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少数几段同居生活,失败的原因都不在相处细节上,可能因为感情危如残烛,忙着处理危机,来不及进入磨合阶段。跟我一起生活过的人,可能因为让我或怕我生气,很少对我有所指责或批评;我虽知道自己处理现实生活的能力极差,但还不知道有那么严重,后来更因为独居久了,即使每日跌跌撞撞,在自己的小行星也运转得颇自得其乐;我更不会知道与其他人生活在一起,需要如此多的折冲、妥协与改变,直到跟阿早结婚。最初,他被我林林总总的日常生活的低能惊吓,我也为了自己竟然如此“无能”感到挫折,每日大小冲突不断,直到现在,在生活细节上,我们天天都还在磨合。
过程里最令我感到困惑或痛苦的,往往是“什么才是对的”“到底应该依照谁的标准”,以及,被指称“这样很不好”时心里难掩的委屈与挫败。
沮丧的时候,我也时常会想“或许他适合一个更贤惠、更会理家的人。”(但阿早内心的感受一定是:不,我要的只是最低标准!)对于自己的杂乱、不善收纳、丢三落四、粗心大意,造成他生活上的困扰,我也有极大的挫折感,更有生活受到拘束、处处碰壁的无助。
这似乎是很难找到平衡的事,一个酷爱整洁、秩序、美感的人,碰上一个粗枝大叶、生活漫不经心的人,一方感觉自己老是在收拾残局,“为什么连最基本的事都没办法注意”,另一方则觉得“我真的已经尽力了啊!”天差地别的两个人,偏偏想要生活在一起,可是生活在一起了,造就的却是彼此的隐忍,这真是爱情里最无奈的处境。
悲伤时我会哀叹:“我已经四十几岁了,改不了了,怎么办?”真的不是不想努力,但有很多事我就是视若无睹,我必须要小心又小心,努力再努力,简直像猴子学把戏一样,反复演练,但时常还是做得不好。
但是我爱他,既不想因此分开,更不愿意总是让他失望。该怎么办?
但心理强壮时,我可以看得明明白白,我能够冷静地想,或许那些看似抱怨、不满,或看起来像是要求的言语,背后透露的,并不是一种“指责”“教训”,而真就是一些无关情绪的“说明”与“帮助”,他是真心想要帮助我成为一个生活上更好的人,以便我自己的生活里,也可以得心应手。倘若我能够去除自己的“自尊心”“爱面子”“讨厌被指导”,就能更客观地看待阿早想要传达的信息,有时是一种“担心”“焦虑”,有时是因为他的状况也没那么好,无法更有耐心,或者,他也焦躁于老是一直要数落别人,却又没办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习惯真的对他带来困扰,对生活造成不便,他只是想要指出这些,并不是在“骂我”。
倘若我更有力量,我应该向看待自己其他怪癖那样,笑笑说:“对不起嘛!”“下次改进!”“我记住了!”“这样做真的变得比较好!”或者温柔地坚持:“我的房间跟书桌麻烦你假装没看见。”或调侃自己:“你简直是跟一个怪怪大叔住在一起,辛苦你了。”
我能够清楚明白,整齐干净与杂乱无章并不是价值的高下,而是,爱整洁的那个人确实会为杂乱所苦,但杂乱的人却鲜少为整洁所困。于是爱整洁的那人,看起来就像时常在抱怨,杂乱的那人则看起来就像老是犯错。
这样的两者,必然无法共存在同一空间吗?到最后大家真的只能“各住一层楼”或者回到各自“一人的生活”吗?除了忍让、委屈、折冲,一个人老是不满,另一人总是倍感委屈,除了分开住,没有其他办法吗?
我想,这些冲突的背后,透露的可能更多的并不是生活细节的价值观的落差,或彼此真的已经达到“再也不想改变什么了”“我真的累了”的极限,而是,透过这些生活的落差,正在透露出“我对生活感到不满”的信息,而这份不满,可能在于生活、感情、情绪、亲密、工作、人际任何方面。生活如此艰难,伴侣只是我们唯一可以向他表达不满的人。
生命充满无力感,伴侣,是少数我们可以安心要求“可不可以改变一下”的对象。
放大解释,这些对于生活细节的“过度要求”或“过度漫不经心”,代表的都是这个人目前生活的处境。是不是出状况了?这是不是一种求助?
没有谁对、谁错,谁比较优秀、谁做得更好,更不是“应该依照谁的标准生活”,而是,“我们目前的生活是否出了什么问题”,这些信息该如何解读,除了吵架、焦虑、逃走、放弃,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互相帮助?
我们为何要与另一个人生活在一起?我认为,绝对不只是因为想要找个同类、过上某些舒适、习惯的日子;也不是要找个生活道具,让自己仿佛一个人生活那样,过着跟原来一模一样的生活,只是身边有个不吵不闹的伴。成为伴侣的目的,不只是相伴,还包括透过这个“与我们截然不同的人”,得以看见生命的复杂、丰富,透过与另一个“天南地北大不同”的人,发现世界的繁复,以及自己还有什么可能。透过这个伴侣,让我们有机会更大胆一点、勇敢一些,有机会透过这份亲密直视生命的困境,看清自己内心的缺陷,学习表达自己的心声,并且练习如何面对挫折、指责、要求,如何与他人真切地沟通,如何在这些过程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落入虚无,也不变得自弃。
这些都非常困难。
正因为这么困难,所以才要爱情这个充满魔力的前提来帮助、支撑;正因为这么困难,所以我们时常会被误导、引诱、走岔路、落入陷阱,甚至走向放弃。
到底是算了吧我们合不来;还是趁早死心,还有机会追寻其他符合自己生命情调、生活起来比较容易的“同道人”;还是在充满挫折的磨合中继续跌跌撞撞地同行?到底应该无拘无束地自己一个人生活,还是无论如何都坚持要找到相处的方法,继续着同居的生活?
我想,还是要交由两个人做决定,而且最后可能一个人就足以做出抉择。
只是,在我与阿早这份看似美好、却又充满挫折的关系里,我们确实是相爱的,还是希望鼓励自己,不是因为害怕孤独,不是为了贪恋陪伴,不是为了软弱依靠。过去与未来,如果我们终将孤独,那么在还有机会的时候,在我们除去争吵时,还喜爱着对方,还感受到彼此的独特,还能从眼前这个人身上,感受到曾经感受过的珍贵,除去那些生活小节的摩擦时,我依然那么喜爱他,我曾经深切理解过他,也还愿意继续理解。我就愿意放下脆弱的自尊,放下那些虚张声势“我就是这样”的宣言,我盼望自己可以从这些那些争执、辩论、不满、摩擦中,解读出关于恋人心中真正的呼唤,那可能往往只是倾听、理解,并且试着不那么容易恼羞成怒,不那么容易剑拔弩张,不过度解读,不立即产生对立情绪,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解读。那些,背后都还是恋人的话语。
我盼望自己真的可以更勇敢、无畏、坚强地,面对我们共同生活里出现的差错,以及我个人还可以改善的部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这份生活,做出一些真正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