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就是能左右逢源。工作中,他们能赢得大家的爱戴;能和同事友好相处,能拉拢上司当靠山,还能把潜在客户变成真实买家。他们不仅享受特殊待遇,涨工资和晋升也总有他们。他们赢得了众人的尊重,很快就登上事业的高峰。他们难道有什么秘诀?很快你就会知道了。
或许到目前为止,你认为自己在职场上并不怎么走运。多数人的运气都不太好。上司要么总是批评你,要么是个控制狂,要么事无巨细都要过问,要么就真是个十足的混蛋,真是没办法。同事有爱嚼舌根的,有喜欢欺负人的,有暗箭伤人的,快要把人逼疯了。而要是你是老板的话,或许会遇到这样的下属——你被他们气到抓狂,恨不得拽掉自己的头发——或者他们的头发!又有谁没遇到过下面这样的客户——吹毛求疵的,自以为是万事通的,或者永远都觉得不爽的。
在职场上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但从小的时候开始就没有人会为此提前做好准备。通常我们有父母和亲人信任自己,表现好时他们会夸奖我们。老师也会鼓励我们,倾听我们的心声,真心希望我们能够成功。我们有值得信赖的朋友,大家待在一起的时候开心至极。当然,我们也会碰到爱欺负人的家伙和马屁精,可毕竟用不着一周连着五天,每天八小时地面对他们。有什么话想说就说,不用顾虑后果。因此,直到毕业的时候,我们还天真地以为职场上亦是如此。你甚至对将来的工作充满了期待,幻想着会有怎样的奇遇,设想着在未来的工作环境中,大家能互相帮助,愉快合作。
“砰”的一声!职场上的真实生态把你炸得目瞪口呆。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你束手无策;面对奇奇怪怪的人,你无言以对。虽说有人告诉过你工作是干什么的,但我打赌没人告诉过你职场最基本的真相:难相处的同事,拉帮结派,错综复杂的公司文化。想在单位里面找个“老江湖”打探消息,却又担心问太多问题反而显得自己愚蠢。新来的同事业务能力不行,有人在上司背后搞小动作,这些你都看在眼里,甚至连领导也游手好闲,还可能会冤枉你。但你什么也不敢说,万一被炒了鱿鱼就麻烦了。
工作中大家的相处方式与真实生活中的并不相同。你需要应对的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还必须考虑到他(她)所处的位置,他喜欢谁不喜欢谁,他的上司是谁,他跟公司同事们的关系如何。而且,通过电子邮件、信息、聊天工具以及视频会议进行沟通时,你也得考虑周全。使用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完成特定种类的工作时,也不例外。
嗯……工作环境被我描绘成了这么一幅惨淡的景象,你可千万别萌生出寻短见的念头。我从事咨询行业几十年,给成千上万的员工和管理人员做过讲座,有公共讲座,也有公司内部讲座,听过太多灾难性的故事。现实比小说还要离奇,这话不假,尤其适用于职场。无论从事的是什么行业,也不管是在哪个单位上班,你的工作既可能是别人梦寐以求的,也可能成为一场噩梦。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
“关我什么事?”你或许会问。“为什么这么说?问题在于那些同事还有上司们。”没错,他们确实有问题。但只要拥有高超的沟通技能,你就能够让大家换种方式对待你,你也会更快乐,进步的机会也会越多,而且,这样的技能是可以在后天习得的。技能的习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我有个计划可以分享给大家,明早走进办公室的时候,你就能用得上。按照书中所传授的72个方法(我称之为“小技巧”)去做,不仅上司会尊重你,同事更青睐你,下属也会更努力。最起码也会达到这样的效果:工作也会变得更愉悦,更有收获,更富有成效。
哪项技巧最重要?
