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他人要有远见

核心提示>>>>>

赞美不但要切合当前实际,还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经得起推敲和时间的考验。当事情还没有最终完成之前,赞美时一定要谨慎。

理论指导>>>>>

赞美不但要切合当前实际,还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经得起推敲和时间的考验。当事情还没有最终完成之前,赞美时一定要谨慎。不能一发现别人的优点或长处,就马上赞美,应“三思而后赞”,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只有远见卓识,才能使赞美有品位、上档次。

因此,赞美别人要用长远的眼光去审视,使自己的赞美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日常生活中,你刚夸他做事小心谨慎,他却冷不防捅个大娄子让你看。这种“话音未落”式的尴尬状况并不少见。

与此相反,“有眼不识金镶玉”的事也时常发生。通常人们除了对自己专长的东西比较了解以外,专业以外的很多事情都很陌生。因此可以这么认为,赞美别人就是衡量别人的水平,同时也要求自己具有一定的水平。水平越高的人洞察能力越高,对别人的赞美水平就越高;水平越低,洞察能力越低,赞美往往无法落到实处。

因此,在事情还没有了结之前,一定不要对别人轻易下结论。

因为在最后关头,说不定事情就与你的预估相悖了。有些人看到事情成功在即,便禁不住大加赞叹,甚至妄下断言:“这回肯定赢定了。”最终结果却与愿望相违,岂不授人以笑柄?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一些相对稳定的东西,如一个人的容貌、习惯和性格等等称赞起来比较容易。而对一个人的处事态度、行为动机和成事几率往往不容易琢磨,因此称赞时一定要慎重。人在迫于某种压力和需求时,难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导致事与愿违或造成失误,在赞美他人时千万不能以偏概全,这样会让你在无意中成为一位目光短浅的人。下面这个故事,效果则恰恰相反。

管仲和鲍叔牙从小就是好朋友。他们互相帮助,真诚相待。长大以后,他们一同去齐国谋生。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

齐国发生内乱,齐襄王被杀死,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便开始争夺王位。结果公子小白当了国君,他就是齐桓公。为了治理好国家,齐桓公问鲍叔牙有什么高见。鲍叔牙说:“您需要一个才智过人的贤人来帮助。”齐桓公说:“难道还有比您更能干的人吗?”鲍叔牙肯定地说:“有,就是管仲。”“管仲?”提起管仲,齐桓公便咬牙切齿,原来在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王位的时候,为保公子纠做国君,管仲躲在树林中向公子小白暗射了一箭,幸好射在衣带的铜钩上,公子小白才没受重伤,所以结下了一箭之仇。

鲍叔牙说:“管仲的才能超过我十倍,您要是不记前仇,真心实意请他来,不但能治理好国家,恐怕其他各国也得听您指挥呢!”他说服了齐桓公,设法把管仲请来。管仲见齐桓公不记一箭之仇,非常信任他,就决定帮助齐桓公治理国家。管仲在齐桓公的支持下,对齐国进行了一番改革。几年时间,齐国就富强起来。

显而易见,鲍叔牙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人。他虽然不及管仲有才华,但却能看到管仲的优点和长处,并大力举荐,使得齐国国富民强。他对别人的欣赏深有远见,因而名留青史。

因此,赞美别人需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充分发掘别人的能力和优点,赞美一个人的行为和贡献比赞美他本人更好,如何才能保证自己对别人的赞美能赢得别人的肯定呢?

1.要根据对方的努力目标,适当附加点条件赞美赞美一个人的前景,要了解对方的志向,并适当地附加一些条件。否则,就会弄巧成拙。如果面对一个孩子,人家的目标是学音乐,你却夸他身材魁梧,长相标准,有大将之才,岂不贻笑大方?你应该说这孩子有音乐天赋,若能勤于练习,他日必有所成。这样你的赞美既使他人感到实在具体,又颇具远见卓识。

2.不过于翔实

对于一个人的未来情况很难预料,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太多。有人喜欢在这一类的赞美中表达得很具体,以求博得对方的欢心和彰显自己的洞察力。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总之,要使自己的赞美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而且要别人欣然接受,就要使自己的赞美具有一定的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