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男人到底为什么偏爱“坏”女人呢?首先要说的是,我并非推崇女人都去把自己打造成“坏”女人。我在本书中所提到的“坏”女人,不是指那种“独断专行的女人”,或者说,不是琼·柯林斯(JoanCollins)在电影《王朝》(Dynasty)中扮演的那个人性卑鄙的坏女人,不是每个人在工作中都敬而远之的女强人,也不是仅仅拥有性感身材的女人。
我所说的这种女人,是那种自强不息而又不失温柔的女性。她具有实力,又不乏伶俐。她从不会牺牲自己的生活,也不会去主动追求男人。她不会让男人以为,他是百分之百地“吃定”了她。即使是在一个男人得到她之后,她也依然自立自强,带着我行我素的风采。
“坏”女人深谙自我需求,但是她绝不会为了得到什么而委屈自己。而且,她也不失女性的温柔,就像木兰花一样外表绚丽,内心坚强。她用女性的妩媚作为自己的利器。她并非借机不合理地利用异性,她只是行为得体。她所具有的从容镇静,是乖乖女万万做不到的,因为她不会只凭一个浪漫的幻想就忘乎所以。在必要的时刻,她的从容就会发挥威力。
另外,“坏”女人具有在压力之下保持冷静的能力。相形之下,过分温顺的女性则一再让步,直到无路可退,而“坏”女人则凭借她的从容,进退自如。
针对本书的书名,我先后走访过数百位男性,90%以上的受访者在30秒内,会笑着赞同现在的这个标题。有些男人甚至会心一笑,好像我把他们内心深处最大的秘密抖搂了出来。他们说:“男人是需要心理较量的。”随着写作的进展,我更坚定了使用现在这个书名的想法。
我采访的众多男人对“坏”女人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基本信息没有差异。他们说:“女性稍有一些锋芒,才更让男人喜欢。”然而,所有受访者的观点都可以明确地概括成如下两个结论:首先,他们不约而同地用“心理较量”这个词来描述鲜活的女人,其次,“坏女人”这个词,在他们的概念中与“心理较量”是同义词。综上所述,这些特质就是他们所诠释的女性魅力。
我对男人提到“心理较量”的时候,他们马上就很明白我提到的这个词的含义。与此相反,当我走访数百位女性的时候,同样是这个词,她们中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明白。她们经常把这个词同智力联系起来,而不会与情感饥渴联系在一起。对女性的访问,不仅使我的预感得到了证实,而且更强化了我的这个判断。我认为,应该让所有的女人都了解男人的共性,对此,我不吐不快。
本书道出了男人永远都不会坦言的一些念头。男人不会对你说:“注意,不要做受气包;不要总是服从;不要放弃你的世界,不要一切都以我为中心。”
所以,对女人来说,这本书是不可或缺的。
在本书的第一章,你会发现一个再明白不过的道理:成功的爱不取决于外表,而取决于态度。不过,媒体却总是让我们相信与此截然不同的观点。十几岁的女孩随便抄起一本时尚杂志就会看到:要靠你的衣着或是一定的外貌条件来吸引男性的注意。一些杂志甚至会断然宣称:“指甲油或者口红涂得好,一样可以赢得男性。”女孩子从中学到的就是,她们千方百计地想知道:“怎么才能迷住我中意的男人呢?”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媒体是如何对待成熟女性的?只有十多岁的女孩,就拥有二十多岁女人的心态,换句话说,媒体一直在用负面的成年人形象,对年轻女性狂轰滥炸。他们会说:注意啦,你已经有了两道皱纹,而且身体也在发胖,所以正在“贬值”——就像过季商品的半价销售。女孩子从中能学到的就是——“怎么才能迷住对我不理不睬的男人呢?”
那么,本书旨在告诉读者什么观点?为了赢得自尊,对男人有一点不尊重也是必要的。
想法。我们眼前的这个世界,还在谆谆教诲女性应该如何奉献自我,而“坏”女人是一种享有特权的女性,她有着强大的实力,是独立的思考者;她不会生活在别人的模式里,而只生活在自己的规则之中。
这就是“坏”女人,她遵守自己的游戏规则,她是拥有自信、自由和力量的女人。我也真诚地希望,通过阅读本书,我的女性读者能够得到同样的心得。
与男人交往而获得积极经验的女性,通常具有我在本书中提到的伶俐特质:有幽默感,并且善于营造幽默的气氛。“开车的是我。我们究竟要去哪里,我们要在哪里下车,要由我说了算。”这种女人在做她最喜欢的事时,会有一种从容;对她不想做的事,她也能够准确表达自己拒绝的态度。
被男人倍加呵护的“坏”女人,不仅常常会流露出伶俐的气质,而且还会锋芒毕露。碰巧的是,这种锋芒偏偏让男人们如醉如痴。关键在于,她身上所呈现的这种张扬,不是这个女人所寻求的某种外在的东西,而是源自她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