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的初恋开始于青春期。首先是生理的成熟,荷尔蒙分泌,本能地对异性产生兴趣。然后是心理的转变,从以前对异性的疏离、厌恶转为对异性的好奇、爱慕。但这个时期比较简单、单纯的爱,还不能为周围环境所接受,尤其是在保守的社会环境里。在中学里,这种正常的、对异性的向往之情被称为“早恋”,被老师和家长视为洪水猛兽,视为坏孩子的标志。但人都有一种好奇探究的心理,他人越是阻止,就越能激起探究欲。这种阻止会使我们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这样的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即对自己好奇并渴望了解的人或事物更加热衷。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威廉·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作品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一次宴会上相遇。朱丽叶13岁,罗密欧17岁。罗密欧上前向朱丽叶表示了自己的爱慕之情,朱丽叶也对罗密欧有好感。可是,当时双方都不知道他们的两个家族有宿仇。真相大白之后,罗密欧仍然不能摆脱自己对朱丽叶的爱慕。他翻墙进了凯普莱特的果园,正好听见了朱丽叶在窗口情不自禁地呼唤罗密欧的声音。
第二天,两人在神父的帮助下结为夫妻。这天中午,罗密欧在街上遇到了朱丽叶的堂兄提博尔特。在纷争和决斗中把提博尔特杀死了。于是城市的统治者决定驱逐罗密欧,下令如果他敢回来就处死他。朱丽叶很伤心,她非常爱罗密欧。罗密欧不愿离开,经过神父的劝说他才同意暂时离开。这天晚上,他偷偷爬进了朱丽叶的卧室,度过了新婚之夜。第二天天一亮,罗密欧就不得不开始了他的流放生活。罗密欧刚一离开,出身高贵的帕里斯伯爵就来向朱丽叶求婚。凯普莱特非常满意,命令朱丽叶下星期四就结婚。
朱丽叶去找神父想办法,神父给了她一种药,服下去后就像死了一样,但42个小时后就会苏醒过来。神父答应她派人叫罗密欧,会很快挖开墓穴,让她和罗密欧远走高飞。朱丽叶依计行事,在婚礼的头天晚上服了药,第二天婚礼自然就变成了葬礼。神父马上派人去通知罗密欧。可是,罗密欧在神父的送信人到来之前已经知道了消息。他在半夜来到朱丽叶的墓穴旁,杀死了阻拦他的帕里斯伯爵,掘开了墓穴,他吻了一下朱丽叶之后,就掏出随身带来的毒药一饮而尽,倒在朱丽叶身旁死去。等神父赶来时,罗密欧和帕里斯已经死了。这时,朱丽叶也醒过来了。人越来越多,神父还没来得及顾及朱丽叶,就逃走了。朱丽叶见到死去的罗密欧,拔出罗密欧的剑刺向自己,倒在罗密欧身上死去。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个典型的为了爱情叛逆家庭的故事。在青春期,由于各项生理机制趋向成熟,心理上想摆脱家庭的依赖,但客观上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候,家长往往形容孩子“翅膀硬了”“父母说东,偏要向西”。我们把它叫做“心理断乳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强烈要求自我认同,但这个时候的家长往往还是把他们当做孩子看,于是孩子很容易产生矛盾对立的情绪。这种矛盾的情绪一经和对异性的爱慕之情结合,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对抗力量,加之神秘的距离感本身就是一种诱惑,而这种奇妙的距离体验,在以后的生活中难以再次感受。一位女生在日记中写道:
记得高一的时候,我们唯一的一次牵手,是在课堂上,我把手放在阳光里,他也把手放在阳光里,我们的影子牵手了。然而这个影子被生物老师看到了,生物老师投来了恶狠狠的目光。但是那个时刻,我是最开心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意在说明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些有趣的研究:1972年德瑞斯考等人调查了91对已婚夫妇和相恋已达8个月以上的49对恋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考察被研究夫妇与恋人的彼此相爱程度与他们父母干涉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父母干涉程度越高,有情人之间相爱也越深。研究后的6至10个月期间,德瑞斯考等人对这些被研究者又作了调查,试图了解他们父母的干涉是否改变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相爱的水平。结果证明,父母的干涉程度与恋人们的情感变化成显著正相关,即父母的干涉越大,恋人们的感情也就越深。
在影片《初恋的回忆》中,男女主人公相爱的决心如此坚定,一方面来自于男主人公同伴群体的阻挠,另一方面来自于女主人公父亲的阻挠。两方面的阻挠增强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无论是在电影中还是现实生活中,棒打鸳鸯,往往越打越亲密。所以,真正聪明的父母在这个时期不会明确地阻止孩子,因为越是阻止,只能越是适得其反。
爱情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彰显了人类的一种本能:对于越难获得的事物,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越重要,价值也会越高。学者们尝试以阻抗理论(reactancetheory)来解释这种现象,他们指出当人们的自由受到限制时,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而从事被禁止的行为反而可以消除这种不悦。所以才会发生当别人命令我们不得做什么事时,我们却会反其道而行的现象。
初恋,因外力的阻抗而让人格外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