你猜对了:在工作中,无论是通过网络沟通,还是面对面交流,清晰有效的沟通能力是大家所欠缺的,也是最重要的。我所说的并不是在日常生活中,能与人友好相处的、寻常的沟通技巧,而是指能帮助大家在职场上取得成功的特殊技巧。无论你供职或者管理的单位是家大公司,还是家中型公司、小企业、小工厂、零售店或者家族企业,这些技巧都很管用。
你一定听过上司一本正经地断言道(他们还以为自己是第一个发现新大陆的人),“这一定是沟通出了问题。”好吧,这还用说吗,人人都知道是沟通问题,可人人又都觉得是别人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的问题。“要是他们没那么做就好了。”“要是他们可以不这么想。”“如果他们不那么固执的话。”“……真是太蠢了。”“……怎么那么卑鄙。”“……真的太讨厌。”“……怎么怎么了。”
一旦沟通问题触及底线,管理就得介入了。头儿们厉声发出警告,提醒大家“更好沟通”的重要性;制定新的政策,是多开会,少开会,还是不开会。唉,他们最后发现,这些统统不管用!于是,头儿们说道,“不如请个顾问,或者派员工出去听讲座学习?”太贵了?“嗯,有线上讲座培训吗?”没错,员工参加线上培训,一个人孤零零坐在电脑前,学会怎么在现实中与人相处,听起来很靠谱,是不是?遗憾的是,这太离谱了。
有个关键点他们没注意到:想要和同事和上司进行深层次有效的沟通,你必须让他们感受到你对他们每一个个体的理解和尊重。鼓励与自己共事的人敞开心扉,他们才愿意认真听你说话,这一点至关重要。假如和每一个人相处时,你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在职场上你就会是一名出色的沟通者,再具有挑战性的演讲,也难不倒你。
请注意,这本书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告诉你,如何对付那些难相处的人。工作中自然会遇到些刺头,如何让喋喋不休的家伙闭嘴变乖,关于这方面的书太多了。而这本书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能直击问题的源头,教会你特别的技巧。要是在日常工作以及与同事相处中用上其中的技巧,你就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你和有些同事已经略有龃龉,我会教会你如何扭转关系,化敌为友。厌恶工作的人有很多(据《福布斯》统计,百分比高达70%),但跟着我,你一定会喜欢上自己的工作的。改变无法一蹴而就,只要能坚持,未来便可期待。
我讨厌自己的工作!
很遗憾,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听到有人抱怨:“讨厌死我的工作了。”“我恨上司。”“我讨厌同事们。”“我恨死日程表了。”“我看到客户就烦。”“……来回上下班。”“……电脑。”“……办公室的复印机!”每次讲座开始,我都会问听众们(他们被上司逼着来听课):“有多少人来上课挺开心的?”稀稀拉拉的几个人不情愿地举起手来,其实他们是怕我面子上太难堪。于是我又问:“有多少人想到今天不用上班挺开心的?”这下一屋子的人立刻都把手举了起来。全场哄堂大笑。我也笑了,但内心深处却感到极度的悲哀。
工作不应该是这样!工作应该给人带来成就感和价值感。我们为工作做了很多努力,金钱只是回报的一部分,我们付出了时间和心血,理应得到赞赏。一天当中,工作应该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满足和许多开心的时刻。那么,这些员工究竟为什么不开心呢?大家的答案如出一辙。几乎所有人都会说问题出在了和他们共事的人身上,上司、直接下属、同事,还有客户。
他们有什么共通之处吗?对了,他们都是人——机缘巧合,你刚好与这些人共事。很多读者读过我的另一本书,《遇谁都能聊得开——92个技巧让你的谈话充满魅力》。在那本书中,我给大家介绍的技巧主要适用于社交场合,结交朋友,但有太多的读者跟我反映说,这些技巧对他们职场中的关系也大有裨益。
令我倍感欣慰的是,《跟谁都能处得来》登上了畅销书排行榜,并且在26个国家的榜单上仍然排名靠前。我在书中所分享的基本技巧,适用于不同的文化,这真是太有意义了。无数读者写信告诉我,这些技巧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如果你恰巧也是他们中的一员,我想告诉你,收到读者的反馈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之一。你们的经历和千千万万学员的经历给我以灵感,促成我创作了现在这本书。
