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网络才是我人生的后台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两夫妻不和,两人各自分房睡,各自上网并有了网恋的对象,谈得非常火热,终于在某天约定开房,到了开房地点的时候,才发现对方原来就是自己的另一半。两人不仅都恶心得够呛,而且哭笑不得。这个故事也让人啼笑皆非。从前是夫妻“床头吵”“床尾和”,现在是夫妻“生活中吵”“网上和”。为什么会这样呢?

网络上会演绎出三种人格。第一种是在网络中突出他的次要人格。比如说一个人由于性格和环境等原因,在平时可能是一个相对严肃的人,但是在网上却是一派诙谐,其生活中的表现和网上的表现让人很难对上号。第二种是在网络上变成他所希望成为的那种人。比如一个人的长相一般,身材很胖,在内心希望自己是一个窈窕淑女的形象,于是给自己起一个“纤纤草”的网名;有些人在生活中八面玲珑地周旋于各种场合,实则内心非常孤独,于是给自己起了一个“寂寞的角落”这样的网名。第三种是在网络上变成他不可能成为的那种人。有的人在现实中可能是积极、友好、顺应社会和有规可循的人格,但在网络中却可能是被动的、充满攻击性的,让人完全不敢相信生活中和网上的是同一人。网络给了人们一个表达自己其他人格的空间,像是咖啡馆里的涂鸦墙。有人这样形容网络:“生活中的戏份被安排得太满,网上才是我人生的后台。”

现实生活就像是一个舞台的前台,在前台,我们按着某种社会规则和自己所需要的台词来进行表演,使得我们的表演与社会期望相符合,这是一种“理想化”的表演。当在他人面前呈现自己时,个体的表演往往遵从社会公认的规则,掩饰与社会公认的标准、价值和规范不一致的行为,因此心理学界有“人格面具”这一说。“人格面具”对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确有帮助,但戴着它很累很累。

那份被隐藏的情感内容,都会在“后台”卸下妆后表现出来。于是,人们需要一个后台,展示那些在前台不被允许的自我冲动和被压抑的本我成分。而网络给人们一个充分展示另一面自我的机会,人们可以在网络中自由表现本我,在网络中不仅可以展示被隐藏的自我,而且还可以对自己的不满进行加工和修饰,塑造一个更满意的“虚拟的自我”。因此很多网恋者是属于自我表现型的。在生活中,人们都会在表达自己的过程中,采取我们认为与环境相符的策略,经营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而网恋者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经营网上那个“更完美的自我”。在网上经营自己认为更为完美的形象,这种经营不仅比在生活中的形象经营轻松、所需的成本更低,而且网络本身就具有一种遮蔽和再造的功能,也不会害怕“人格面具”的脱落,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会选择一个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作为网名。在网上既可以展示自己在生活中的人格,又可以展示自己的虚拟人格。在网上虚设了一个自我,想以这个虚设的自我,获得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获得的爱情或一种自我满足。

心理学中有一个螺旋法则,在网恋中的表现是这样的:在网上聊天的初期,有人赞扬你并通过电子邮件与你交流,表现出对你的兴趣,你会同样有被喜爱并受尊重的感觉。即使你从未与他谋面,只要能感觉到他喜欢你,你感受到了一种不可言喻的温暖,并给予同样的回报,下次交往时你会更加友好、更加热情,而那个人会觉察到这一点,因此更喜欢你,也会对你更好。也许你在生活中没有表现出来的人格,在网上得到了对方的赞扬,因此你感觉到了自己被接纳,被接纳的幸福让你也开始接纳对方,如此渐渐发展成了在生活中不可多得的默契。

在电影《电子情书》中,两人在网上第一次聊天的时候就彼此欣赏,后来越来越觉得彼此就是自己的知己。但是现实生活中,两个人却是商业上的死对头。后来经过一次见面,这对网上的知己发现对方竟然是生活中那个自己最不想见到的人。总之,网恋双方不见面的游戏规则会使人产生朦胧感,朦胧感为想象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因为人总是会不知不觉地将好的预期加在一件事物上,无法做出客观的评价。很多网恋者将所有的希望、幻想和期待都移植在网络的空间,对网络产生了深度的依赖,情感卷入程度深,无法将网上人格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格灵活地转换,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格分裂或其他障碍,或者是网络孤独症。而且,网恋脱离现实,没有人与人之间那种真实的互动感觉,仿佛进入深度催眠状态无法走出来,无法面对现实的人与人的交往,沉浸在网络中不能自拔。

2000年3月7日因迷恋网络爱情而投江自尽的福州女孩吴某在福州火化。吴某年仅23岁,生前系邮电系统一名员工。早在1997年即上网,并在“泉州BBS”和“联众BBS”上注册“小猫”和“小蓝猫”的网名(ID)。后来吴某与网友在网上发生争执,吴某负气出走,并在BBS上留下遗书托网友转交其父母,这之后经警方和网友等多方寻找未果,直至3月4日其尸体在闽江岸边被人发现,证实吴某已出走并于当夜投闽江自尽。事发后,各地网友反应十分强烈,全国各大BBS站点贴满了“小猫”的相关消息,福建网友还专门设立了纪念“小猫”的网站。“小猫永别了!”在殡仪馆的吊唁厅里,摆满了全国网友代表送来的花圈。

上网成瘾,像毒瘾一样,难以戒掉。网络中,网恋的双方互相展示个人的优点,而潜意识地将缺点掩盖。也将自己所认为美好的品质强加在对方身上,造成了对方十分完美的假象。实际上他们是被自己的想象催眠了,现实社会中本就没有完美的人,而在催眠状态中的人们,总归要从催眠中醒来,回到现实的生活中去。一味地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过多的情感卷入,也未必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