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印刻效应

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中发现:小鹅破壳而出后,会本能地跟在它第一眼看到的自己的妈妈后面。但如果第一眼看到的是其他活动的物体,一只狗或一只会动的玩具,它一样会跟随其后。最重要的一点是,这小家伙一旦对某一物体形成了跟随反应,就不会再形成对其他物体的跟随反应了。也就是说,这种跟随反应是不可逆的。后来,另一位德国习性学家洛伦兹发现: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低等动物,也是人类的一种习性。生物的这种只认第一不认第二的现象,被洛伦兹称为“印刻效应”。

人脑也有类似的现象,初恋是在人脑情感区域里的印刻,会对第一个钟爱的对象产生印刻效应。印刻效应,类似于自我催眠,这种印刻随着不断重复、暗示得到强化,当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形成印刻之后,本身的印刻效应已经启动,此后,人们会不自觉地经常性地回忆起他(她)。于是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印刻效应一旦形成,其实在心理感觉上来说是一种很美好的体验,让人难以拒绝。因为这时大脑的奖赏中心被激活。信息物质多巴胺活跃的大脑区域会加倍充血,这些区域包括黑质、纹状体以及部分的脑垂体,而这都是毒瘾发作时也会被激活的区域,人们在这个区域被激活时能体验到更多的愉悦感,导致上瘾。该区域也让人保持对初恋感情和对象的专一。

印刻效应的这种自我重复想起现象,大大提高了印刻的效力。然而,在印刻效应的消失过程中,通常的途径是这样的。当他(她)不再是那个理想中的他(她)的时候,当他(她)不能满足你对异性要求的时候,当你开始对这个人失望、绝望甚至厌恶的时候,心理防御机制自动开启,你会不自觉地对这个人产生贬低、抵触、反抗、失望等多种负面情绪,会不自觉地避开关于这个人的一切信息,虽然如此但是此时的印刻效应并没有消失,你还是会不自觉地想起这个人,于是,这两种心理现象就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谁都不想失败。纠结由此而来,这也是为什么人在失去最爱的人之后,是非常痛苦的。这时候,印刻有着感性以及情感这一有力武器,而心理防御机制有着理性和理智的支持。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心理学家南希卡利什通过一项1993年以来的长期研究得出结论:通过互联网恢复旧日恋情渐成时尚。研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婚后走在一起的。原因在于,两人一起长大,多年以来保持着相同的价值观,拥有共同的朋友,这一切都和旧日恋情一道,深埋在两人的情感记忆之中了。可见,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已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头脑里。初恋的印刻效应如此强大,历史上很多有名的人都没有跳出被初恋催眠的怪圈,而发生在普通百姓中的类似故事更是数不胜数,分析这些令人费解的事实的心理原因,便可以理解这些痴男怨女了。

第一眼见到了谁,就爱上了谁。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也都被这种无意识的力量操控着。有一位很有表演天分的女生,被某著名的歌舞团选中,为其提供进京学习的机会,但是这名女生断然拒绝了,原因是离不开自己的男朋友。她的男朋友是高中时的同学,没有考上大学,这些年一直是无业游民,经常在网吧包夜,发展前途渺茫。在老师、家长的不断劝说下,这名女生终于同意去北京了,但是去了没有一个月的时间,再一次提出放弃学习的机会,回家和男友相聚。学校只好同意她退学,她悄悄地回到他们同居的小屋,幻想着自己的回来给男友带来的惊喜,哪知刚一到家,就看见他与另一个女人缠绵……

事后在问及为什么会放不下这个男人的时候,她的回答是:刚上高中时,他是第一个和我说话的男生,他每天中午送一个苹果给我。他是我的初恋,我无法再接受其他的男生了。

如果说爱不是件容易的事,那么初恋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因为它大部分是潜意识的作用,无须太多的意志努力。因此第一眼见了谁便认定了谁,可以省去日后更多的判断选择和思考的精力,减少认知的冲突,可以不再有跳出和突破,但是为了这种省力气的刻板印象的维护,我们往往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心理学表明,初恋将决定一个人的恋爱模式,并使他重复这种恋爱模式。人的潜意识有这种重复的能力。如果初恋带来了心理的伤害,无意识中的下一次恋爱会爱上重复这种伤害的人,在一次又一次的恋爱中与自己的初恋情人重逢。如果初恋不成功,马上使用突破那种模式的能力就可以。但是,由于印刻效应的存在,大多数人一直是被初恋催眠的,很难突破原有的模式。很多人寻寻觅觅,磕磕绊绊,最后回过头来还是觉得第一个好。

很多人认为,初恋才是最完美的恋爱,接下来的恋爱,往往都不如初恋那般炽热了。其实,初恋的完美,不是真的完美,无可挑剔,而是你为自己构建了一个完美的理想模型。从出生起,我们就开始在自己的潜意识中塑造着理想的模型,这种塑造的过程是无意识的,我们创造一个抽象的理想对象,作为我们择偶的标准。这个模型可能是很具体的,可能是虚构的,也可能是从电视上受到的熏陶。有时是把几个人凑在一起。比如看着《新白娘子传奇》长大的女孩,在潜意识里往往会为自己构建一个像许仙一样傻傻的认真的男人的理想模型。比如听周杰伦的歌长大的女孩,就会在潜意识里寻找一个酷酷的男孩作为理想的恋人模型。还有很多人的初恋理想模型其实是理想父母的化身,比如有的父母很小气刻薄,他们的子女往往会爱上和父母相反,宽容大度的异性。虽然是恋爱,其实是在无意识中与父母团圆。

每一个少男少女在潜意识中,都有一个“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梦。他们一直都会按照这个“完美的异性模型”,在生活中去寻觅、在人群中去探索。不知不觉,终于有那么一天,那个朝思暮想的时刻到来了,在茫茫人海中发现了一张似曾相识的面孔,你会情不自禁地惊叹:“好面熟啊!”眼前的她(他)同自己心目中的审美理想发生了奇妙的吻合。初恋便是异性爱由抽象的意识转变为现实的开始。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初次相遇时,觉得黛玉有种熟识感,便说了一句:“这个妹妹见过了。”众人对他的话疑惑不解,宝玉本人也十分纳闷他对林黛玉的熟悉感,其实,林黛玉也就是与贾宝玉心中的理想模型相吻合了。只是这种作用是无意识的,很难被我们自己所察觉。对方越是符合我们心中所勾勒出的理想模型,那么这种熟悉感就会越强烈,越容易引起自己的好感,促进初恋的发生。所以,一见钟情的对方,相互催眠只需要一瞬间。而这一瞬间,早已在潜意识中酝酿已久。

即使是初恋无果而终,关于这个人的记忆也会像“雷锋”一样在我们的心中永垂不朽,成为日后和其他人比较的标准,仿佛是不可替代的神像,供奉在我们非理智的感情圣殿中。其实,这个人并非是一个真的很完美的人,那只不过是我们自己在潜意识里修修补补创造出来的一个完美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