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花了部分篇幅分享了如何有效倾听的秘密。很简单:全神贯注于对方。
当你停止发言、洗耳恭听对方的话时,你立马变成了他们的知音。
你恰好利用了人类天性中关键的一点。我们想要得到他人瞩目。当我们同一个看上去诚信敬意地投入于谈话、并喜欢聆听我们发言的人聊天时,我们会抑制不住心中的好感。
要成为一个高效健谈的人、利用这项技能高效交友,一个关键方面就是顺着话题讲。如果你不停地插话,解释,纠正,或是突然转向不相关的话题,你就会把谈话拦腰截断。
把谈话看作是一列蒸汽火车。这种火车需要一段时间积蓄动力,才能够进入状态。一旦你在某个节骨眼上插一句“实际上不对……”,就是给这辆火车踩了刹车。于是你们永远无法深入任何话题;而这列火车的速度也会甚至不及步行。
记住终极目标:留下好印象,与人建立联系。而并不是要确保他人知道我们是《星球大战》的死忠粉万事通,或是纠正他们对二战的理解。谈话并不是让你展示你的知识储备——这只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这些事情无疑违背了顺应话题的原则。如同蒸汽火车,好比加速过程中突然猛踩刹车。这将是场断断续续的谈话,如果持续脱轨和踩刹车,你将错失建立联系的良机。你们永远无法深入任何一个话题,而我们知道话题的深入是建立联系的起点。
不要死抠细节。
首先,抗拒一切死抠细节的冲动。
细节癖是指那些超级讲究细节、通常令人厌烦的人。谁都不喜欢细节癖。
细节癖总是小题大做,死抠谈话中的细枝末节,舍本逐末,忽略了真正的主题。
他们以严谨为名,把注意力转移到无足轻重的小事上去。如果你是细节癖,那别人跟你聊天可能就跟进行痔疮手术一样愉快。
好比说周末滑雪的事,客观来看应该是个很棒的故事。
那么一个细节癖就会这样:询问你滑雪板的型号,并告诉你生产这家滑雪板公司的历史。接下来,他们要弄清楚斜坡的角度。再然后,他们会给你挑刺纠错,说你挑错了季节没选到雪最好的时候,再给你分析为什么。
你有发现自己经常在对话中插一句“其实……!”之类的句子吗?那么可能你就是个细节癖。
细节癖就是典型的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而绝大多数情况下,没人真正在意那些小叶子。讲故事是为了传达整体的信息或经历,而不是为了阐述具体的细枝末节。
当你问出与这段经历的主要讯息不相关的问题时,就相当于口头亮红灯,打断了分享。
让人们投入到谈话中,就是要让他们卸下武装。但若是你执着细节,在他们面前亮红灯,就不会给对方任何敞开心扉的机会。
细节癖经常忍不住想这样做,因为他们希望在特定话题上显示他们的见识。深入来讲,这实际上是一种焦虑,他们不确定自己能对话题有多大贡献。他们可能无法像他们的朋友一样,讲述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但至少他们可以扣住一些点进行纠正、或是谈论些与主题无关的细节,贡献一点噪音。
相应的,如果你认可他们的见识或对谈话的贡献,他们将信心倍增,并将不再在无关紧要的细节方面纠缠打岔。
不要总是纠正别人。
与细节癖联系密切的,是纠正他人的欲望。如果你在他人叙述时,纠正他们细微的、无足轻重的细节,你就会惹恼他们。
重复一遍,如果你执迷于对主要话题无足轻重的东西,话题就会进行不下去,最终沦为你的掉书袋个人秀。
而当你与他人争论时,这种行为更是雪上加霜,会被视为逃避问题或转移视线,以免受到责备。
“你就不能多洗几次碗?”
“其实里面有一把汤匙是你的。”
这是别人想表达的重点吗?你能想象这样的回应会有多令人光火吗?
善意的谎言。
也就是说,保持谈话的畅达有时可能意味着忽视微小的细节,以便理解他人想要传达的主要讯息。
同样是事实,有时这可能还包括对某个话题不懂装懂或装聋作哑,才能达成你的终极目标——沟通畅达,建立联系。
举个简单的例子,对方在谈话中引用广告。
这个广告代表了他们的喜好,或被用作观点的引证,所以才插入到谈话中。广告的内容实际关系不大;能捕捉到广告的用意才是重点。没有必要打断谈话并提出质疑。
有趣或重要的部分并不是广告本身。趣味性在于他们引用广告来讲一个笑话或是一段故事。重心仍在笑话和故事之上。而不是广告。
所以,如果你想把这归类为善意的谎言,就把它放进“你的宝宝真的很可爱”这一类里。要保持谈话畅达、叙述精彩,有必要昧这个良心。
底线在于:如果你对某事了解不甚具体,但能从故事或陈述中轻易理解其要旨与目的,就可以这样做。这使得对话流畅简洁,吻合主题。
自嘲自乐。
当他人开你的玩笑,拿你打趣的时候,不如你也自嘲自乐。
如果你针锋相对,或是骤然戒备,你就站在了畅达交谈的对立面,为谈话亮起了红灯。这个潜在路障是否因你而起无关紧要——你的责任仍然是使得交谈不至于戛然终止。
你要记得绝大多数人都尊重你,关心你。他们拿你打趣是因为他们觉得你能够接受,认为你们之间的友谊深厚,不会受到影响。当然……如果你发现对方完全是恶意相向,这里给出的建议就不适用了。
但99%的情况下,他人的玩笑都不带恶意,而只是想逗个趣。就纵容纵容他们好了(前提是他们没有越界)!
所以尽可能地学会自嘲。不要太脸皮太薄,认为每个细枝末节都是在冒犯。用玩笑的方式还施彼身。
你不会想要成为那种与之相处必须如履薄冰的人——这让人局促不安,而且本身就是一种跟自己过不去的行为:如此将会跟任何建立联系的机会擦肩而过。
这一整章都强调了如下内容:人们认为谈话中的秘诀就在于妙语连珠,连贯不断;没有任何冷场,话题转换流畅自如。最重要的一点,没有毫无意义的插嘴和干扰。
所以专注于谈话整体的畅达,令对方感受到诚心实意的交流联系!
如何实践。
让一位朋友用一句话说说他的周末。如此你就能快速懂得其中的重点。不要打断他们,听完他们的一整句话。
接下来再请他们用八句话讲述同一个周末。把一个周末扩展为八个句子似乎不太容易,但此举目的在于让他们挖掘可能被忽略掉的细节和信息。
在听完他们的八句话之后,向他们提五个问题。诀窍在于:所有问题都必须与之前的一句话故事中得到的主旨相关,但同时又包含了八句话故事中的细节。
你意识到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了吗?尽管有大量相关或不相关的细节混杂其中,你都能确保你可以辨别并紧紧围绕对话的主题。这能教你专注于他人表达的主旨,以及学会如何忽略无关细节、继续谈论中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