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匿名:我们可以放肆

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都是日久生情的,因而选择的恋人多是自己的同学、朋友、同事或邻居,选择的范围相对狭小。互联网可以让五湖四海的人们通过一根网线联系起来,扩大了人们的交友范围,因而选择的圈子也相对较大。将网络作为工具,首先在网络上认识,双方都有了进一步了解的愿望,这种交流了解慢慢发展成恋情,然后再通过见面形式,从网络走下来开始传统的恋爱过程,这是一般的网恋过程。

从事心理教育研究的专家发现网恋中的一些人抱着现实的目标,很认真地将网恋作为一种现实的手段,并会主动向网上的恋人说明自己的条件和要求。不愿浪费时间,通常沉浸在网恋阶段的时间非常短,更注重实际,很快见面,转为现实恋爱。因此这不在我们讨论的“纯粹网恋”范围内。

更多的网恋者是游戏型和追求浪漫型的。追求浪漫型的网恋者,在网上与恋人互诉衷肠,谈人生,谈理想,倾向追求唯美,思想独特。但关系仅仅保持在网上。除了在网上相恋,平时不写信不见面,不需要任何的物质条件,但可以给予对方精神上的抚慰,这样的爱情不受空间、时间、年龄、地位身份、社会舆论、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游戏型的网恋者们只想在网络上体验一下好玩的感觉,对自己的言行不负责任。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的人才聊几句就开始说“我爱你”之类的表白情话。还有一些追求时尚型和随波逐流型的网恋者,通过网恋来标榜自己的时尚意识,显示自己的时尚。对网恋的对方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只是暂时找到了一个倾慕的对象,聊着好玩,也没有进一步相处的心理。

这几种类型的网恋者几乎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把网恋视为一种网络游戏。认为不必认真,不必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有人称,在网上进行网络情感交流,“不仅可以把现实社会的种种规则完全抛开,而且可以模糊性别和身份,把所有的事情都当做游戏”。有人还戏称,“网上聊天就像是西方万圣节那天举行假面舞会,每个人戴上面具,装扮成希望扮演的角色,频繁地与一个个心仪对象相遇,也许不是为了认识和熟悉他们,而只是为了交流一些我和他碰巧感兴趣的话题,这些话题不深不浅,保持着一种矜持和彬彬有礼,这种安全、新奇但没有深度的交流,像是美式的快餐文化”。

进入网络空间,每个人不再是他自己,而只是一个符号,只是一个IP地址,他在网上的身份可以有许多种,所表达的观点也不一定代表现实中的真我。不需要为自己的网上行为负什么责任,这实际上是人们社会责任感淡化的表现。网络的开放性为人们提供了无限的交往机会,但这种开放性的交往方式十分偶然,不必要建立一种长久的友谊。有些网恋者不仅周旋于和多个网络情人的游戏之间,更有甚者,骗网友出来见面,谋财的谋财,害命的害命。27岁的小何说,这几天他遇到的事就像演电影,先是莫名其妙地在QQ上遇上个“外企女白领”,聊了3天后两人见面。见面3小时后,小何吓蒙了:这名女网友跟一起出场的另一个朋友,以喝酒像喝水的豪爽“海量”,把他看得目瞪口呆。短短3小时,那两人喝了12瓶红酒,其中11瓶由他埋单,火速花掉了2.6万元。澳洲新闻快讯上报道,一名21岁的男孩相继谋杀了好几名在网上以虚假身份骗来的女网友,这些被害的女孩都只有18岁。在被警察审问时,这个男孩竟然说,反正又不认识,杀陌生人好玩。

网恋中的超乎寻常的直率,视爱情为游戏而恶搞爱情,模糊性别和身份等行为之所以产生,共同的原因就是一个:匿名。心理学家对匿名现象有着深厚的研究兴趣,认为这是出现“去个性化”(丧失个性)的最重要的原因。请看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尔多的一项实验研究:

津巴尔多组织了一些小组,每组由四名女学生组成。他告诉她们说,她们正在参加一项关于人类移情作用的研究,要求她们对隔壁房间的一个女学生进行电击。学生们可以从一面单向镜里看到实验目标。实际上,被试目标并未受到电击,但她的哭喊、痉挛和痛苦的面部表情看起来却十分真实,以至于使折磨她的人认为,她们的电击正使她遭受极大的痛苦。津巴尔多的实验安排由四个女学生组成的各个小组在两种条件下实施电击。第一种条件,女学生穿上宽大的实验室工作服,用头巾包住面孔,相互之间不作介绍,在实验人员对她们解释这项实验的程序时,也不称呼她们的名字。此外,这种实验是在半黑暗中进行,这种环境叫“去个性化环境”。这显然是为了降低个性与责任感。

另一种条件与之相反。由四名女学生组成的小组都穿着她们平时的服装,挂上写有她们名字的标签。在给她们讲解要领时,研究人员有礼貌地用她们的名字称呼她们。房间里开着灯,照得很亮,小组成员互相看得很清楚。

实验结果表明:在第一种条件下对受害者电击的时间几乎是第二种情况下的两倍。

匿名,让人更放肆、更疯狂!

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匿名,所以在那里什么事都可以做,这也是让人对网络、对网恋着迷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