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为什么是这种性取向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在性取向上,正常的情况应该是男人喜欢女人,女人喜欢男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喜欢同性的性取向呢?这其间,到底是哪些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在起作用呢?

说法之一:同性恋是天生的。

这种说法要想成立,一定要在人类的基因中找到依据。于是,就有些科学家这么去做了: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这些现象可能与同性恋的基因成因有直接关系。其中一项发现表明,男性同性恋的形成似乎通常来自其母亲的遗传,很少来自其父亲的遗传(菲尔拉德的发现)。此外,自然选择法则或许会保留一种基因,这种基因可以减少某种性别的生殖能力,同时又增加了另一种性别的生殖能力。事实上,近期的数据显示,男性同性恋的母系亲属的生殖力高于人类的平均生殖力(卡姆彼里奥·奇亚尼的发现)。前期的研究还得出另一个有趣的结果,该研究发现,如果一名男子的兄长数量较多,他成为同性恋的概率也会增加,即使他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和他的兄长们一起生活(布兰查德和波吉尔特的发现)。科学家对此是这样解释的,母体在生育每个男性胎儿时,会为男性胎儿产生的抗原培育出一套增强的免疫系统,而这种抗原很可能在大脑的男性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这些研究和其他研究还不能找出一个明确的同性恋基因,但是得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同性恋可能会通过一个多形态基因来遗传,这种基因有多种不同的形态,而且能够展示出其中任意一种形态。研究表明,这种基因遗传肯定比普通的孟德尔遗传特性复杂。

接下来,加夫里勒茨和赖斯又推出了几套数学模式,这些数学模式可以产生截然不同的预测,从而为影响同性恋产生的基因多形态现象提供了可能的因素。这些数学模式产生的预测有希望指导未来的实验,还有助于找到与性取向有关的正确的基因特性。正如赖斯所解释的那样,过去的研究已经表明,判定同性恋的成因具有其内在的复杂性。

更为大胆的观点是:可以找到同性恋的基因样式;可以形成可检测的预言。

另有一种说法是与性激素有关。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男性和女性体内都存在雄激素和雌激素,一般情况下是男人雄激素占优,女人雌激素占优,可能是由于胎儿期或青春期激素分泌的某些不平衡导致了有些男人雌激素占优,有些女人雄激素占优。同性恋的倾向和行为,是男性过多地分泌雌激素和女性过多分泌雄激素导致的。有些现象可以支持这种说法,比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男孩特别娘娘腔,举手投足比女人还嗲;也有些女孩子阳刚气十足,人称“假小子”。这类人成为同性恋者的概率很高。

另一项研究的结果是,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的大脑细胞之间存在不同之处。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从前世界上存在三种人:男人、女人、阴阳人。他们强悍有力,想要飞上天庭造反。于是被宙斯一劈为二,以示惩罚。被分开的两半相互思恋,试图重新结合到一起,重建那丧失的整体。所谓爱,就是寻找另一半的过程。同性恋者是男人、女人劈开的两部分。异性恋者是阴阳人劈开的两部分。

如果以上说法中任何一项成立,那么同性恋就是天生的。如果是天生的,那么有些人生来就是同性恋且不可改变,另一些人则永远不可能是同性恋。但实际情况似乎并不是那么简单。事实是注定生来就要荣幸地或不幸地成为同性恋者只是少部分人,更多的同性恋是非生理原因引起的,是受到后天环境的各种各样的暗示与催眠的结果。

说法之二:同性恋是角色内化的结果。

“角色”一词本是戏剧舞台中常用的一个概念,它的原意是指演员根据剧本扮演某一特定人物。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群体中所处的社会地位及与之相联系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每一种社会角色都代表着一套行为及行为期望。它规定了个体在扮演某一特定社会角色时所应有的行为,并且每个人只要扮演了某一角色,社会群体中的其他人将不约而同地以该角色所应具备的行为标准来评价他的行为。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做“监狱角色模拟实验”。

