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瞬间:血型能够决定性格?

题记:每个人都有三重性格:他所显露出来的;他所具有但却未显露出来的;他认为自己所具有的。

——阿方索·卡尔

随着医学的进步,希波克拉底的气质体液学说本来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毕竟直到今天我们用尽先进的生物和化学检测手段也无法从人类的体液中检测到“黄胆汁”“黑胆汁”这些神奇的物质,体液学说的存在基础就被打破了。但是令人惊异的是,从20世纪初开始,体液学说却又死灰复燃了,借尸还魂的体液学说以“血型性格学说”的名义走俏了八十多年,至今依然风靡全世界。

我们随便翻开某些明星的档案也常常会看到“血型”作为一项赫然与身高、体重、籍贯等并列的指标。我们知道,血型不是外显的,除非做检测,否则你永远不知道别人的血型。那为什么明星们要把血型挂出来呢?难道这些明星们害怕自己输血时粉丝们输错血型吗?显然不是,在这里血型实际上和他的“星座”一起,体现了这位明星外在包装出的性格。

如果说血型性格学说在中国基本只限于娱乐领域的话,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几乎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根据日本最大经销公司东贩集团统计,2008年末日本十大畅销书排行榜中,就有四本谈的是血型如何决定个性!大多数日本人根据血型选择朋友和恋爱对象,许多日本公司,包括一些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如三菱电机等都根据血型招录员工,甚至在招聘广告中明确规定只有哪种血型的人才能应聘。就连政治人物都会在自己的个人网站上公布自己的血型并且煞有介事地分析为何这种血型有助于自己执政。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认为血液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呢?我们要想弄清楚血型性格学说的来龙去脉,不妨先从血型本身说起。1902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病理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KarlLandsteiner)发现输血失败的原因是由于某些人的血清导致另一些人的红细胞凝集,但在某些组合却又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由此深究下去,他和学生们发现了人类的四种血型,即我们早已经熟知的A型、B型、O型和AB型,不同血型的血液有着不同的特性。兰德斯坦纳也凭借这一重大发现斩获了193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被誉为“血型之父”。

兰德斯坦纳是一位纯粹的医学家和科学家,他对血型的研究完全是出于医学目的,事实上血型理论创立后便立刻被运用到了实际临床输血检测中,一直到今天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挽救了千千万万病人的生命。然而兰德斯坦纳想象不到的是,他的研究成果也为后来的种族主义者和死不改悔的分类癖们提供了论据。既然人类可以按照血型天然划分为不同的族群,那么这些不同的族群是否有高低优劣之分呢?不同的血型是不是代表着不同的性格呢?

关于血型学说在种族主义方面的滥用,我们这里不多说,毕竟本书不是一部关于人类学的书,你只需要知道现代人早已抛弃了血型种族主义就可以了。抛弃的原因也很简单,人们发现很多情况下,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表现出的血型差异,竟然会远大于不同民族间的血型差异。比如说北京人和广州人的血型差异竟然会高于日本人和波兰人的血型差异,在这种确凿无疑的统计结果面前再谈种族主义显然就非常尴尬了。

20世纪初血型种族主义在欧洲的纳粹德国风靡一时的同时,血型性格学说也在东方的法西斯国家日本出现了。1927年,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现御茶之水女子大学)一个名叫古川竹二的哲学讲师在《心理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血型与性格学的研究》的系列论文。论文中,古川竹二根据自己日常观察和对1245名对象的研究调查,提出了“人因血型不同,而具有各自不同的气质;同一血型,具有共同的气质”的假说。

在古川的论文中把人按照血型划分成了4种不同的性格:A型血的人内向保守、多疑焦虑、富感情、缺乏果断性、容易灰心丧气等;B型血的人外向积极、善交际、感觉灵敏、轻诺言、好管闲事等;O型血的人胆大、好胜、喜欢指挥别人、自信、意志坚强、积极进取等;AB型的人则兼有A型和B型的特征。

如果你还记得前面希波克拉底的四种体液气质,就不难看出来古川竹二有多么偷懒了!A型血人的性格特征不就是希波克拉底所说的抑郁质性格吗?B型血人的性格特征不就是多血质吗?O型血人不就是胆汁质吗?AB型血人虽然跟粘液质有一些不同,但是本质还是差不离啊!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说“血型性格学说”本质就是体液气质学说借尸还魂了吧?因为两者在最基本的设定上,几乎就没有区别呀!

