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被严重歪曲的世界

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中国四大美女之首。相传越王勾践采用谋臣范蠡的计策,将西施献与吴王夫差;致使夫差因荒淫误国,西施的名声因此流传,成为后世“美女”的代称。“情人眼里出西施”意思是说,恋人之间产生了好感,就会觉得对方像西施一样美丽无比。

关于“情人眼里出西施”,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解读。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个体差异所致,正所谓: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女作家夏洛蒂在她的小说《简·爱》中就曾说过:“美与不美,全在看的人的眼睛。”

美学家普洛丁认为,最高的美不是感官所能感觉到的,而是靠心灵才能体验到。心灵判断它们,美并不凭感官。他的看法是把人的外在形体排除,强调要了解人的内在美,须靠心灵来判断。情人之间的审美,由于接触较多,彼此理解,自然了解得较深。不仅熟知其形体美,也深知其内在美。比起一般人来,有时还会有美的独特发现。可见,“情人眼里出西施”,要基于深入地了解所爱对象,要用心灵去感应。有了美的独特发现,才会更加钟爱其人。“西施”有时就是这样才发现的。凡不是情人的局外人,就终隔一层,由于仅能从外在的形貌去看其美,所以了解和发现的就很有限了,而且眼里也就出不了西施了。

“情人眼里出西施。”如果把这句话转换为心理学术语,那就是在爱情状态中,人们的知觉被歪曲,直至被严重歪曲。关于人们知觉的真实性与客观性,日常概念中是有误解的。人们常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真实的情况是:耳听固然有虚,眼见也未必是实。究其原因,在人们的知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心理定式的影响,受先前经验的左右,受情绪状态的干扰。所以,你眼中的世界本来就不是一个完全真实而客观的世界,这还是你在意识清醒的时候。而恋爱中的人们,情感高度卷入,他眼中的世界实际上是一个他想看到的世界,而不是真实的世界。他,当然希望她是白雪公主;她,当然也企盼他是白马王子。好的,既然你这么想,在你眼中也就真的如此了。于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效应也就出现了。

伊丽莎白·芭蕾特是19世纪40年代英国伦敦的一位著名女诗人。她的诗作使许多人感动,也有许多人慕名求见。而芭蕾特却是个终年卧床不起的瘫痪病人,她身躯娇小,瘦得皮包骨头。因此她把自己关在家里以避开那些倾心追求她的人。故而到了40岁,还是个老姑娘。可一位青年诗人布朗宁却打开了这位女诗人的心灵之锁。布朗宁知道她比自己大6岁,仍深爱着她,爱她写的诗,爱她的灵魂。在经过几个月信来信往的倾心交谈后,两人终于见了面,见面的那一天,布朗宁就说:“你真美,比我想象的美多了!”为什么在一般人眼里并不漂亮的芭蕾特,在布朗宁眼里却是美极了。可谓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一个经典例证。

还看到过这么一篇网文——果然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以前不怎么相信这么一句话,但是现在我是口服心服了……

我的一个好朋友,是个男的,属于高大英俊、条件好的那一种。所以择偶的要求很高,极有原则的那种……可是最近这小子说自己谈恋爱了,从电话里都可以感觉到这小子兴奋的表情。我就一直要求见见那位幸运的女孩,可是我这个朋友说自己的女朋友特别多疑,所以不敢让她轻易见我(我和这个男的有种红颜知己的感觉)。所以啰,我就叫上了我的男朋友,我们四个约好一起吃饭。结果……

足足在风里把那个女孩等了半个小时,那个女孩子迈着细细的步伐走到我们身边时,一点歉意都没有,她只是瞟了我一眼,说:这是你朋友?我还是保持风度地冲她打招呼。对于我的男朋友,这个女孩倒是很有兴趣的样子,说:哟,帅哥呀,很高兴认识你呀……我男朋友本来就嘴巴笨,被她这样一说,更不会说话了,我们都尴尬地笑了笑。然后,这个女孩很自然地把自己的小坤包往我朋友怀里一放。我个人觉得,一个大男人在外边一定要有自己的形象,像我朋友那么巨大的身形,拎着一个女式包走在路上确实够可笑的。不过好在我的朋友不介意……不介意就好,不关我的事。到了吃饭的地方,这个女孩拼命表现自己飞扬跋扈的一面,对服务员指手画脚,对饭菜百般挑剔,好像自己贵为女王似的,最过分的是在饭店里她非要让我的朋友给她喂饭吃。我和我男朋友面面相觑,都快崩溃了。看看我的朋友,还是一脸幸福的表情……呵呵,幸福?!

之前我没见这个女孩之前,我一直把她想象得很好,温柔可爱,充满了魅力,因为她在我朋友的心里简直就是个天使。于是我在她饭桌上即兴表演时,细细地观察了她。首先,她的长相,说实话,实在很是一般,而且还有很多密密的青春痘。身材?一般,瘦瘦的,要什么没什么。个子?高也不高,矮也不矮。家庭条件?好像父母都是工人吧。工作?在一家小企业打工,当出纳。学历?职业中专毕业……我对她没有歧视,只是觉得这么普通的一个女孩怎么就命好地遇上了我的这个朋友呢?

后来,本来计划要唱歌去,我和男朋友像是达成一致一样都说自己有事,开溜了,我们俩实在受不了这个女孩在我们面前作秀。

在回来的路上,我和男朋友下意识地握紧了手,说: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呀……

别想不通!你的朋友不是搭错了神经,而是被催眠了。在催眠状态下不要说是产生知觉偏差,就是出现错觉、幻觉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这种知觉偏差的存在本来就很普遍,意识清醒的普通人,也不见得就能做到公正客观。做教师的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下课的时候,有两个女生蹦蹦跳跳地从你身边走过,你对其中一个女生印象不错,你的感觉是:小女孩活泼可爱;你对另一个女生印象不好,你的感觉是:这女孩疯疯傻傻。再如,自己的孩子再丑,在父母的眼里都是可爱的,别人家孩子虽然很好看,在你眼里还得打点折扣。也不能完全把这理解为人性的弱点,如果人的认识都高度客观,这个世界不知要少了多少乐趣,少了多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