为了研究人及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影响程度,心理学家津巴尔多(1972)设计了一个模拟监狱的实验,实验地点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系的地下室中,参加者是男性志愿者。他们中的一半随机指派为“看守”,另一半指派为“犯人”。实验者给“看守”发制服和哨子,并训练他们推行一套“监狱”的规则。剩下的另一半扮演“犯人”角色,他们穿上品质低劣的囚衣,并被关在牢房内。所有的参加者包括实验者,仅花了一天的时间就完全进入了状态。看守们开始变得十分粗鲁,充满敌意,他们还想出多种对付犯人的酷刑和体罚方法。犯人们要么垮了下来,变得无动于衷,要么开始了积极的反抗。用津巴尔多的话来说,在那里“现实和错觉之间产生了混淆,角色扮演与自我认同也产生了混淆”。尽管实验原先设计要进行两周,但它不得不提前停止。“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令人胆战心惊。大多数人的确变成了‘犯人’和‘看守’,不再能够清楚地区分角色扮演还是真正的自我。”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的是,一个简单假设的角色可以很快进入个人的社会现实中,他们从中获得自我认同,无法从他们扮演的角色中清楚自己的真实身份。

在模拟监狱实验中的人明明知道自己是在实验之中,不是生活的现实,却不可控制地做出那么多非理性行为。唯一的解释就是太入戏,太投入了,走不出戏来。仿佛变了一个人一样,真的以为自己如何如何了。

在演艺界,很多演员在剧本中太投入了,很难出戏。很多演员在戏里是夫妻,是恋人。戏后不免假戏真做,真的谈起了恋爱,结起了婚。等到下一部戏时,又很快换了恋爱对象。我们不可将之单纯地理解为娱乐界人士的风流,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演员们敬业、尊重艺术的表现。他们对戏太投入了,不惜投入自己的真感情,来取得艺术上的成功,在假戏真做后又难以自拔,真陷入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去。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才是为艺术献身的真正的艺术家呢。

人在社会关系中被规定了或被暗示了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类似于剧本规定了演员的心理和行为。在生活中,我们要在不同的情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我们被环境的暗示催眠了,混淆了自己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曾经风靡世界的电影《霸王别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故事的主人公正是一个一生都没有走出戏的男同性恋者。

《霸王别姬》讲的是一个男人用一生去爱另一个男人的故事。小豆子(童年程蝶衣)的母亲是一个青楼妓女,为了让戏班的师傅收留六指的小豆子,母亲砍掉了他的一只手指。小豆子刚来到戏班子时,在严格的、艰苦的训练生活环境中,处处受到师哥的保护,让年幼敏感的小豆子产生了心理依赖。小豆子有句唱词是“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但是他总是唱反,唱成“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惹得师傅又气又急,责罚无数。终于在师傅气得把烟锅子塞进小豆子嘴里的时候,小豆子终于改口“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他的情感从此开始错乱,混淆了友情与爱情,混淆了男人与女人,混淆了幻想与现实。

小豆子在十几岁的时候被带去见一个性取向有问题的张公公,被强迫与张公公发生了性关系。后来,他与师哥合演的《霸王别姬》轰动京城,一时间成了红人。小豆子取艺名程蝶衣,师哥取艺名段小楼。此时他不仅在戏里作为虞姬深爱着霸王,在戏外也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的师哥。他与段小楼曾有一句经典的对白:

“师哥,让我跟着你唱一辈子的戏不成吗?”

“我们这不是已经一起唱了小半辈子了吗?”

“不,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

后来,师哥段小楼娶了青楼妓女菊仙(巩俐饰)。从段小楼与菊仙结婚之后,程蝶衣就陆陆续续地与菊仙争风吃醋,明争暗斗,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共同争夺另一个男人的尴尬局面一直持续到菊仙去世。袁四爷(葛优饰)非常喜欢程蝶衣。在程蝶衣失意痛苦的时候约他谈戏,并与程蝶衣发生了关系。程蝶衣开始以吸鸦片来释放痛苦和压力。

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后,在《霸王别姬》的一次彩排时,程蝶衣终于拔剑自刎,真的自杀了,用自己的生命演绎了这场戏。