心理学外行古川竹二的这篇论文在心理学学术界并没有造就太大波澜,一些传统的心理学家还对这一观点进行批驳和嘲讽。然而对身为军国主义者的古川竹二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让自己的血型学说能够运用到日本的国家战略中去。举个例子,日本从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就窃据了我国的台湾岛,此后三十多年间台湾群众反抗斗争不断。在古川看来,根本原因是台湾居民O型血人数过多,日本政府应该多用本国居民与台湾人通婚,以减少台湾人O型血人的数量。

古川竹二的野心在时代大潮中就像一朵小小的浪花,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的战败,血液性格学说渐渐便被大多数人淡忘了,只有很少的一些心理学家继续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但是“血型和性格有关”这个论断就像种子一样埋进了日本社会的深处,等到了合适的机会就会开始发芽、长大。

1941年,也就是太平洋战争开始的那一年,一个日本高中小男生从自己姐姐那里得到了一份图表,上面展示的正是古川竹二的血型与性格对应关系。小男生对这份图表深信不疑,开始用血型来区分自己周围的人们,选择不同的处世准则与他们交往并且在暗中细细观察。就这样,一直过了三十年,小男生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记者和作家,他决定把自己的研究成功公之于众了。

这个小男生就是日本“血液型人间学”的创始人能见正比古,他在1971年出版了一本名为《以血型了解缘分》的书,在书中,能见正比古以自己和各种不同血型的人物交往的过程和体会为论据,重新构筑了血型与性格的关联,特别是不同血型的人物会怎样彼此交往,他构筑了一个血型之间的“行动牵引—守望扶助”学说,即A—O、O—B、B—AB、AB—A四对组合,前者是在精神上扶助、支持后者,并主导二者的交往;后者是在行动上自发、牵引前者,并对交往提出创意。

跟古川竹二的血型决定论相比,能见正比古的学说一眼看上去就透着浓浓的人情味儿。原本孤立的四种血型族群被他巧妙地联结成了一对对组合,两个人的交往过程被简化成了两种血型的连接对撞,不但简单明晰,更具备十足的可操作性。而且书中的那些人物有很多本身就是大家熟知的公众人物,作为血型代言人的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把作者的理论诠释得淋漓尽致。再加上能见正比古优美细腻的文笔和如话家常的写法,《以血型了解缘分》一经出版就引发了日本全社会的轰动,血型性格学说也就此走进了千家万户的视野。

写到这里笔者必须指出,能见正比古老爷子并不是心理学家,他关于血型与性格相关的研究并不具备心理学学术价值。然而当“血液型人间学”成为一门显学之后,大量心理学的研究者也投身到了这个领域,这就更刺激了这门学问发展成为一座金碧辉煌的理论大厦。今天,血型性格学说已经成为日本通俗文化的一部分,渗透进了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想要质疑这门学说正确性的人,都会面对民众的怒火。

那么我们摆开车马说话,血型性格学说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血型和性格直接相关的研究报道。在2002、2003和2005年,有心理学家在著名的心理学期刊《人格与个性差异》(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上发表了3篇论文,采用目前心理学界普遍承认的人格理论大五人格测试(NEO-PI),均未发现血型与性格相关。

我知道我这样说肯定会有很多人不服,一般的反驳是这样的:“我是A型/B型血,我觉得自己的性格跟血型性格学说说的完全一样啊。”那么为什么那些关于血型和性格的论述总是会让人觉得很准呢?有以下三个原因:

很多流行的血型性格说都是为了逗你开心而设计制作的,当你见到描述自己个性的词语都是你爱听的话时,你会很自然的认为这种描述是真实的。比如说A型血的人乖巧可爱,有谁会觉得自己并不可爱呢?

