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和别人“感同身受”

大约10年前,我和一个叫布伦达的女孩成了室友。她是一个踢踏舞老师,但她跳踢踏舞并非只是为了谋生,她视踢踏舞为生命。她的墙上贴满了踢踏舞大师比尔·罗宾逊和查尔斯·科尔斯的海报。她在家里从来不走路,都是从一个房间踢踏到另一个房间。虽然吵点,但至少有人打电话找布伦达的时候,我能毫不费劲就找到她。

有一次,我问布伦达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踢踏舞感兴趣的。她说:“从我第一次打开耳朵那一刻。”打开耳朵?好奇怪呀!大多数人会说:“从我睁开眼睛那一刻。”那时,我意识到布伦达更多的是通过她的耳朵而非眼睛来“看”世界。

我们都是通过看、听、摸、闻、尝五种感官来感知世界。对每个人来说,总有一个感官强于其他感官。对布伦达而言,就是她的听觉。

布伦达告诉我,她在纽约一间黑暗的地下公寓长大。还是婴儿时她就能听到床上方行人走路的啪嗒啪嗒声。

幼童时期,她的小耳朵就不停地受到汽车喇叭声、警报器的尖鸣声和轮胎链撞击结冰路面的啪啪声的狂轰滥炸。她至今清楚地记得窗外骑警的马蹄踩踏路面的哒哒声。她对外面世界的最初感知来自于她的耳朵,直到今天,声音仍旧占据她生活的主导地位。布伦达,踢踏舞者,是个依赖听觉的人。

由于神经语言学家建议要唤起倾听者最强烈的感觉,我在布伦达身上试验了一些强调听觉的语句。我没有说“这看起来不错”,而说“这听起来不错”。我不说“我明白你的意思”,而说“我听到了”。我发现,使用了这些语句后,她会更加关注。

所以,为了找到每个朋友的最初感知是什么,我开始非常仔细地聆听他们的说话。有时我会听到这样的话:

“我看到了你的意思。”

“这看起来很好。”

“我想象不出那样子的自己。”

“我对那个主意的看法非常暗淡。”

“从我的角度……”

嗯,有点眉目了!

判断不总是很容易

但是,我也会听到同一个朋友说:

“是啊,我听到了。”

“当然,这听起来不错。”

“有个声音告诉我……”

这并不像我预期的那么容易。不过,我不打算放弃。

有一次,我和布伦达与几个朋友在滑雪后参加了一个聚会,我们的一位朋友说:“滑雪斜坡太漂亮了,一切是那么晶莹洁白。”

“一个注重视觉的人?”我问自己。

另一位滑雪者补充说:“新雪飘落到脸上的感觉也很棒。”

“啊,一个注重触觉的人,”我默默沉思。

果然,就在这时,布伦达说:“今天好安静啊!唯一听到的声音就是冲下斜坡时,耳边呼呼的风声。”这场即兴进行的闲聊让我相信其中定有乾坤。

不过,我发现要辨别一个人的主要知觉还是没那么简单。

一个简单办法

下面要说的就是我找到的行之有效且不太费事的技巧,我把它叫作“恰当强调不同感官”,非常容易掌握。除非与你说话的人显而易见主要注重视觉或听觉,否则只要仿照他那一刻的模式回应,使你的情绪与别人当前讲话的情绪相匹配即可。

假设你的某个同事是这样描述财务计划的:“有了这个计划,在接下来6个月内我们可以看清应该怎么做才能渡过难关。”这次她主要利用视觉引用,那么你可以说“我看到了你的意思”或“你对情况的了解就像有一张画在你眼前”。

如果你的同事说:“这个计划听起来很不错,”你就得用听觉情绪代替,说些“这听起来不错”或者“我听到了”之类的话。

假设她说:“我有一个直觉这个计划是可行的。”现在你给她一个感觉回应,如“我能理解你的感受”或“你对这个问题胸中有数”。

技巧48恰当强调不同感官

交谈时,体会对方主要使用哪一种感官感受世界?视觉?听觉?还是触觉?

对于以视觉感官为主的人,说话的时候用上视觉的说法,让他们觉得你跟他们看世界的方式一样;而对以听觉感官为主的人,则要使用听觉的说法,让他们觉得你听得到他们响亮而清晰的声音;同样针对以触觉为主的人,多用些与触觉相关的词句,让他们觉得你跟他们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