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美是比任何推荐信都有力的证据。外貌的美仅仅使人悦目,神态和风度的美震撼着人的灵魂。以此可见,容貌之美在第一印象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现实生活,一见钟情往往发生在俊男靓女之中。那些容貌平常者往往是因为风度、学识、才华等日久生情。古希腊名妓弗里尼被指控犯有不敬神之罪,审判时,律师解开她的内衣,法官们看见她美丽的胸脯,便宣告她无罪。或许这个故事有些极端,但是在遥远的古希腊,人们是尊重美、热爱美、欣赏美的。爱美是人类的天性,人们在美丽的事物面前往往是束手无策的。这个古代故事也告诉了我们,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见美丽的催眠作用是多么强大。
有些人因为拥有美丽的外貌,一下子便得到了对方的爱。在这里,首因效应的催眠作用必不可少。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留下的深刻印象。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我们对遇见的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第一印象,你会对有些人的第一印象非常好,觉得她怎么看怎么顺眼,总想留下联系方式日后继续交往。对另一些人的第一印象很差,觉得这个人“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一见就心烦”。对一些人可能没有任何感觉,见面之后很快就忘记了。第一印象在头脑中占有很大的分量。那些你看着顺眼的人,会一直交往下去。那些一见就烦的人,你会有意无意地躲着他(她)。那些没有留下多少印象的人,也不会在日后注意他(她)。
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是,著名台湾歌手伊能静在某电视节目中爆料自己的一段难忘的经历,小的时候家庭贫困,母亲把她交给养母抚养,由于很小的时候第一印象里的妈妈是自己的养母,在她稍微长大后母亲到养母家里看她,买很多的零食给她吃。她根本不认为自己的亲生母亲和自己有任何关系,心中还很纳闷:“这个阿姨怎么总来我们家呀?”在母亲后来将她接回家里住之后,她还一个人走了5个小时,终于走回了养母的家里,在伊能静幼年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坚信她的养母才是她的母亲。
在谈恋爱的过程中,两人初次相会,无论是相亲也好,邂逅也罢,最初的交往印象关乎着全局,最初的“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两个人是否还会在第一次之后有第二次,是否还会有接下来的无数次。一般来说,对于男性来讲,风度和衣着会成为女性首因效应的重要因素,而对于女性,容貌和身材则占很大的比例。有人说,美是一张最好的名片。美丽的外表,成为一见钟情的最大撒手锏。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表里如一”的。很多一见钟情的人后来抱怨“当初都是被你的美貌迷惑的”。“唉,你这个妖精,用你的外表欺骗了我的感情!”无辜也好,有意也罢,为什么人们来不及关注对方的内涵,却对美貌如此的青睐?这是晕轮效应催眠了我们。
晕轮效应前面已有所介绍,是一种扩大化了的心理倾向。所以,尽管我们总是在强调,不要以貌取人,但是在潜意识中,我们已经有了这样一个秘密的概念:美丽的人是好的,丑陋的人是坏的。长相好的人各方面都应该顺利,丑陋的人身遭厄运也是情有可原,长大后我们用许多微妙的方式重复这样的信息,当一个潜意识中的信息被不断地重复的时候,我们的思想是被一定程度上催眠的。因此当我们看见一个相貌很好的人,就会很自然地认为这个人的一切都是好的,爱屋及乌,也会喜欢他的一切。正如《诗经》所言:“非汝之美,美人之贻。”并不是礼物有多美好,而是因为美人赠送我这礼物的缘故,可见,光环无处不在,并被附在事物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产品请俊男靓女来代言的原因。
另一种心理学效应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现象是一种视觉现象,它是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同样,当人们量化爱情的时候,也不自觉地对爱情信息进行了主观上的加工。在有对比的情况下,优点可能会被无限放大,缺点也会被无限放大;而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优点可能会被忽视,缺点也可能会被忽视。这和催眠状态没有什么两样,对爱情、对一个人的考察因此而偏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