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病态心理,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我们因个人喜好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工作性质不同、所处的位置不同,所以社交的范围也各不相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在社交活动中往往无法交到朋友,即使交到朋友,很快也会宣布友谊破裂。为什么会这样呢?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在社交中存在病态心理,或心理状态不佳,就会阻碍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进行社交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充分发挥语言技巧和社交才能的先决条件。相反,如果心理状态欠佳,或存在病态心理,就会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形成一道屏障,阻碍人们结交朋友。所以,在与人交往时,我们要努力克服各种病态心理。

对于内向的人来说,扩大自己的交际圈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内向的人比较腼腆,很难战胜内心的恐惧,所以朋友很少。内心的恐惧让他们充满矛盾和烦恼,朋友少让他们变得孤僻、自闭。对于内向的人来说,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结识更多的朋友,已经成为非常迫切的问题。

一边是强烈的交友需要,一边是交际经验不足,内向的人常因此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想要摆脱这种反常的情绪,从内心的困境中走出来,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就要注重“参与”这两个字,也就是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

社交活动是比较常见的社会实践,多参加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增长见识、积累社会经验,又能提高与人交际的胆量和信心,慢慢改变内向、孤僻的性格。另外,多参加社交活动,还有助于和他人建立友谊,找到自己的知己。

许多内向的人都抱怨说:“不开心时想找个朋友聊聊天,翻出手机的电话簿,发现自己的朋友永远只有那么几个,却找不到可以聊天的人。”因此,内向的人总是羡慕外向的人有那么多朋友,可以参加那么多聚会,和朋友在一起时可以天南地北地聊天,永远都没有冷场的时候。

何欢和何芳是亲姐妹。姐姐何欢性格外向,朋友很多,也经常和自己的朋友逛街游玩;而妹妹何芳性格内向,朋友很少。何芳从小到大很少和别人来往,每次不得不和别人接触时,她的声音都特别小,别人总听不清楚她在说什么。

每次在公众场合发言时,何芳都怕得要死,常常面红耳赤、手足无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而何欢却落落大方,在公众场合发言时笑靥如花,丝毫不怯场。两个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熟悉她们的人都喜欢拿她们两个做比较,这让何芳更加自卑,更加害怕与人打交道。

何芳很想战胜恐惧心理,却找不到什么好办法。于是,她找到一位心理医生,希望从心理医生那里得到答案。

心理医生对她说:“一个人缺乏某方面的能力,首先想到的就是学习这方面的技巧,因为这个人觉得只要有了这方面的技巧,就可以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因此,内向者人际关系不好时,往往想通过某种办法学习赞美、聆听、感恩、微笑等,觉得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他改善人际关系。事实上这个人并不是能力不足,而是思想观念不对。你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信念,假如不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信念,学什么交际技巧都是没有用的。”

内向者和人交往时往往有一种恐惧心理,所以最需要的并不是提高各种技巧,而是让自己更有勇气。勇于表达自己,勇于在人面前开口,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许多人都觉得内向者不善言谈,外向者却善于和人交流,实际上并非如此。内向和外向指的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外倾性,也就是把心理活动表现出来的倾向。♧例如,当一个人心里有某种情绪时,外向的人往往会表现出来,更倾向于和他人交流。内向的人往往会隐藏起来,更倾向于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承受。许多性格外向的人沟通能力并不强,描述一件事情可能半天都无法表达清楚;相反,许多性格内向的人却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几句话就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真正的社交并非是向他人推销自己,而是关心他人,倾听他人的心声,所以不需要内向者说太多的话。善于社交的人不是一个好的推销员,而是一个好的倾听者。从这个角度分析,内向者反而占据优势,所以不需要恐惧。只听不说是一种不错的社交方法,在日常沟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所以不善言辞的内向者无须恐惧,只需要踏踏实实地做一个好听众即可。

一个人的勇气从哪里来呢?从信赖他人中来。内向的人想要战胜恐惧,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相信他人。有些内向的人小时候留下过阴影,常常受到老师或家长的训斥、批评,甚至体罚,或者被身边的朋友欺骗过,所以始终无法养成信赖他人的习惯,长大后也不愿意和别人多接触。内向者想要融入社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信赖他人的信念,把信赖他人当成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