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爱情常常会受到外力的阻隔。这种情况在中国的封建时代尤甚。中国的顶级爱情故事中,无一没有这种力量的存在。因为那时的婚姻规则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为那时的社会法则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不经父母同意,你俩再好也不能结合;经父母同意的,结合了,感情也很好,哪天父母不乐意了,也能活脱脱地叫你分开,连理由都不需要。
陆游与表妹唐婉本是恩爱夫妻,感情甚笃。但因陆母不喜欢唐婉,终被迫休离。后二人各自婚嫁。十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独游沈园与唐婉邂逅。唐婉以酒肴款待,陆游感伤万分,惆怅不已,随即在园壁上题下一词《钗头凤》,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眷恋相思之情和无尽的追悔悲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唐婉读后百感交集,含泪和词一首: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一对恩爱夫妻,就这么被无情地拆散了。再次偶遇,怎能不思绪万千,肝胆俱裂?
这两人还算理智,虽然“一怀愁绪”,毕竟还尊重生命。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以及梁祝的传说,就显得更为沉重了。
时至今日,这种事情也没有完全杜绝,虽然少了许多许多。
2004年11月的一个晚上,辽宁省海城市某电影放映厅发现了一对青年男女,在影院的座椅上紧紧拥抱在一起,殉情而死。通过对现场的勘查,发现在两人的座椅下面,有一个万灵农药的瓶子,证明他们是喝剧毒农药而死,皮包内有一份两人共同完成的遗书。大概是因为他们的相爱得不到家人的支持,走投无路。
这种事情中国有,外国也有。黎巴嫩当代著名作家米哈伊勒·努埃曼(1889~1988年)的小说《相会》里,年轻的小提琴家雷纳德利与旅店老板的女儿贝哈相爱,由于门第、财富的悬殊,旅店老板不承认他们的爱情,把女儿许配给本城的一个富家子弟。订婚之日,贝哈昏厥不醒,悲伤愤激的雷纳德利毅然出走,最终双双在绝望中殉情。
遇到外力的坚决反对,当事人是如何处置的呢?有这么几种方式。
一是从了。如巴金《家》中的老大觉新。虽然心里不愿意,还是这么做了,日后也过日子,过得也还可以。只是想到这事就心酸。
二是反了。如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走了之,爱谁谁去。
三是既不从又不敢反的人,那就是去死。
《孔雀东南飞》中对这种方式有催人泪下的描述: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爱情中有个规律,外界阻力越大,感情反而被强化,爱情关系会变得更牢固。激情是爱情的基础,激情并不是由于得到满足而增长,而是越不顺才越强烈,爱情越受阻力,膨胀力也越大,黏固性越强。外部环境非不让这两人在一起,这两人的感情却因此受到强化又非在一起不可,矛盾尖锐化了,冲突在所难免。
在中国的古代,外力通常是强势的一方,恋爱或婚姻的当事人是弱势的一方。弱势方如何与之抗衡呢?
一种选择是不按“理”出牌。常见形式是私奔,离家出走。这种选择在今天看来非常好,但在那时需要极大的勇气与决心,那是强者才做得出来的事。弱者,尤其是心存不服,又不敢有出格之举的弱者在这场心理博弈中采取的对策却是“不惜以毁灭自己来反抗外力干预”。我不能达成我的目标,我又不敢攻击外部世界,那好,我就去死。用毁灭自己来反抗,用极端方式来赢得这场心理博弈。
与此同时,一个虚幻的观念又在催眠他们:“生不能同眠,死则可同穴”,现世我们失望了,来世还有希望。怎样才能让来世的希望早点实现呢?现在就去死,早死早投生,早投生早实现希望。幻觉加上混乱的逻辑推理,把他们送上了黄泉路。
他们一定是值得同情的,但我们还是要说他们缺乏理性,没脑子。他们虽然敢从山峰之巅纵身一跃,但我们还是要说他们是弱者。这种殉情本质上是一种功利性的占有,以这种极端自虐的方式去抗争外部世界,最多也只能算是“弱者的精神胜利法”。
“弱者的精神胜利法”的另一种表现形态不是与外力抗争,而是“两个人之间的战争”。他们的基本理念是:无法收获爱情,至少收获感动,或者让对方愧疚。这同样也是心理博弈时孤注一掷的表现。著名艺人翁美玲便是这一心态的顶级样板。
翁美玲生于中国香港,7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为了生计另嫁,并随夫婿去英国做生意,将翁美玲寄养在亲戚家中。翁美玲15岁时回到母亲与继父身边,在英国完成大学学位。23岁在回故乡香港重游时参加了一次港姐大赛,被选中做一名节目主持,后又被看重演戏。后来,随着“黄蓉”角色的走红,翁美玲的名字红遍了整个中国。在其进入演艺圈期间,认识了和她同龄、事业也同样蒸蒸日上的男演员汤镇业,双方坠入爱河。随着翁美玲日益走红,汤镇业的事业不如女友,不免在陪伴其参加应酬活动时产生自卑感。翁美玲习惯了被人宠爱,也会因小事而与汤镇业大吵大叫。后来汤镇业到外地发展,在演艺圈中不免发生绯闻。翁美玲很担心汤镇业背叛自己,同时也不断地与男演员密切来往以刺激汤镇业的嫉妒心。两人的误会加深,关系渐渐疏远。翁美玲十分痛苦,严重影响到生活和工作。有一次在拍戏的化妆间与汤镇业发生争执。汤镇业独自离去。翁美玲一个人回到家里,服下麻醉药物,打开煤气。在完全失去理智的状态下结束了自己短暂而美丽的一生。汤镇业在事后才发现翁美玲爱自己之深,但一切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