在血型性格的描述中,即使有好的性格和不好的性格,人们还是可能认为说的挺准。这是因为这种关于弱点的描述往往是关于人性格中的普遍弱点,使一种描述用在谁身上都行。而每个人的性格又都不只有一个剖面,有趣的是,那些表现出和血型所说的性格相反性格的人,弄不好反倒觉得血型把自己最深的一面都揭示出来了呢!举个例子:一个性格柔弱的B型血人看到B型血的特征是“胆大妄为,固执己见”,他并不会觉得理论错了,反而会回想起自己生活中有数的几次“固执己见”,反而更加认同这种学说!

更有意思的是,很多人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和这个血型的性格特点之后,就会在有意无意间受到这个描述的影响——如在遇到困难时给自己鼓劲“我是O型血,我要勇敢我要坚强”,让自己表现地更符合这个血型的性格特征,因为人是可以伪装和改造自己的性格的,所以看上去就会觉得血型性格学说实在是太准确啦!

这种情形很像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属相命运学说”(我给取的名字),时至今日仍然有相当大比例的人相信属相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甚至左右两个人的婚姻幸福,比如说“羊年生的女孩儿命不好”,比如说“鸡鼠不到头”。相信这一套的人总会举出一些符合这些“论断”的依据,而把那些不符合的情况无视和忽略掉。

1948年,美国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用实验证实,人们很容易相信一种一般性的模糊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哪怕自己并不是这种人,也会深信不疑。福勒管这种效应叫“巴纳姆效应”,也叫“福勒效应”,他认为这反映了人们的一种从众心理。

其实在我国年轻人群中,日本传入的血型性格学说这一套市场并不太大,相信的人也只是泛泛而信。但是西方传入的占星术和“星座性格学说”就不一样啦!在笔者的年轻朋友中,相信星座的人几乎占到一半以上,甚至8岁的女儿也会经常说自己是双鱼座,性格如何如何。每年总有那么几天,会有人在自己做事情做不成时抱怨“水逆”(即水星逆行)。那么星座学说的科学性是不是比血型性格学说要高一些呢?为了验证,笔者亲自做了一个实验,从网上找到了双鱼座的性格:

性情温柔,易于相处,双鱼的身上有一种令人难以抵御的奇异的魅力。这是一个浪漫而富于幻想的人,对生活充满热望,但缺乏应变的能力。这一星座的人有点乌托邦的思想倾向。生活上也经常得过且过。在困难或矛盾面前双鱼不喜欢让步,总渴望有奇迹般的解决办法,而当需要双鱼做出抉择时,双鱼又常常束手无策。

天哪!实在是太准确了!简直要把笔者的内心完全看透了一样,甚至把那些难以启齿的缺点也说得一模一样!

唯一可惜的就是,笔者是白羊座。

第四节从古罗马到文艺复兴,心理学的大停滞

题记: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爱·伦坡《致海伦》

和它出现的历史时期相比,古希腊文明的辉煌与灿烂简直就像是奇迹一样。就像是上帝把一个个本该出现在两千年后的城邦和伟人们以不可思议的形式出现在了地中海沿岸的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因为其城邦联盟的独特形式,古希腊又可以说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文明,在包括哲学、文学、数学、物理学、逻辑学、医学、建筑学、雕塑等各个方面都创造出了让后人难以企及的伟大成就。

虽然后世往往把古罗马和古希腊并称为西方历史上古典时代的两座丰碑,但是单纯从文明的角度来讲,古罗马和古希腊并不是同一等级。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ArthurWilliamRussell)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说:“罗马人没有发明任何艺术形式,没有建立有创见的哲学系统,也没有作出任何科学发现。他们会修路,会订立系统的法典,还会有效地指挥军队,至于其他的东西,他们只好看着希腊人。”

罗马人精于建立帝国,他们征服了欧洲和近东地区,打下了一片大大的疆域,古罗马人是很好的管理者,却不是很好的思想家。他们采纳了希腊的文学、建筑、雕塑、宗教和哲学风格。就连罗马诸神其实也都是希腊诸神换了个名字,比如神王宙斯改叫朱庇特,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德改叫维纳斯等,甚至太阳神阿波罗等连名字都没换直接就用了。公元前2世纪和公元2世纪之间,古罗马人占领了地球上最美好的一个地区,拥有当时可能是人类中最文明的一部分人,但他们仍然只能算得上是希腊文明的文化寄生虫而已。

