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机敏是机智、敏捷,体现的是人们对矛盾的感受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变通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善于发现问题,判定相应的对策,而且还要随着事情的变化不断调整应变策略。
理论指导>>>>>
在交际中遇到的尴尬场面或遭遇他人的故意为难时,我们要做到随机应变,灵活应答并化解尴尬,维护交际活动的正常进行,这往往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气度。
有一次周总理应邀访问苏联,在同赫鲁晓夫会晤时,批评他在全面推行修正主义政策。狡猾的赫鲁晓夫却不正面回答,而是就当时敏感的阶级出身问题对周总理进行刺激,他说:“你批评得很好,但是你应该同意,出身于工人阶级的是我,而你却出身于资产阶级。”
赫鲁晓夫的言外之意是指周总理站在资产阶级立场说话。周总理只是停了一会儿,然后平静地回答:“是的,赫鲁晓夫同志,但至少我们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
机敏者一般都是成熟稳重的,特别是身处窘境时,沉着稳重有助于化解尴尬。周总理在遭到突如其来的诘难时,他坦言“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出其不意地将赫鲁晓夫射出的毒箭掉转方向,以非常机敏的方式巧妙地回答了对方并予以有力的反击。
机敏是机智、敏捷,体现的是人们对矛盾的感受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变通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善于发现问题,判定相应的对策,而且还要随着事情变化不断调整应变策略。
在美国第35任总统候选人的提名过程中,肯尼迪的年轻和孩子般的外表成了一个不利条件。众议院发言人萨姆·雷伯恩就攻击肯尼迪是乳臭未干的几个民主党领导人之一。肯尼迪哈哈一笑,把问题抛到一边:“萨姆·雷伯恩可能认为我年轻。不过对一位已是78岁的人来说,他眼中的大部分人都年轻。”可是这个问题始终纠缠着肯尼迪。哈里·杜鲁门在一次全国性演讲中向肯尼迪挑战。“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极其成熟的人。”这位前总统说。
肯尼迪用逻辑和机智回敬了他的挑战。他说:“如果年龄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标准的话,那么美国将放弃对44岁以下所有人的信任。这种排斥可能阻止杰弗逊起草《独立宣言》、华盛顿指挥独立战争中的美国军队、麦迪逊成为起草宪法的先驱、哥伦布去发现新大陆。”
在社交活动中,不时会碰到一些突发情况,这需要当事人机智反应,化解突发情况带来的不良影响。在此,我们列举几种技巧。
1.以虚对实
如果碰到别人实实在在的话语,不要从实际情景出发,而是侧重联想,不给他有关问题的对口信息,将话题转向与问题没有直接关联的其他事情上,暂时中断对方原来的意念,中断必然引起对方对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问题的思考,品味其中的不协调。
比如,妻子对丈夫说:“你经常说梦话,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吧。”丈夫笑着说:“还是不用了吧,要是治好了这病,我就没有一点儿说话的机会了。”
这里,妻子本是从关心丈夫的角度出发,真心实意劝丈夫看医生,而丈夫故意装作不懂,把话题引到妻子话多的问题上,说梦话是生理疾病,话多是心理习惯,丈夫以虚对实的幽默表达着他淡淡的抱怨,从而让妻子能在幽默里领悟丈夫的潜台词。
2.妙答怪问
乾隆皇帝突然问刘墉一个怪问题:“京城共有多少人?”
刘墉虽猝不及防却非常冷静,立刻回了一句:“只有两人。”乾隆问:“此话何意?”
刘墉答曰:“人再多,其实只有男女两种,岂不是只有两人?”乾隆又问:“今年京城里有几人出生?有几人去世?”
刘墉回答:“只有一人出生,却有十二人去世。”
乾隆问:“此话怎讲?”
刘墉妙答曰:“今年出生的人再多,也都是一个属相,岂不是只出世一人?今年去世的人则十二种属相皆有,岂不是死去十二人?”乾隆听了大笑,深以为然。
确实,刘墉的回答极妙——皇上发问,不回答显然不妥;答吧,心中无数又不能乱侃,这才急中生智,转眼间以妙答趣对皇上。
3.即兴发挥
在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八十周岁的庆祝会上,周总理就巧妙抓住西方女士喜欢别人说她们年龄小的特点,并与中国称“斤、里”时比“公斤、公里”数值小一半的情况联系起来,于是就笑着要大家为斯特朗的四十“公岁”举杯庆贺。满座来宾听后皆捧腹大笑,斯特朗则笑出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