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距离,暗示对方你们是同类人

生活中,我们与人交际的时候,尤其是与初次见面的人交谈,彼此的戒备心都会比较重,都是“戴着面具”交往的。这种交往方式一般只停留在表面,有碍于双方感情的增进,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摘下对方的面具,打消对方的顾虑,要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诚实友好的人。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中国人素来以“小心驶得万年船”的社交心态与人交往,的确,生活中,有一些人的社交目的太过功利,因此,人们在与之交往的时候,不得不“戴着面具”,这也给我们的社交生活带来难度。我们要想走近对方,就必须采取一些摘下对方面具的心理策略,如果我们能采取暗示法,告诉对方我们是同类人,那么,必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在心理策略中,有一个慢慢打开心扉的办法,叫做使用“同调”语言,也就是在谈话中尽量模仿对方所用的特殊字句。对方说:“今年想向各种事情挑战看看。”那么,你在交谈时就要尽量使用“挑战”这两个字眼。例如,一边看菜单一边说:“我平常有点怕喝日本酒,但是今天决定‘挑战’看看。”“这道菜只看名称实在不知道是什么,不如‘挑战’看看吧!”如果是工作上的事,就说:“现在的工作对我来说,相当具有‘挑战性’。”“我最尊敬有‘挑战’精神的上司了。”

每说一次“挑战”,对方对你的好感就会增加一层。通过好感的累积,对方的心情就会越来越好,对你越来越信任。为什么呢?因为和对方说同样的话,能暗示对方你们是同类人,对同一个问题有同样的看法,对方自然愿意与你深交。

总之,要想得到对方的信任,让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只要想办法让对方把自己视为“自己人”就行了。“自己人”的含义就是同类人,也就是说,这样的经历我也有过,你的错误我也犯过,你这样的想法我也有过……一个人,一旦认为对方是“自己人”,则会另眼相待,这就是“自己人效应”。“自己人效应”与社会心理学中的“喜欢机制”一脉相承,人们喜欢那些和他们相似的人,那些经历、价值观、态度等与自己相似的人。

那么,具体来说,我们应该怎样暗示对方我们是同类人呢?

1.主动沟通,表现社交品质,随时让人感觉友好亲切

如何与初次见面或者只见过几面的陌生人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是社交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尽快地表现出你的友好和随和,这样,人家也乐于接受你,从而产生亲切感。

生活中,有些人总是担心自己不善言辞,生怕因此备受冷落或者让别人嘲笑,于是,他们一般选择沉默,但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一个人的社交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即使你不善言辞,但你热情的态度同样会打动对方。

2.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我们在与陌生人交往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使对方放松,我们要从自我做起,谈话要直率而坦然,使对方不感到拘谨。尤其是对那些比较害羞,很不习惯同陌生人谈话的人,我们的语言要随和。另外,我们要多听少说,多给对方表达的机会,你的眼神要随时表现出你对他的理解、信任和鼓励,而不是怀疑、挑剔和苛求。一道严厉的目光,会使对方把只说了一半的话吞回去。

3.寻找共同话题

寻找并强调双方的共同点,会增加彼此间的亲切感。同时,当双方对同一话题感兴趣时,也更容易产生进一步交往的愿望。

4.重视对方的谈话,显出你的关心

每个人都期望得到别人的了解和关心,这是人的最基本心态,当我们向对方表示关心的时候,并不需要过分地表现出来,因为通常情况下,隐匿的关心更有效果,比如,我们可以重复别人说过的话:“以前,你曾说过……”特别是当你说出了对方的兴趣或嗜好之后,对方会因你对他的重视而感到欣喜,马上打消对你的戒备,由此增进彼此的关系。

日本政治家河野一郎就非常善于使用这个技巧。

1959年河野一郎在欧美旅行时,在纽约与多年不见的好友米仓近不期而遇。双方互道近况,知道彼此都已成家,并留下了国内的住址和电话。当晚一回到旅店,河野一郎便打国际长途给米仓近太太:“我是米仓近的老朋友,我叫河野一郎,我们在纽约碰面了,他一切都很好。”米仓近太太为此感动了很久,两家的关系很快就亲近起来。

5.要注意某些信息的保密性,不可“全抛一片心”

生活中,有些人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不善于把握分寸,几句话一聊或者三杯酒下肚,就“酒后吐真言”,把什么秘密都吐露出来了,对自己乃至所在的集体产生了负面影响,这是得不偿失的。因此,我们在与对方沟通时,也应该考虑到所交换信息的“性价比”,对那些不能吐露的信息,一定要咬紧牙关。当然,交谈的这些资源也应该对交谈对方有一定的作用,那些无关痛痒的资源则显得我们没有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