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都在玩一种“情绪游戏”。
你用什么语言,就制造什么样的情绪游戏。你制造了什么样的情绪游戏,就走向什么样的人生。
我们要让自己成为这个游戏的制定者,掌握游戏的规律,提前预测出对方的反应。这样,我们说话时就能游刃有余,也自然能恰到好处,起到好的作用。反之,如果处处被动,不能和别人配合好,就会在这个游戏中处处被动挨打,说什么都是错。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如下对话的差别:
初级说法:
“我和父母吵架了。”
“无论怎么样,你都不该和长辈吵架!”
升级说法:
“我和父母吵架了。”
“怎么了?”
高级说法:
“我和父母吵架了。”
“一定是某些事情上出现了巨大的分歧,才会让你这么不开心吧?”
我们明显感受到,使用初级说法的人,聊天的时候带着一种评判别人的优越感。这种回应的方式既不懂得体谅对方,又粗暴地辜负了对方的信任。
升级说法的好处是能够在负面信息来的时候,不卖弄、不幸灾乐祸,在简短的回应中暗含着一种关心。
使用高级说法的人是一个情商高手,他在理解中提出疑问,比问“怎么了”更加懂得体谅对方,并未给对方“找补”,在不动声色中掌控了聊天的局面。
当我们想问对方一些“冒犯”的问题时,也要学会使用这样的方式,在理解和体谅中提出自己的问题。
比如,当我们有机会问一个曾被负面新闻缠身的人当时的情况时,你如果直接提起当时事件中的标志性词语,对方可能会非常愤怒,直接就会回应“我不想谈这个”。
但是,你可以结合他当时的处境,从理解的角度提出疑问:“每个人都要面临生活中的痛苦,有没有某个时刻,你倍感孤独,你又是靠什么力量走出人生的这个低谷的呢?”
此外,我们常常发现和有的人在一起聊天,自己整个人都是轻盈放松的、安全的,但是和有的人在一起总是让人感觉沉重、负面、消耗能量。
这其中的情绪游戏是怎样完成的呢?
大家可以在下面的两组话语中感觉其中的区别,第一组是不同的人对他人的赞美方式:
“你的发型好看!”
“你工作单位真好!”
我们在这个话语中感受到了明显的不同,第一个赞美和问候给人带来的是幸福和轻盈的感觉,第二个赞美却带来了有重量的现实的因素。而这种沉重的东西即使是赞美,也有可能令人瞬间情绪低落。
第二组聊天是三个人对于同一个事件在闲聊时产生的不同的回应。
初级说法:
“周末我去看了最新上映的一部电影。”
“那是部烂片子。”
无论这个电影是不是烂片,这个回应都是一个糟糕的回应。这个回应等于否定对方的品位,否认了对方在时间上的一个重要支出,令人无论如何都愉快不起来。
升级说法:
“周末,我去看了最新上映的一部电影。”
“这个电影我知道,拍摄的画面和场面感都还不错。”
在一个糟糕的话题上,给了对方一个正面的肯定,能尽量从事物一个好的角度出发进行聊天。
高级说法:
“周末,我去看了最新上映的一部电影。”
“哦,这才叫周末呀,出去看电影可比我在家做了一天的家务好多了。”
这个回应的好处是回避了对电影的评价,还讨论了周末的安排,也许还安抚了对方内心对于自己看了一个烂片的糟糕心情的补偿。
最后,我想讲一下聊天中的情绪交换。
两个人在聊天的时候会发现,开始的时候,游戏的控制权在被倾听者的手中,因为如果对方不听,你的倾诉还有什么意义呢?
过不了多久,控制权就得到了转移,被倾听的人慢慢交出了这个权利,因为他在听对方抒发了很多情绪后,情不自禁地自己也想要倾诉。这就是两个人之间所追求的公平,尤其是参加一些聚会的时候,更能体现这一点。
两个人开始聊天,一方微醉,说了些人生中难免的遗憾之事,而另一方是真醉了,完全忘记了“交浅言深,君子所戒”,也开始抒发自己的负面情绪。但是,他说的却不是人人都可能经历的泛泛之事,而是把自己对公司、对行业、对同行很多不该说的话全说了出来。此后,他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
所以,当我们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应该在开始就给自己定一个基调和原则。这样,你就会在自己制定的规则中确保安全、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