从电影中我们不难看出,程蝶衣从小失去母爱,没有父爱的关怀。在严酷封建的戏园子里,饱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煎熬。唯一感受到的爱就是小师哥的关怀。于是,他对师哥产生了高度的依恋,将自己全部的感情寄托在小师哥身上。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

由于程蝶衣长得眉清目秀,被逼唱女戏。起先他并没有将自己当做女性,这样他才频频唱错词。在多次的惩罚和小师哥的刺激下终于改口,他是个用心唱戏的人,在戏词的暗示下不断地自我强化,从此混淆了自己的性别身份。在青春期性别角色分化的关键期,他遭受到张公公的性蹂躏,更加加重了自己的性别错乱。

程蝶衣因为出演“虞姬”这个女性角色而一举成名,在社会上,人们不断地强化和认可虞姬这个女性角色;在身体上,程蝶衣与两个男人发生了关系,更加确认了他的女性角色;在情感上,霸王也只爱虞姬。当所有人都把他当女人看时,他就真以为自己是个女人了。

他的师哥段小楼戏里戏外分得很清,他只爱戏中的虞姬,生活中的程蝶衣在他眼中只是一个过度痴迷的疯子。在心理上,程蝶衣已经深深地相信自己真的是女性,因此才会和师哥的妻子争风吃醋不断。

生活中多方面的强化作用造成了程蝶衣的女性心理。由于只有在戏里,这个特定的情形下才会使他和他爱的师哥以恋人的身份出场,于是他一生都没有走出他的戏。正像程蝶衣所说,京戏全在“情境”二字,他的生活也走不出“情境”二字。他不断地接受着自我和环境的暗示,被赋予了虞姬的灵魂。直到最后,假戏真做是一个必然的结局。在他的一生中,他的师哥反复对他说这样的话:“蝶衣呀蝶衣,你真是不疯魔不成活啊。”真正的爱情到了极致,也就成了一种疯魔。在同性恋的世界中,经常会出现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三角恋,不同的是,不是争夺一个女人,而是争夺一个男人。正是性别角色的错位造成了这样尴尬的局面。而中国古代很多扮演旦角的男人,由于长期揣测女性心理和女性动作,也发展成了同性恋,可见一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对一个人的心理影响之大。

说法之三:同性恋是环境暗示的产物。

还有很多同性恋者来自童年时期家庭环境的暗示。弗洛伊德说,童年经历决定儿童的一生。心理学认为,儿童总是观察别人的脸色来确定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就像是把别人的表情当成镜子,并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形象。一个人关于自己的观念——自我意象(selfimage)是由别人对自己的观点和反应来塑造的。通过这种途径形成的自我意象又称为镜像自我。而自我意象又影响我们实际的自我。在婴儿时期,所有的人都是“中性”的,你摸一个小孩子的手臂,根本辨别不出来他是男孩还是女孩。只有到青春期时,随着身体的发育才有了性别的分化。在童年时期,他在家长的态度中照见了自己是男孩他就是男孩,照见了她是女孩她就是女孩。很多受“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影响的家庭,母亲生了女儿但期望生一个儿子,于是就将女孩当做男孩子来养。起了个昵称叫“大儿子”,整天“大儿子”、“大儿子”地呼唤,更有甚者买男孩子的衣服给女儿穿,或者孩子稍长大一些,听懂了父母在言谈中流露出对生了男孩子的父母的羡慕。回爷爷奶奶家,看见同样“重男轻女”的爷爷奶奶怎样亲热自己的表哥、堂弟。在家庭环境的暗示强化作用下,她不断地认同男性角色,认为唯有男性特质才会得到家人的爱。于是,她的言谈、行为举止、着装都向男性化发展,在心理上也认为自己是一个男性。到青春期时与男同学成为哥们,和男生一样追求漂亮娇弱的女生。

