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有朋友造访纽约,我都会警告他们,“别向坐地铁的人问路。”
“会被抢劫?”他们害怕地问。
“那倒不是,只是跟他们你问不清楚。”对于地铁,他们只知道两样事:他们自己在哪里上下车,其余的一概不知。谈起兴趣和爱好也一样,每个人除了了解自己的消遣,其他的对自己而言就如同陌生的站点。
我有一个未婚朋友丽塔,她非常热衷于玩保龄球,每个周三晚上都会和朋友们激战一场。她永远都在谈论当场的分数、平均值和最高局分。另外一位朋友沃尔特,也是单身,他则喜爱急流漂筏,他总是和志趣相投的朋友喋喋不休他去过哪条河流,更喜欢哪个等级的急流。考虑到这两个单身朋友可能会一见如故,我介绍他们认识,并提到他们各自的爱好。
“哦,你喜欢玩保龄球呀!”沃尔特说。
“是啊,”丽塔拘谨地笑了笑,她正等待机会说更多关于保龄球的事儿,沃尔特却沉默了。
为了掩饰她的失望,丽塔说:“嗯,莉尔说你喜欢漂流。”沃尔特自豪地笑了,等待丽塔进一步和他聊关于划桨的事儿。“嗯,那一定相当兴奋吧!有危险吗?”丽塔已经尽心竭力了。
“不会有危险,”沃尔特神气十足地回答了她这个典型的局外人问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当时在想,如果丽塔刚去过某条河流漂筏,又或者沃尔特刚玩过一次保龄球,他们的交谈就可能顺畅很多,或许还可能擦出火花,他们的生活也许会从此改变。
为积累谈资做些事儿
“混乱疗法”技巧可以用来拯救这种令人失望的邂逅,让你变得多才多艺,让你能够顺畅自然地和同伴聊起各种兴趣。
“混乱治疗”非常简单:有意打乱你规律的生活,参与一些你从未想过的活动。每月选一天去做一些与你的风格迥异的事情吧。你通常在周末打网球吗?那么本周末去远足吧!你经常去远足?那么这个周末去上网球课吧!喜欢玩保龄球?这次让你的好友自个玩吧,因为你要去急流漂筏。你原本计划去漂流?算了,还是去打保龄球吧!去看邮票展,去听国际象棋讲座,去坐热气球,去划船,去放风筝!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都将会成为你的谈资。
“我们来谈谈潜水那些事”
6年前,我在百慕大看到一则广告:“潜水度假胜地,仅需25美元,无须潜水经验。”(正巧我没有潜水证)接下来的短短3个小时内,来自世界各地的潜水员们给我上了一堂最棒的潜水速成课。
我先在浅水里迅速地学了一些技巧。然后在氧气罐、调节器、浮力调制器和配重带的重压下努力保持直立,步伐沉重地向潜水船走去。我坐在摇摇晃晃的小艇上,犹如抚摸定心珠般抚弄着我的面镜和脚蹼,无意中听到了潜水员们之间非常内行的对话:
“你在哪儿获得潜水证书的?”
“你去过哪里潜水?”
“你喜欢沉船还是暗礁?”
“夜潜过没?”
“喜欢水下摄影吗?”
“有没试过电脑潜水?”
“你最长的潜水时间是多少?”
“有没有得过潜水夫病?”
这些都是潜水专业术语。现在对待“潜水”这个话题我不会没话讲了。直至今天,每当遇到潜水员,我都能提出适当的问题,并和他们讨论潜水,再也不会说些不合时宜的话了。现在,我可以问新朋友去过哪个潜水热点——科苏梅尔、开曼还是坎昆。如果我真想炫耀的话,我会问他们是否去过远东太平洋的特鲁克泻湖、澳大利亚的大堡礁还是红海。
体验“混乱疗法”之前,我把他们心爱的沉船和暗礁称为“残骸”和“珊瑚”。虽然是通俗易懂的词汇,却并非潜水的行话。以前遇见潜水爱好者,我可能会问:“潜水?那一定很有趣啊。那你不怕鲨鱼吗?”这对看到鲨鱼右鳍就想跑的潜水员来说真不是什么好问题。
想想看,假设在一个晚宴上,潜水突然成为餐桌上的话题。如果你也有过一次潜水的经历,那么你可以问问同席的潜水者是否喜欢夜潜,或者喜欢潜下去看到沉船还是暗礁。(如果你告诉他你曾潜过的最深水域是自家的浴缸,他绝对不会相信。)
技巧38混乱疗法
每月一次,有意打乱你的生活,做一些你从未想过的事。参加一项体育运动,或是去看看展览,听听与你熟悉的领域完全无关的讲座,去经历完全陌生的体验。只要有一次不同的体验,你就能接触到80%的行话和业内知识。
接着,你转向坐在左边的蹦极者并问他:“你比较喜欢胸腰跳还是脚踝跳?”如果交谈的内容又转变成网球、武术、下棋、硬币收集,甚至观鸟,你都有所涉猎,能够让话题继续下去,好家伙!真有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