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结婚,但要有随时能结婚的对象

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兴起了单身热潮,单身生活方式逐渐获得了更多人的认同。长期的物质文明发展的结果造就了人们新的情感观,即更强调浪漫的情爱追求和情感满足,更强调每个社会成员自身的观点和感觉。婚姻作为一种天经地义的制度日益受到挑战,一是婚姻从制度婚姻变成伴侣婚姻,二是个人婚姻更强调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从而导致婚姻的“去制度化”,此种背景下的单身更加自由自在。

美国现代舞蹈家伊莎贝拉·邓肯就是典型。她公开保持单身,以叛逆的昂扬迎向传统。她热烈的情爱生活以及无拘无束的肢体语言,征服了美国,也征服了世人对单身不幸的偏见。

在中国,主动单身的女性群体也在壮大。我身边就有这样选择主动单身的女性。她们不是被迫的,而是自愿的。单身生活对于这些人来说,不是“危”,而是“机”,是更多机会和机遇。

因为单身,有更多的选择和更自由的生活。正因为不愿意失去这些,才坚持这种生活方式,拒绝为结婚而结婚……

虽然这些女人被嘲为“剩女”“败犬女”,但她们不结婚的原因是害怕成为“枯萎犬”。“结婚后,自己完全没有胜利的感觉,整天奔波于家庭、工作与孩子间,不但几头不讨好,而且自己还失去了活力和美貌,像一朵枯萎的花”。这就是“败犬女”对“枯萎犬”的描述,浸透着赤裸裸的悲伤!

是的,未来的岁月里,不婚、单亲、离婚、再婚,这样的现象会更加普遍。

其实,“婚”也不是非“结”不可。有人跟我说,女人不需要婚姻只需要爱。她说得很对,爱才是硬道理。

婚姻只是一个套。你从剩女的套子里跳到了婚姻的套子里,或者你从这个男人的套子里跳到另外一个男人的套子里。所以,完全没必要为是否进了这个套子而伤脑筋。

但关键是当你想要这个套子的时候,你随时就能有。别到你想要的时候已经得不到了,那就有点凄凉。

女人是否需要婚姻,其实这不是重点。重要的是你具备选择的权利,具备自主取舍婚姻的权利,具备自主选择男人A或者男人B的能力。

我不是独身主义者,也不是女权主义者,更不会随便结婚。但我倡导女性要活出自己的价值。

这就好比水立方女人,水立方女人一定是具备这样选择的能力的。这时候,婚姻对她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必需品了。

也就是说,当她想要的时候她能随时有。

水立方女人寻找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快乐和幸福。

虽然快乐和幸福的全部不等于爱情和婚姻,但一定离不开爱情和婚姻。

一个女人,从被别人选择到选择别人,可能是她一辈子追求的东西。不要小看了这个权利的转移。无数的人为此付出了心血、青春、尊严甚至生命。

值得吗?当然值得,因为选择的主动权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