还有一些同性恋者受到家庭中主要成员的性别品质的暗示作用。贝勃曾对男性同性恋者的家庭背景进行了研究,其结论是:在一个由过分强悍的飞扬跋扈的母亲和软弱、胆小怕事、被动的父亲构成的家庭中,容易造成男孩在男性气质的形成方面产生障碍,因此导致了同性恋。很容易理解,父亲的影响力微弱,孩子不断受到强势的母亲的女性品质的暗示,也习得了女性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因此他长大后很可能和他母亲的处事方式是一样的。比如,你看见一个男孩跑出教室时,像女孩抓住裙子一样紧紧地抓住自己的短裤,这种对于男孩子来说滑稽的行为对于他来讲已经是一种无意识的习惯了。在这种习得的女性行为方式不断暗示下,很自然地使他在无意识中形成了女性的角色。荣格的原型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有两个原型: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阿尼玛是一个男人身上的女性特质,阿尼姆斯是一个女人身上的男性特质。在青春期的成长中,一个男人通过克服身上的女性特质形成男性心理,女人通过克服身上的男性特质来形成女性心理。如果没有完成这种克服的过程,男人身上会显出女子气,女性身上会显出男子气。而这个克服的过程往往受到多方面环境的暗示。

另外,同性恋更与闭塞环境有直接关联。

有的同性恋是由现存的环境因素引起的,如军营、监狱、修道院以及男女分开的学校,由于缺乏接触异性的条件,从而促使某些人产生同性恋行为。一旦离开同性的环境,恋爱的对象就会被异性取代。比如,在部队里出现的同性恋者,退役后正常结婚生子,不再发生同性恋行为。发生的原因并非原本就对同性有性渴望、性冲动,只是因长期处在和异性隔离的特定环境下,而产生的角色混淆。

华人导演李安的作品《断臂山》曾经风靡全球,被誉为“西部同性恋史诗”。电影里讲的也是两个男人间几十年的爱情故事。

故事中的两个男主人公杰克和恩尼斯相识在断臂山下的一个牧场上,同为一个牧场主打工。在一个只有两个男人生活的环境中,单调而艰苦的生活使两人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默契,也有了交流的机会。

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杰克主动向恩尼斯示爱,两人发生了肉体关系。19岁的两个男孩相爱了。然而,他们的恋情被牧场主发现并投来鄙夷的目光。季节性放牧结束后,带着深深的负罪感,杰克和恩尼斯在断臂山下分别了。

四年后,两人再一次相见。此时两人已经结婚生子,过着正常人的生活。两人四目相视,思念的力量最终冲破了防线。两人紧紧地拥抱彼此,在恩尼斯家楼下狂热地相吻。这一幕正好被恩尼斯的妻子从窗户中看见。妻子没有说破这件事,内心一直痛苦不堪。

以后的十几年里,他们频繁地以钓鱼为借口在断臂山下约会。恩尼斯为了和杰克约会,对妻子谎称钓鱼,要几天不回来。匆匆忙忙收拾好行李以后准备要走,他的妻子叫住了他,说他忘记了一件东西,那就是渔具。后来,由于妻子无法忍受自己的丈夫爱着一个男人,终于两人离婚。离婚后,恩尼斯没有再爱上其他的女人。

杰克的心思始终也没有放在家庭上,他们频繁约会,终于被他的家庭发现。二十多年以来,由于恩尼斯小时候目睹过同性恋者悲惨之死的遭遇,在心中产生阴影,加之世俗偏见的压力,两人始终没有公开地在一起,尽管杰克始终积极地计划着两人的未来。

后来,杰克意外死亡。他死后,恩尼斯来到他的家。在杰克的房间里,发现初识时他们各自穿过的衬衫被整齐地套在了同一个衣挂上。他恍然发现两人是如此的深爱着对方,顿时泪流满面。

这部电影,充满了纯粹和幻想,带我们跳出传统意义上爱情的圈子,重新思考同性间的爱情。它向我们表达的主题是爱情是没有限制的,爱不仅仅存在于异性之间。怪不得看了这部片子后,观众、网友们要感叹李安导演所说的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臂山。

不一定是说每个人有同性恋的愿望,而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不可言说的、非理性的浪漫情结。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看似不可思议的两个男人之间的爱情。

