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有时候说他对你很放心,事实可能正好相反。真正的信任,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说得绝对些,当上司愿意把害人的事情,把办公室里斗争的事情和你一起做,那才是信任的表现。上司口头说对你放心,你反而要当心,很可能你做了什么,让上司产生你不忠诚的怀疑。
“糟了!糟了!”赵经理放下电话,就叫了起来,“那家便宜的东西,根本不合规格,还是原来张总的好。可是,我怎么那么糊涂,写信把他臭骂了一顿,还骂他是骗子,这下麻烦了!”
“是啊!”秘书小王转身站起来,“我那时候不是说吗,要您先冷静冷静,再写信,您不听啊!”
“都怪我在气头上,想这小子过去一定骗了我,要不然别人的价格怎么那样便宜。”赵经理来回踱着步子,指了指电话,“把电话告诉我,我亲自打过去道歉!”
秘书一笑,走到赵经理桌前:“不用了!告诉您,那封信我根本没寄。”
“没寄?”
“对!”小王笑吟吟地说,“嗯……”赵经理坐了下来,如释重负,停了半晌,又突然抬头:“可是我当时不是叫你立刻发出吗?”
“是啊!但我猜到您会后悔,所以压下了。”小王转过身,歪着头笑笑。
“压了三个星期?”
“对!您没想到吧?”
“我是没想到。”赵经理低下头,翻记事本,“可是,我叫你发,你怎么能压?那么最近发南非的那几封信,你也压了?”
“我没压。”小王脸上更靓丽了,“我知道什么该发,什么不该发……”
“你做主,还是我做主?”没想到赵经理居然霍地站起来,沉声问。
小王呆住了,眼眶一下湿了,两行泪水滚落,颤抖着、哭着说:“我,我做错了吗?”
“你做错了!”赵经理斩钉截铁地说。
看到小王的遭遇,你会想:明明秘书小王救了公司,上司非但不感谢,还恩将仇报,对不对?如果说“不对”,你就错了!
正如赵经理说的——“你做主,还是我做主?”
假使一个秘书,可以不听命令,自作主张地把领导要她立刻发的信,压了三个星期不发,那她岂不成了领导的领导?如果有这样的“暗箱作业”,以后交代她做事,谁能放心?所以小王有错,错在不懂工作原则。上司毕竟是上司,事情还是得他做主。
仅就工作而言,下属自作主张带来的后果,都不会十分严重,也并非全都是消极的方面。可以想象,哪有那么多员工笨到不知轻重的地步,敢于擅自替上司作出关乎单位整体利益的主张?除非他是个没有自知之明的人。
然而,这种自作主张所带来的对职场上的等级关系及人际关系常态的冲击,是十分明显的。上司反感下属的自作主张,其实不在于他的擅自决定给工作带来的损失——通常来说,这种损失是微小的。上司真正在意的是下属越权行事的行为,以及这种做事风格所反映的下属心中对上司的重视程度。尽管这种行为不一定说明下属不注意上司的存在,不把上司放在眼里,但在上司的角度理解,会把这种行为与下属对自己的个人态度联系起来,最后认定这种做法不仅是对自己的无视,也是下属工作经验与能力欠缺、办事不稳重的表现。这样一来,你无意中的一次私自定夺行为,带来的可能就是上司以后的冷遇与不信任。这种误会与不信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对你的前途的损害,也是难以弥补的。
不自作主张,是你在处理公司事务时起码要做到的,而要想在这方面更进一步,你还需要做到遇事多和上司商量,多让上司给你做主。
你有没有常常向上司询问有关工作上的事?或者是自己有什么问题,有没有跟他一起商量?如果没有,从今天起,你就应该改变方针,尽量地发问。部下向上司请教,并不可耻,而且是理所当然的。
有心的上司,都希望他的部下来询问。部下来询问,一方面表示部下眼里有上司,相信上司的决定。另一方面也表示他在工作上有不明了之处,而上司能够回答,才能减少错误,上司也能够放心。
如果员工假装什么都懂,一切事都不想问,上司会觉得“这个人恐怕不会是真懂”而感到担心,也会对你是否会在重大的问题上自作主张而产生担忧。
在工作上,遇到重大问题的决策时,你不妨问问上司,“关于某件事,某个地方我不能擅自下结论,请您定夺一下”,或者“这件事依我看不这样做比较好,不知您认为应该如何”,等等。
在办公室里,你需时刻牢记一条:上司永远是决策者和命令的下达者,无论我们有多大的把握相信自己的判断力,无论你代替上司决定的事情有多细微,都不能忽略上司是否同意这一关键步骤。否则,当上司意识到本应由自己拍板的事情被属下越俎代庖,他所产生的心理上的排斥感和厌恶感,以及对于下属不懂规矩的气恼,足以毁掉你平时凭借积极努力所换来的上司对你的认同。所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