我的出版商麦格劳-希尔出版集团给我打来电话,问我可否写一本《遇谁都能聊得开》的续篇,专门针对商务场合。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我真是太激动了。大家可能听说过人濒死时,一生的片段会在大脑中一闪而过。当时我拿着电话,二十多年来针对工作中沟通问题的咨询和讲座的片段瞬间就在我的大脑中浮现。一个念头出现了,《跟谁都能处得来》这本书我必须写。
首先,我回顾了自己初入职场打拼的经历,以及许多客户和学员所讲述的职场中遇到的挑战。我把读者们的几百封电子邮件又重新读了一遍,里面详细列举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写书的过程中,我还专门向各个行业的专家请教,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惨痛经历以及所使用的沟通技巧。在书中你会认识他们,读到他们成功或者失败的经历,以及他们究竟怎么做才最终获得了圆满的结果。按照惯例,书中所用的人名和机构名均为化名,但人物,他们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所从事的行业都是真实的。
这本书并不能帮助你把那些烦人的家伙变成天使。讨厌的上司也不会幡然悔悟到自己待人接物有什么不妥之处,从而变得彬彬有礼。天生就爱两面三刀的人不会放弃暗箭伤人,洋洋得意的马屁精们仍然会明目张胆地四处献媚。满嘴谎言的人不会顿悟到诚实是一种美德,整天抱怨的人也不会变得乐观豁达。自以为是的万事通们仍然自命不凡,夸夸其谈的人也不会变得谦逊朴实,卑鄙的同事们继续做小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无法改变其他人的个性,但我敢打包票,只要你能良好地运用书中的技巧,讨厌的同事们就不会把卑劣的伎俩用到你身上。事实上,他们想都没想过要这么对你,因为书中的第一个技巧,就能帮助赢得他们对你的尊重和好感,无论你们在一起共事了多久。同事之间的不睦会继续发展下去,但有了书中技巧的帮助,你只需很短的时间,就能改善你们的关系。
再也不用工作,你就会幸福吗?
多数人会不假思索地喊道,“是的!”可是大家都要谋生,要挣钱养家糊口,要有个住所,偶尔也想奢侈一下,这些琐事决定了我们别无选择。公元前六世纪的中国大哲学家孔子对这个棘手的问题是这么回答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得太对了!等等,还是让我先仔细思考一下“之”这个字的抽象含义和形而上学意义吧。但我确实知道,如果能转换心态,把工作当作自己的热爱,这就是往正确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而且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多数情况下,工作是种享受还是折磨,是由共事的人所决定的。
还有一个原因让我在创作这本书的时候激动不已,那就是自从《遇谁都能聊的开》面世之后,世界又发生了许多变化。现代人交流的方式是前人闻所未闻的。今天,在有些行业,用电话沟通或者到办公室进行面对面的沟通甚至已经显得太过时了。这是电子的时代!人类的交流模式——通过电子邮件、信息、社交媒体、聊天软件、视频会议、增强现实技术等表达自己的想法——还在不断演进。
创作这本书的个人原因
你们听了可别笑,但我真的对办公室太着迷了!听起来是有点奇怪,但我可是认真的。我对办公室的迷恋从六岁的时候就开始了。父亲从事的是广告业,因为父母都要上班,所以下雪天学校停课的时候,他会把我带到办公室去。文案和行政人员穿着黑色套装,雪白的衬衣一尘不染,再系上细细的领带,看起来真是太酷了,那样子我永远也忘不掉。秘书们穿着紧身包臀裙,为男领导做速记,把我看得目瞪口呆。
听起来像不像大热剧《广告狂人》的场景?没错,跟剧里刻画的一模一样。在无知蒙昧的儿童时代,我真是太爱这种场景了。我才不管有没有可耻的性别歧视和大男子主义,那会我还太小,无法理解那么多。幸运的是,德·雷柏的时代(《广告狂人》里的男主人公——译者注)已经成为过去,我们才会对那个年代的性别歧视和大男子主义嗤之以鼻。