在心理学方面也是一样,古罗马的哲学家卢克莱修(TitusLucretiusCarus)修士等人所作的贡献大概也就是再次修缮和重述了一遍希腊哲学家们的观点,比如认为灵魂和肉体一样都是有形体的,肉体死亡之后灵魂也无法长存世间。不过他说:“由于我们在胸脯的中间一带感到害怕和喜悦,因此,那就是思想或者理解力之所在的地方。”这一点甚至还不如希波克拉底,至少他还知道人的思想是大脑产生的。

古罗马对心理学的唯一真正影响是一位来自希腊的医生加伦做出的,但可惜的是这种影响很可能是负面的。加伦发展了希波克拉底的体液气质理论,他认为人的性格与健康同人中的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四种液体的比例有关系,比如当体内含有的黑胆汁过多时,人就容易陷入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中。因此他治疗的方法也是想方设法减少人体内的黑胆汁,或者将其转化为血液和粘液。在许多世纪的时间里,它误导了医生和其他人,以为它是性格模式和心理疾病的成因。直到近代,随着解剖学的进步,人们才发现了加伦的理论有多么荒谬。

在加伦的时代,还有另一种东西侵入了哲学和心理学研究当中,把心理学变成了一块不允许他人触碰的禁脔,这就是天主教神学。天主教诞生于公元1世纪的中东地区,之后迅速传入到了罗马,成为一个让罗马统治者极为头疼的民间力量。尽管遭受罗马统治者的迫害和屠杀多达十余次,但天主教还是顽强地在这个国度里发展开来,并最终同化掉了包括上层贵族在内的所有罗马人。公元392年,罗马皇帝正式把天主教定为国教,从那以后直到今天,整个西方世界的思想基础大部分都依然建立在天主教神学之上。

神学和哲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是研究人与世界关系的学问,而前者研究的是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天主教是一种一神教,所信仰的神只有一个,即上帝耶和华。当神学开始统治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当公元476年罗马帝国被日耳曼蛮族毁灭,分裂成无数小国家,欧洲因而进入了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时代之后,天主教廷成为整个欧洲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于是曾经一度辉煌的心理学研究仅仅只剩下依附在神学肢体上的残羹冷炙。

宗教神学的一大特征就是排他性,当一些人的观点和宗教教义不符时怎么办?强迫那些人改变观点。当一些人观察到的事实和宗教教义不符时,修改那些事实。于是古希腊和罗马积攒了上千年的学术成果在一次次西方版的“焚书坑儒”之后变得荡然无存,一部分幸免于难的古代科学、哲学著作被当时还算得上开明的阿拉伯人收藏才得以流传后世。不过对心理学来说,环境稍好一些。尽管教会的神父们更愿意进行诸如“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之类烦闷又无聊的神学研究,但是在探究人类信仰上帝是否够虔诚的问题上,还是不可避免地要引入关于“灵魂”本质的探讨,比如,灵魂究竟是生而就有还是被上帝塑造过的?在人死后到达天堂或者地狱之后,灵魂还会思考什么?于是神学也就十分勉强地能和心理学搭上点关系了。

德尔图良(Tertullianus)是一位早期的罗马天主教神父,也是一位很有见地的心理学家,不过他的心理学几乎全部来自于对宗教经典著作的推理衍生。比如他极力否认柏拉图的灵魂和肉体的二分法学说——如果灵魂可以早于肉体存在,那么在上帝创造亚当(世界上第一个人类)之前,亚当的灵魂是否已经存在了呢?天啊,只要想一下并非上帝创造的灵魂存在就让德尔图良吓得浑身颤抖,于是显而易见的,亚当的灵魂一定是上帝在创造他的肉体同时创造的。另一方面他又否认灵魂就是人类的大脑思维本身——毕竟这实在是太唯物主义了,只有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那种人才会相信。在德尔图良看来,思维当然是灵魂的一部分,但是灵魂并不等于思维。那么他唯一可以接受的理论就只剩下一个:上帝在创造亚当的同时创造了他的灵魂,并将之封存在亚当的身体里。

