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朋友须谨慎,最忌当众揭人短

揭短,就是把别人的短处揭露出来,把它公之于众。它可能是别人的某个缺点,也可能是别人过去某一段不好的经历或创伤。

每个人都有各不相同的成长经历,也都有自己的缺陷,可能是心理上的,也可能是生理上的。这些缺陷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是他们永远都不愿提及的“伤疤”,也是他们在社交场合极力想回避的话题。

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自己的“伤疤”被人当众揭开,都会勃然大怒。任何人都不能容忍他人提及自己的缺陷,尤其不能容忍他人用侮辱性的言语攻击自己。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即便现在已经进入一个言论自由的社会,大家依然有忌讳心理,有和朋友交往不可以被提及的“禁区”。和朋友相处应该尽量避开他人的忌讳,提防祸从口出,由于自己的不小心而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

朱元璋登基做皇帝后,他儿时一块长大的挚友前来投奔。没想到刚见到朱元璋,这位老兄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嚷嚷起来:“哎呀,朱老四,没想到你竟然当了皇帝,真是太让人意外了!不知道你还能不能认出我?咱们两个当年可是一块儿光屁股长大的呀。你这小子当初真够坏的,干了什么坏事总是让我替你挨打。”

朱元璋已经面露不悦之色,但是并没有制止这位老兄。

没想到这位老兄还在那喋喋不休地说:“还记得那一次咱们两个一起偷豆子吃吗?偷了豆子后,咱们背着大人用破瓦罐煮,还没有煮熟,你小子就先抢着吃,把瓦罐都打烂了,撒得满地都是豆子。还因为吃得太快豆子都卡在嗓子里了,多亏我帮你弄出来。难道你已经不记得这件事了?”

宝座上的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心想:这人太没眼色了,竟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揭我的短,我这个皇帝的威严都被他败坏了,今后脸还往哪放啊?于是,朱元璋下令杀了这位老兄。

在交际的过程中,必须时刻提高警惕,严防自己当众揭开他人的伤疤,犯了对方的忌讳。在中国,“面子”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每个人都很看重它,一旦丢了面子,轻则会翻脸,重则会闹出人命。假如你不顾他人的面子,当众揭人的短,总有一天会吃苦头。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摩擦和冲突都是因为面子问题引起的。比如,处理问题时,如果没有顾全他人的面子,当众揭人的短,很可能会引起对方拳脚相向,甚至导致悲剧发生。所以,一定要牢记,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要顾全朋友的面子。

小军考上了一所著名高校,饭桌上,大家正在就餐。此时,一位亲戚口无遮拦地说:“没想到这小子能考上这么有名的大学,当初在我家还尿床呢!”饭桌上的人一阵哄笑,小军却羞红了脸,内心十分沮丧,默不作声地回到了房间。从此,他再也不愿意主动和那位当众揭他短的亲戚来往。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害怕被他人当众揭短,所以在生活中才会出现朋友之间因为无意中开个玩笑而导致关系疏远,甚至导致友谊破裂的现象。许多人都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不理解为何一个漫不经心的玩笑竟然产生这么大的杀伤力。

一个人被当众揭短时,令人畏惧的并不是揭短本身,而是揭短激起的感觉和回忆,这和他们过去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人们眼前将重现这些经历,曾经被他人贬低、侮辱、蔑视的场景将重新出现在脑海里。也就是说,对于那些有过这种经历的人,被人当众揭短就等于是又一次体验了这些负面情绪。而趋利避害是每一个人的本能,每一个人都会因为负面情绪而痛苦,所以都害怕再次体验这种情绪。

令人恐惧的不只是可能唤起的负面情绪体验,还有对揭短这件事情的错误解读。

一位40多岁的公司职员平时辛辛苦苦地工作,却遭到了领导的否定。于是,他向朋友抱怨说:“我几乎将所有心血都放在工作上了,听到有人贬低我的能力,我心里真不是滋味,也十分恼火,觉得那是对我的攻击,所以我会全力为自己辩护。”

这位公司职员被人揭短时,没有把揭短当成公司领导对自己工作的否定,而是把揭短当成公司领导对本人的否定。其实激发事件不过是引发负面情绪的间接原因,个体对激发事件的错误认知才是引发负面情绪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说,人们之所以害怕被人揭短,并不是揭短本身令人害怕,而是人们对揭短的错误认知引发的负面情绪令人害怕。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有被他人认同的需要。也许他人指出的短处的确是现实的自我,可是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往往存在很大的差距,假如个体没有意识到这种差距的存在,就会主观地认为他人不认可自己,如此一来,被他人认同的需要将无法得到满足,自然会出现紧张心理。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说,害怕被人揭短,其实是害怕自己不被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