小时候,我家附近的小孩们一起跑出去玩,女孩们细声细气地叫道:“我们玩过家家吧!”她们往四周看一圈,然后问道:“谁想当妈妈?”“谁想当爸爸?”因为我有点男孩子气,他们经常我让我扮爸爸。实际上,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宝宝,我都不想当。我一点儿不喜欢玩过家家。我想玩“上班”游戏。
当时我最喜欢的玩具是一个红色的旋转拨号盘式电话机,铃声特别响,都能把耳朵给震聋了。在我听来,那是无比美妙的音乐。我喜欢坐在“办公桌”旁,所谓的“办公桌”,其实就是把废旧的柜子门架在两把椅子上。每次诓到小朋友一起玩这个游戏,我就赶紧问(生怕他们改变主意):“谁来当老板,谁来当秘书啊?”无论演什么角色我都挺开心的,只要能在“办公室”就好。
但我小时候所设想的办公室里,既没有盛气凌人的上司和令人恼火的同事,也没有让人灰心丧气的下属。我想象出来的职场,没有明争暗斗,升职降职,没有见不得人的潜规则,没有等级森严的权力链条,没有病态的公司文化,也不用担心被炒鱿鱼。当然,也不存在沟通问题。那只是个游戏,没什么利害攸关的东西。但你们的工作不是儿戏。它是真实的生活,关系重大的东西可就太多了。
你的想法?
你对于工作有着怎样的期待?你渴望职业道路上的成功吗,希冀能爬到权力链条的顶端?想看到山顶的风景吗?乐意做交响乐团的指挥吗,如同一位出色的音乐大师,带领自己的团队创造出优秀的产品,或者提供优异的服务?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我希望你能明白,顶端的位置虽然人人艳羡,但并不如传说中的那般风光。高处的空气是如此稀薄,以至于让人喘不过气来。踩在高高的钢丝绳上,下面的防护网却聊胜于无,一步走错,你就会从高空坠落到地面。公司越大,爬得越高——你就会摔得更惨。工作中只要出一点差错,或者个人稍有不慎,就能让一个高层领导垂直降落,摔得粉身碎骨。
如果你的目标并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你觉得工作开心,事业能带来成就感,完成好一项任务能带来满足感就足矣,那你真是个幸运儿。但即使这样的目标,也得懂得如何运筹帷幄才能实现。摔倒了怎么爬起来,怎么避开居心险恶的人下的套子,对公司、家人、朋友,当然也对自己有价值的事情该怎样去做,这些都得学会。开心的是,按照书中所说的五个关键维度努力,稳步向前,你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自信
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信心的话,又凭什么指望别人对你有信心呢?在这一部分,你将学会如何温和有度地展示自信,无论是初次见面,还是工作中的长久相处,别人都会觉得你信心满满。
关爱
“只有当你真正关心别人时,别人才会关心你在说什么。”这句话称得上是职场上的绝对真理。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没有这么做。在这一部分,你将学会发自内心地关心他人,关心企业的发展,然后才能影响说服别人。
清晰明确
可千万不能把工作中的沟通问题看作儿戏,那样你会付出惨重代价的!跟同事解释事情的时候,你有没有过想大喊大叫的经历?“你自以为明白了我的意思,这我知道,但你理解的并不是我真正想表达的。”这样的困境屡见不鲜,但很少有人能找到解决之道。无论你是说话还是听话的那个人,这本书都能帮到你。
信誉
说话的人稳重可靠又有信誉,说出来的话才有分量。要是大家不相信你的为人,那么你的言语也会显得轻飘无力。这一部分主要告诉大家如何赢得同事们的信赖和尊重。
共生:如何应对冷酷无情的上司和讨厌的同事
要是没有那些讨厌的人,工作就能开心了!话是这么说,但在可预见的将来,有血有肉的人类并不会消失。这一部分重点介绍了几大类烦人的同事以及应对的方式,明白这些就再也不会有人精神崩溃或者在职业道路上一败涂地了。
当今的世界是网络主导的世界,想要在网络主导的世界展现出这五个成功的关键要素更具有挑战性。别犹豫,让我们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