另一位致力于研究心理学的神学家是圣奥古斯丁(AureliusAugustinus),他的学说一度统治着整个罗马教会的神学观点,被称为“天主教会的亚里士多德”。在圣奥古斯丁的名著《忏悔录》中,他把自己少年和青年时期的思想一层层剥开,从信仰的角度去挖掘自己隐藏在脑海中的那些坏事。这种反思自己的方法和我国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孔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颇有相似之处,所以我们把这种反思方法叫做“内省法”。后世的心理学派,除了行为主义心理学这个大奇葩之外,无一例外都会用到这种方法来做研究,而用得最多的,就是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心理学。

圣奥古斯丁像

如果说圣奥古斯丁代表了天主教前期的神学高峰,那么托马斯·阿奎那(St.ThomasAquinas)的学说则代表了欧洲中世纪神学的最高成就。甚至我们将这种神学称为一种哲学——经院哲学。阿奎那的心理学研究基本上是以亚里士多德为基础,然后试图把古希腊的心理学思想融入到天主教教义当中去,然后还掺杂了加伦、圣奥古斯丁等人的思想,看上去就像是一个超级大杂烩。不过这种调和也非常危险,比如说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死后灵魂也就随着消失,那这样一来天主教中的天堂和地狱又该怎样解释呢?

阿奎那还研究了人类的情绪和欲望,他把情绪分成两部分即快乐的情绪和痛苦的情绪,前者来自于身体本身的欲望,后者则来自于欲望不能达成时的痛苦。不过阿奎那研究心理学仍然是为了把全身心奉献给神,所以他的学说有正面的成分,也有负面的。他把人的思维拆分为感觉和理智两部分,这也大大启发了后世的心理学家们。

中世纪神学家们的研究对于心理学家们来说也只不过相当于暗夜中偶然飘过的几星萤火——可以带来一丝安慰但是完全无法照亮世界。不过不管黑暗有多久远,黎明最终总会到来。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心理学的春风也即将吹来了。

这个时期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要数生活在16世纪后期和17世纪早期的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今天我们谈起此人时,想起的往往是他那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也有人会不自觉地跟一句“法国就是培根”(5)。不过培根爵士留给世人最重要的财富,还是他在研究自然科学时使用的一系列方法论。

贵族出身的培根身处一个刚刚从中世纪走出的时代,他身上还残存着一些神学教育留下的印痕。不过他更多的时候是一位理性主义者,相对信上帝来说,他更相信自己能感受到的事物和客观规律。培根在《新工具》一书中阐述了自己的唯物主义观点,并且开始用一套学自古希腊的“归纳法”来研究自然科学问题,这也成为近代科学发展的起点。

培根的研究法归结起来无非就是四件事:观察、实验、记录、总结。我们今天看来实在是不足为奇,但是在当时却给那些苦于没有科学研究工具的科学家们提供了成功的范式。从那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如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等都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对心理学进行科学研究的条件到这时也终于成熟了。

(1)斐波纳契数列是这样一个数列:后一个数总是等于前两个数的和。所以,有人就把自己学校食堂的汤戏称为“斐波纳契汤”,意思是它是把前天剩下的汤和昨天剩下的汤掺在一起,组成今天的汤。

(2)范缜(约400—510年),南北朝著名无神论者,著有《神灭论》。

(3)“车库里的喷火巨龙”是美国科普作家卡尔萨根提出的一个经典比喻,用来说明什么是可证伪性。

(4)以太(Ether)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设想的一种物质。19世纪的物理学家曾经认为它是一种遍布宇宙空间的电磁波传播媒介。但后来的实验和理论表明,如果不假定“以太”的存在,很多物理现象可以有更为简单的解释。

(5)这是一个著名的笑话,把“Francis”这个词读成“Franceis”并把“Bacon”理解成了可以吃的那种肉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