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对你敞开心扉

社交活动中,我们与人交谈,尤其是在初次见面的时候,能否达到最终的沟通目的,取决于我们和对方心理距离的远近。善于社交的人,可以与对方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不善社交的人,只能导致四目相对,局促无言。

事实上,任何两个初次见面的人,都处于一定的心理戒备状态,彼此之间都会存在心理距离,而社交的根本目的也就在于打破这种心理隔膜,建立友谊,从而达到进一步交往的目的。

对于陌生人,你可以说:“其实我发现你是个情感很丰富、很有趣的一个人,并且你渴望与人交往,但你却很难敞开自己的心扉,不能全部展现出来。如果你能大胆一点,人际关系一定非常好。”这里,你使用的就是心理策略,可能你没有意识到。表面上看,这是很自然的一段开场白,其实你已经为对方下了一个套。接下来,对方肯定会提高警惕:“你说你的,我才不信你的鬼话呢!”而实际上,你的话——“你还没有全部展现出来”就已经深深地植入到对方的大脑里,不管他信不信,他都有尝试改变的想法。既然如此,那么,他必定会把那个潜在的长处,进一步地表现出来。而如何做呢?其实,你的另外几句话也对他起到了作用——“如果你能大胆一点”,于是,不知不觉,他其实已经愿意与你沟通了。而相反,假若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懂得如何去打开对方的心扉,那么,就只能使彼此陷入尴尬的境地。

迈克是一家外企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他招收过一批新员工。但令他感到不解的是:这些员工在应聘时一个个都是侃侃而谈,对考官的各种提问都应答如流,可是进入公司后,很多人不善言谈的弱点“原形毕露”,即便让他们说些迎言送语式的话,也是面红耳赤,羞涩得不得了。后来,迈克就主动找他们谈话,问他们是不是对新环境感到不适应,他们大多低着头,小声嗫嚅:“不习惯和陌生人说话。”倒是其中有一个人反问迈克:“我也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融入集体?”

迈克笑了笑,随后问另一个缄默的新员工:“你是不是每次跟人说话都像赶考?”他点头表示“是”。迈克说:“你这是患了语言怯生忧郁综合征了。”

恐怕很多人在陌生的集体和陌生人的面前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在陌生人面前,因为怯生,所以会出现语无伦次,越想把话说得尽善尽美,越是说得词不达意。这就像一个初次登台的演唱者准备得越充分,演唱效果越是打折扣一样。戴尔·卡耐基在他的《人性的弱点》中提到了人际关系的抑郁症。是什么导致了抑郁?是怯生。而怯生的原因反过来归结于我们不懂得如何说出打破尴尬的话。

其实,与陌生人说话怯生,多半是因为我们没有信心能与对方沟通好,假若我们把心理策略运用其中,恐怕就是另外一番结果了。而要做到读懂对方的心理,其实,还是需要我们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多为对方说话。这一点,同样可以运用到任何沟通的场景中。

在中国的教育界,有个家喻户晓的名字——陶行知。

在陶行知曾经当校长的一个学校,有个调皮的学生叫王友,他是出了名的“孩子王”,经常捣乱,周围的同学和老师都有点怕他。

一天,课间活动时,陶行知看到他用土块砸同学,立即阻止了他,并告诉他一会儿来趟校长办公室。

放学后,陶行知看到王友早早地站在了校长办公室门口,但却一直不敢进来,为此,陶行知主动叫他进来。

被叫到校长办公室肯定不是什么好事,王友已经准备被校长骂了。但谁知道,一见面,陶行知并没有提这件事,而是给了他一块糖果,并对他说:“这是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王友接过糖果,但他不明白校长为什么这么说,正在他惊疑之际,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果也是奖励给你的,因为那会儿我制止你打人,你听到我的话就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谢谢你。”

王友听到校长这么说,更惊疑了。随后,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的手里,说:“刚我已经调查过了,你不是无缘无故地打人,那些男同学欺负女同学,被你看到了,你这是见义勇为啊。说明你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这正是陶行知想要得到的结果,他满意地笑了,然后,他又拿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不过这可是我最后一块糖果了,我想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说完,陶行知就走出了校长室。

这就是陶行知与“四块糖”的故事。这小小的“四块糖”折射出了陶行知高超的批评艺术。在整个过程中,陶行知自始至终没有提及王友的错误,而是将对他的关心、热爱与期望融入宽松和谐、幽默诙谐的情景之中,通过循序渐进、启发诱导、激励表扬,让王友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整个批评过程自然流畅,“水到渠成”。陶行知的“四块糖”的确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批评效果。

总之,无论出于何种目的的人际沟通,要想让对方敞开心扉,就必须让对方觉得自己亲切而留下好印象。而这个好印象的获得,也主要来源于心理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