看过电影《断臂山》的朋友一定会体会到,两个带着失意神情的年轻人来到牧场的情形。牧场的荒寒场面,随时都有遭到野兽和自然灾害袭击的风险,不能生火,夜里睡觉又只有一个薄薄的帐子。没有丰富的粮食和其他的休闲娱乐活动,只有两个男人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性的力量无法宣泄,情感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认知的范围狭窄。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在心理上彼此对对方产生了高度依赖。恩尼斯是一个父母双亡、被哥哥姐姐带大的孤儿,又因贫困而辍学,内心孤独而自卑。杰克为受伤的恩尼斯擦拭伤口,在寒冷的夜晚醒来时听见恩尼斯冻得瑟瑟发抖的声音,对恩尼斯产生了怜惜之情。杰克叫恩尼斯到帐子里来睡,在寒冷的天气里两人共处一个狭窄的空间,只有拥抱着取暖,加之两人正值青春年华,发生了肉体关系,再正常不过。

当然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两人不仅仅是肉体关系。事后两人都向对方坦白自己并不是同性恋。他们之间更多的是一种情谊,他们的恋情是荒寒枯燥环境里唯一的欢乐。因此,他们的恋爱是特殊环境下的特殊状态。

当两个人都回到正常生活中后,这段特别的体验总是挥之不去。对19岁的孩子,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弗洛伊德认为,在许多性颠倒者的身上可以发现,他们早先曾遭遇过某种强烈的性印象的震撼,它留下一种永久性的“后效”,即同性恋倾向。于是这段友情基础上的恋情在头脑中发生了印刻效应,触及类似的情景便循环播放。于是两个人在一生中断断续续地在断臂山这个地方约会,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场所,一辈子无法走出这个荒凉浪漫的催眠画面。

说法之四:同性恋是一种社会观念的感染。

古希腊时代,“智者与美少年”往往是黄金搭档。智者往往是那些最强壮的男人,或是最有智慧的男人。他们通常会爱上一个美丽的男孩和他身上所呈现出来的女性品质。这个美丽的男孩往往呈现出更多的女子气,被叫做娈童。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就有自己的娈童。另外,古希腊还有专门由相互爱恋的男子组成的同性恋军队。在古希腊,同性恋是非常常见的。

在中国古代史上,韩子高与陈文帝也是有名的一对,韩子高本名蛮子,出身微贱,侯景之乱期间碰上了后来的陈文帝。从此韩子高便作为陈文帝的娈童,随他起居出入,很受他的宠爱。陈文帝性情暴躁,但只要见了韩子高,便怒气全消了。陈文帝专宠韩子高一个,说谁要是给他介绍美女就诛杀九族,还要封韩子高为后,是历史上第一个要封男人为后的皇帝。

让很多人不可思议的是,皇帝有三宫六院,为什么会独独宠爱和自己一样的男人?看看这些皇帝宠爱的男人,共同特征是他们的美貌和他们身上所呈现出的女性品质。是皇帝的男性品质爱上了他们的女性品质。

那么,为什么这种情况会在某个特定时期如此盛行,被看做再正常不过的行为,甚至还被歌颂,而到了另外的时期和地点,就成了一种禁忌了呢?

这和社会感染的现象有关。

在一个集合体里,很容易出现所有的个人思想、情感沿着同一个方向发展,而这些个体的有意识的个性消失了的现象,这就是一种社会感染现象。在雅典,同性恋是很常见的。歌颂同性恋之风也极其盛行。雅典人认为,男人之间的爱情才是最伟大高尚的爱情。在中国古代盛产同性恋的时期,也往往是男子重视仪容观念盛行的时期。这些观念,感染了整个的社会风气。感染是一种很容易证实其存在但却难以解释的现象。但是这种社会感染的力量是可怕的,甚至会达到使个人愿意为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程度。比如“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比如南唐后主李煜喜好小脚,从此女人们从此裹了几个世纪的小脚,家家户户在女孩子四岁的时候就开始裹脚,从没有人质疑过这样一个观念:一双小脚比一张漂亮的脸要重要得多。这种社会感染现象正是人们易受暗示性的结果,是一种集体被催眠的现象。在这种状态下,因为人已经丧失了自己有意识的人格,所以会服从那个剥夺其意识的操纵者的所有暗示,并作出与自己性格和习惯相矛盾的事来。这种状态非常类似于被催眠者发觉自己受催眠者操纵的那种痴迷状态。在被催眠状态下,由于大脑的活动性被麻痹了,被催眠者往往成为其脊髓的无意识活动的奴隶,催眠者对其可以随意操纵。此时,被催眠者的有意识特性完全消失了,意志和洞察力失去了。所有的情感思想都沿着由催眠者决定的方向转变。

