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孩子产生矛盾时,家长是利用自己的家长身份压服子女呢,还是暂时退让,待双方冷静下来再解决矛盾呢?正确的答案理应是后者。前者虽胜实败,可称为“惨胜”;后者虽败犹胜,可称为“巧败”。
以前王艳的儿子每次吃饭总是吃不了两口,就这屋看看电视、那屋摸摸玩具,一顿饭得吃一个多小时。为改掉儿子的坏毛病,王艳没少训斥孩子,天长日久形成了这样的习惯,只有在王艳的训斥下,孩子才会好好把饭吃完。后来,朋友出了个主意,让王艳和孩子比赛,看谁吃饭快,但是每次都故意败给孩子。就这样,在王艳的“巧败”之下,孩子吃饭不再像以前那么磨蹭了。“巧败”的效果这么明显,王艳准备再在别的地方也好好使用一下,儿子穿衣服慢、画画不专心,她都和他比赛,并故意“败”给他。这个方法帮儿子改掉了不少毛病,而且,儿子的自信心和求胜欲也越来越强。
《三十六计》中,最后一计是“走”,即撤退,是“上计”。在形势于己不利,或即使仍有利,但相持下去的结果将会违背自己的初衷时,及时撤出是为上策。这就叫“巧败”。
“惨胜”不如“巧败”,许多家长大概也是在多少次“惨胜”之后才悟出这一道理吧!但无论如何,早一天悟出这个道理,对家长和子女双方都是好事。
与孩子发生矛盾时,父母如何“巧败”呢?
1.要保持冷静
当孩子与家长高声争论时,家长如果突然沉默,孩子常常也会安静下来。相反,若孩子高声家长也高声,很容易导致无谓的争吵,而且孩子在气头上也难以听进任何劝告。
2.巧用反面激将
当家长与孩子相持不下时,有时可以故意使用反面语,使孩子改变初衷。比如,想让孩子做完功课再玩,孩子却坚持玩完再做功课,这时家长可以赌气地说一句:“你去玩吧,我不管你了。”家长的“让步”会使孩子感到不安,使其放弃原来的计划。
3.和孩子协商解决
任何事物都可能有多种解决办法,如果认为孩子的做法不妥,而孩子又不愿接受家长的方法时,可要求孩子一起来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法。矛盾的双方都可以提出几个可供选择的解决办法,然后一起评价这些办法,选择其中最佳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