感呢?其实很简单——沟通的过程是最容易获得朋友信任的时候,而沟通过程中能否适当地重复对方的话尤为重要。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错误认识,总是重复对方的话好像显得自己比较啰嗦,容易引发他人的不满,其实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的确,过多的重复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然而要是重复得恰到好处,适当的重复对方说话的重点,那么对方便认为你很重视这次谈话,能够抓住谈话的重点,这样的话,效果就不一样了。大部分人对自己的语言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尤其是某些情况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发言,这类发言对于他们自我满足感来说相当重要,这个时候一旦我们对他人的话不以为意或者不加重视,就很难让他人对我们有什么深刻的好印象,相反地还会把我们纳入不能“志同道合”的陌生人的范畴,那样我们就无法和这样的人接触,也就得不到他的好感了。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要以同样的心情了解对方的烦恼与要求,满足一下他们内心的满足感或者说虚荣心,很容易收到好的效果。

比如,在与朋友交谈时,当听取了朋友的某种意见时,一面要点头表示自己同意,一面要适当重复对方的话,这样就能让对方感觉受到了重视,从而不由自主地将心里话说给你,将你当做好朋友来对待。

在恰当的时候重复对方说话的重点,这是一种加深他人对我们印象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很多时候,除非你能引用他人的经验去让他理解你所说的话,否则他人甚至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实际上,有些人只有在自己的经验范围内才能理解他人的话,因此,与这种人交流时,如果不能迅速引用他们自己的经验,他们也不会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事物。这是因为,大部分人都很懒惰,懒得动脑去思考问题,如果他们从一开始就不明白你在说什么,那么,他们可能就永远也不会明白了。

所以,当一个聪明人想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说给他人听时,他总会设法运用对方所熟悉的语言,使其能迅速理解自己想说的话。

就是因为运用了这个策略,纽约著名的编辑阿莫斯·科明才能在报界获得一份工作。

他18岁时第一次到纽约,只想到一家报社去做编辑。当时,纽约有成千上万的失业人员,几乎所有的报社都被求职的人挤满了。在这种情况下,科明是很难达成他的愿望的。

科明在一家印刷厂做过几年排字工人。这是他所有的也是唯一的工作经验。

但是,他知道,和他一样,《纽约论坛》的老板荷拉斯·格利莱幼年也在印刷厂里做过学徒,所以,科明决定先去《纽约论坛》试试。科明想,格利莱一定会对与他有相似经历的孩子感兴趣的。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他果然被录取了,他十分容易地让格利莱相信他是值得雇用的。科明完全是因为能巧妙地借用格利莱自己的经验来达到目的的。

在查尔斯·布朗的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简单而有效的策略。本来,查尔斯·布朗是一名船长,后来,他成了全球最大的玻璃工厂匹兹堡平板玻璃公司的总经理。

创业初期,他在明尼阿波利营做着彩色玻璃的生意。当时,有一家与他一起竞争一笔大生意,他及时了解买主的特殊经验,他获得了成功。了解到这份合同的决策者都是美国西部的人,因此,布朗故意做了一份粗犷狂放的计划书,而他的竞争对手却恰恰相反。最后,布朗拿到了这份合同,因为他用买主的熟悉的文字制订了合同。

说话者愈能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听众的经验中,就愈容易达到目的。比如说:我们对朋友说我们的邻居买了一车紫苜蓿。但是朋友从来未见过紫苜蓿,于是对此十分困惑。因此,我们向其解释:“紫苜蓿是一种草。”于是,朋友马上就对紫苜蓿有了一个大体的印象。这样,经过我们补充一句话就变得十分容易理解了,这是因为说者将解释融入了其中。

总之,如果要他人相信你,关键是要举出与听者的经验相似的事实,用他熟悉的语言去与他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