古希腊人认为肉体是人的低级本性,精神是高级的。因此雅典人轻视女性,反对女权。他们认为女性逊色于男性,天生就应该为男人服务,为了防止妇女改变她们的从属地位和封闭环境,人们不让女人受到和男人一样的社会待遇和教育资格。因此妇女“配不上”那些受过教育的男人,加之男子注重仪容风貌,在这种社会思想的不断暗示之下,很多有地位的人会寻找一位真正配得上自己的恋爱对象,并称这种爱为“神圣之爱”。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意识形态中,怜爱与自己同样“尊贵”的同性,使人产生一种不可名状的高尚纯洁之感。这样的情景在中国古代社会也并不罕见。这是典型的被社会观念集体催眠的现象。也就是说,很多同性恋者并非是同性恋,而是受到了社会观念的感染,把自己变成了同性恋。现今有很多青春期的小女孩,认为同性恋本身就是时尚,稀里糊涂地也加入了同性恋的圈子。

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认为,人在处事中,按着别人的期望,戴上了一层人格面具,这个面具同他的真正人格并不一致。人格面具协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决定一个人以什么形象在社会上露面,表现着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在社会中的角色。然而,人格面具是我们理想化的自我,这个理想化的自我,与真正的自我并不一致,在这种理想化的自我的不断暗示下,使人不自觉地步入了与真实人性不同的心境。如在集权的社会,皇帝看重的美男子,并非生来认为自己是女性。那些得宠的美男们也并非真的爱皇帝,有的已有妻室,皇帝爱他们的美貌,爱他们身上的女性品质,他们被皇帝能给予的荣华富贵的生活吸引,于是他们戴上了人格面具,迎合了皇帝的需要,淋漓尽致地出演了自己被期待的角色。

说法之五:同性恋是长期行为习得的结果。

社会学家认为,同性恋是经过学习产生的。这种所谓“学习”过程,主要是指一种行为发生后,周围的环境对这种行为的奖励或惩罚而引起行为者在心理方面的肯定或压抑的过程;广义地说,也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潜移默化的适应过程。

“学习”理论认为,人在开始阶段,既与同性也与异性接触,如果和同性的交往以至性取向受到“奖励”,就会导致这种行为的强化,使人的性取向趋于同性恋;如果异性恋的尝试受到挫折,也会削弱异性恋的取向形成而使同性恋易于产生。反之,对同性恋行为的“惩罚”和对异性恋行为的“奖励”则使人的性取向趋向于异性恋,这种“奖励”与“惩罚”有时并不是直接指向性行为,而是指向性心理气质的养成从而间接指向性行为。因此很多在异性恋中受挫的人,对异性失去了信心和兴趣,转为了同性恋。根据行为理论最简单的奖惩原则,如果一个人做一个行为的时候总是受到挫折,一定会减少这个行为的产生;如果做一个行为受到奖赏,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加强。如果一个人在异性恋中连连受挫,相反在与同性交往时感受到温暖(相当于得到了奖赏),那么其就有转向同性恋的可能。

有一对女同性恋者,一个女孩带另一个女孩回老家,介绍男装打扮的女友是她男朋友。她不敢告诉父母,她的“男朋友”是个女的。她说,以前也交过几个男朋友,不像现在的“老公”这样细心、这样关怀她,甚至还背叛过她,于是现在,她对男人一点都不感兴趣了。这样的同性恋者有很多。

了解了同性恋的形成原因后,同性恋不再让人感到神秘和不可思议,也不再是晦涩的禁忌,不再是变态的行为,而是一种特殊情景造成的特殊状态,在情感上与普通的异性间的爱情无异。爱情每每给我们的心灵染上了一层迷人的色彩,无论这一层色彩是来自同性还是异性,都是美好的,令人向往和身心陶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