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命中,某些时候,我们可能会痛恨一个人,因为,我们对他(她)有满腔的愤怒无处发泄,这就会演变成恨意。仇恨和愤怒都是双刃剑,伤对方也伤自己,其实通常是伤自己来得多。
为什么会对一个人有愤怒?当然,一定是对方做的事或说的话让你受伤了。这个伤通常是心里的伤:被抛弃、被背叛、被误解、失望等,继而引发伤心、痛苦、罪咎、羞愧、悔恨等情绪。啊,找到元凶了,原来我们无法原谅的,其实不是那个人或是那件事,而是因它们而产生的情绪让我们无法招架。当我们不愿意为自己内在的情绪负责,更不愿意去感受它们的时候,我们就去责怪、怨恨那些为我们招来这些情绪的人。
所以,爱人有外遇,不是他的行为伤害了你,而是你内心被激起的被背叛的感受让你无处可逃,痛苦不已,所以会采取一些手段对付他。对方说的话让你生气,不是因为他说了什么,而是他说的东西勾起了你内心被贬低、无价值、被误解等不同的感受,引发痛苦的情绪,让你无法承受,所以你用愤怒反击回去,目的在于让自己不要感受到这份痛苦。
有些人的怨恨还不仅止于此,甚至是“转嫁”情绪,自己无法承担面临的痛苦,所以迁怒别人。
记得有位朋友曾经告诉我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有对夫妻,他们的大女儿在暑假的时候想和同学租车从东岸开到西岸,再坐飞机回东岸。妈妈反对这个主意,认为太危险,不支持。爸爸觉得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没什么不好,因此,用自己累积的飞机里程换了一张回程机票给大女儿。
很不幸,出事了。孩子们晚上开夜车,太累了开始打瞌睡,车子滑入对面车道,和来车对撞个正着,大女儿当场死亡。
在停尸间里,爸爸流着眼泪亲吻女儿的遗体,妈妈是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但是她有仇恨的力量,她宣称,这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的丈夫,后来就离婚了。这个妈妈就是一个典型的迁怒例子:自己承受不了失去女儿的痛苦,化悲愤为力量来对付自己最亲的老公。失去女儿就算了,由于无法接受失去女儿的事实,没有办法和自己悲痛的情绪相处,所以她选择怨恨老公一辈子作为报复,这既伤害了老公(失去女儿又失去妻子),也更加伤害了自己(失去女儿又失去老公)。唉,人啊。
记得有一则台湾新闻让我很感动。有一天,一名台湾大学的教授在公园散步,无缘无故被一个有烟毒瘾的惯犯杀死了。教授的太太闻讯之后,悲痛地赶到现场。记者问她有什么感受(记者有时真无情),她居然说:“我原谅那个杀人犯,他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这个伟大的妻子一直让我非常仰慕和感动。她能够接受老公已死的事实,并且和自己悲痛的情绪相处,不把它们投射在杀人犯身上,变成一辈子的怨恨和遗憾,真是太棒了。她一点都不需要修行,她本身就已经是个菩萨了。
再举一个例子来证明,让我们产生愤怒情绪的不是那件事情,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我们看事情的角度衍生出了我们不想承受的各种情绪,因为不想承受,所以用愤怒的方式找人讨回公道,来逃避我们的难受。
金庸的《天龙八部》大家应该都很熟悉,王语嫣一直苦恋表哥,痴缠不放。偏偏段誉也是死心眼地喜爱她,穷追不舍。在一口枯井里,王语嫣亲眼看到表哥是如何不顾她的死活,而段誉是愿意为她去死的。霎时,她的心意变了,开始对段誉有好感,不再痴恋表哥了。
接下来,她偷听到了表哥和其他人的一段对话。原来表哥为了重振自己的大燕帝国,不惜到西域国家去应征驸马,好增强国家实力。要是在以前,王语嫣听到这段话一定会伤心得晕过去,可是,由于她心意已变,听到这番话后反而有如释重负之感,心中甚至暗自祝福表哥能够成功地选上驸马,免得对表哥怀有内疚。
人真是好玩啊,一个念头的转变,竟然会让自己的感受、反应如此不同。说了这么多,我就是想帮助大家(也是帮助我自己),把对外投射的眼光拿回到我们自己身上。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这个世界的人、事、物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我们内心的世界。有的时候反照出来我们内心阴暗的一面,我们不愿意去看,就愤怒地摔破镜子。不过,镜子永远不会“断货”,它们会源源不绝地出现在你的生活中。
什么是修行?这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