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对方提出的要求不符合人意时,一些人往往会采取反对的态度。生活中有些人总喜欢和他人对着干,想要以这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高明”,这种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其实,每个人都有逆反心理,都会做出一些逆反的事情。比如,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曾在《趣味心理学》一书中的前言中写道:“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结果发现许多读者都首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
在社交场合中,一些人总喜欢和别人抬杠,想通过这种方式证明自己的独特。一般情况下,这类人比较好强,不喜欢有人反驳他,无论对待什么事情,从来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坏,他偏偏说好;你说好,他偏偏说坏。这类人很容易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导致人们不愿意和他交往。
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非常致命的东西,虽然不至于像毒药那样让一个人立即毙命,但是也会悄无声息地葬送一个人的前途。这种致命的东西就是我们所说的逆反情绪。
小王刚来公司两个月,才适应新公司的环境,竟然觉得自己的翅膀硬了,便飘飘然起来,原因是他平时和领导的关系不错。
领导分配任务时,他总是顶撞道:“为什么其他同事的任务都比我的轻松?其他人都下班回家了,却让我一个人加班,这对我公平吗?”
领导回答说:“又不是什么大事,你小子怎么这么不配合呢?如果人人都计较,以后我还怎么给你们分配工作呢?”
小王回答说:“虽然咱们刚认识几个月,但是咱们平时一起陪客户喝酒,业余时间一起打球、爬山,早已经是朋友了。你竟然还把一些繁重的工作分给我,下班也不让我正常下班,有你这样的朋友吗?”
领导说:“正因为咱们两个关系不错,我才委屈你。如果委屈其他人,他们肯定说三道四的,说咱们两个关系铁,繁重任务只交给他们,却不交给你,他们怎么能服气呢?”
小王不只在工作上表现出逆反情绪,在生活上也表现出同样的情绪。他身边的朋友经常在背后叫他“牛鼻子”,说他这个人执拗,总爱和人吵嘴、争辩。开始大家还能理解,但是时间久了,大家都对他的这种行为很反感。
每个人都有过逆反情绪,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表现得桀骜不驯,觉得这样很酷,很有个性。其实,这恰恰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因为带着逆反心理的人总是言不由衷,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
逆反心理是一种偏激、固执的思维习惯,会让人无法客观地认识事物的原本面目。反复出现逆反心理就会构成一种狭隘的心理定式,在任何时候都会出现和常理背道而驰的现象。带有逆反心理的人往往表现为妄自尊大,行为处事过于偏激。
有些人觉得事情不公平,心理不平衡,人人都很笨,就自己一个人是聪明人,总是梗着脖子反驳他人。你让我做这件事,我偏要做那件事,以此方式来表达不满。有逆反心理的人,路总是越走越窄;愿意与他人配合的人,路总是越走越宽。不喜欢别人的人,别人很可能也不喜欢你;疏远别人的人,别人很可能也疏远你。其实,逆反心理无法保护你,反而会害了你,让你越来越边缘化。
因此,我们应该克服逆反心理。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第一,努力提高文化素养,广泛吸收各种知识。如果一个人拥有广博的知识,单凭直觉就可以认识到逆反心理有多么荒谬。有了这个认识后,人的思维方式将变得更宽容、更科学。在认识某种事物的真相之前,由于我们存在逆反心理,所以走了很多弯路,等醒悟过来却发现已经太迟了,而广博的知识可以使我们避免出现固执和偏激的现象。
第二,人们之所以会出现逆反心理,就是因为对用多种途径解决问题缺乏想象力。虽然用一种方法就能解决一个问题,但是问题在没有解决之前却存在很多可能性。
假如我们的思想被逆反心理控制,我们的视野就会变得短小、狭隘,大脑也无法进行正确的思维判断。一旦冷静下来认真分析,就会发现,虽然我们强烈反对的意见不一定是真理,但是逆反心理将使我们的思维变得狭隘。所以,有逆反心理的人一定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想象力,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偏执的习惯,方便我们开拓思路。
总而言之,逆反心理就是一种接近病态的心理状态。在社交中,假如你不克服这种病态心理,就会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让他人不敢接近你,从而让你失去一些朋友,阻碍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与人交朋友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要想成为社交高手,就要尽快克服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