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冯特,心理学之父

题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

从弗朗西斯·培根和笛卡儿的时代算起,又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心理学终于有了机会从哲学和生理学的条条框框里独立出来,发展成为一种真正的科学。19世纪后半叶,一大批后来成为心理学大师的先驱者像是在争夺“心理学之父”这个头衔一样,争抢着提出自己的心理学理论、发展自己的心理学流派以及创建心理学实验室,不过德国的费希纳和美国的威廉·詹姆斯两位大佬最终都棋差一着,“心理学之父”这顶桂冠最后落到了同样来自德国的威廉·马克西米利安·冯特(WilhelmMaximilianWundt)头上。

19世纪的德国可谓“造化钟神秀”,诞生了一大批即使放到整个人类历史上都让人肃然起敬的人物,1832年出生在曼海姆的冯特也是其中之一。和许多少年时代就表现出天赋的心理学家不同,冯特小时候堪称顽劣,还曾经一度有“走神”的毛病。老师在上面讲课,他在下面做白日梦,流出一脸口水都不知道。老师不喜欢他,同学也嘲笑他,天知道他到底怎么才能从中学毕业。不过浪子回头金不换,随着父亲的去世和家庭的困窘让他一下子性格大变,并顺利考进了著名的海德堡大学医学院,他仅仅用了三年就修完全部课程,甚至还在1855年的医学全国会考中考了全国第一。

顺利拿到了医学硕士文凭之后,冯特有点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因为他对临床医学兴趣并不大,觉得当一个医生既累又无聊。于是就留校当了两年生理学讲师,顺便又读了一个博士。恰好在这个时候,一位大人物来到了海德堡大学,他改变了冯特的命运,甚至整个心理学的命运。

这位大人物就是赫尔曼·冯·亥姆霍兹(HermannvonHelmholtz)。这个名字出现在我们这本讲心理学史的书里一定会让许多兴趣广泛的读者大吃一惊,因为很多人都知道亥姆霍兹是一位著名物理学家,足以进入物理学史那种咖位,不管是电磁学中的亥姆霍兹线圈还是亥姆霍兹方程都让人印象十分深刻,甚至还创立了能量守恒学说。他怎么还会跟心理学扯上关系呢?其实一点也不奇怪,亥姆霍兹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科学家,不仅仅在数学和物理学方面有着精深的研究,而且也是一位造诣颇深的生理学家,他的很多研究领域甚至也涉及了广义的心理学层面……

比如说亥姆霍兹对感觉和神经系统的研究。在他之前,关于神经信号的传输速度大体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神经系统就是一根电线,信号是以极高速度流动的,甚至接近光速。但也有人认为信号的传输是一种电化学传输过程,相对慢一些。亥姆霍兹设计了一个青蛙试验,终于测量清楚了“神经脉冲传输速度”这个困扰人们多年的重大问题。实验证明,这个速度相当慢,大概不超过100米/秒。因此亥姆霍兹断言,神经脉冲并不是电信号的传递,而是相当复杂的化学进程。

美国心理学史专家艾德温·波林(EdwinGarriguesBoring)评价亥姆霍兹说:“(这个实验)是实验心理学今后所有的工作都必须走的,如精神活动及反应时间的测时法……它使灵魂回到了时间里,它把无法说清的东西测量出来了,实际上捕捉到了自然科学的劳作中最基本的意识代理人。”

冯特能有幸成为这位科学巨人的弟子和助手,固然由于时机巧合,亥姆霍兹在最合适的时间点来到了海德堡大学开设了一个生理学研究所,也得益于他个人的努力——作为海德堡大学成绩最好的生理学博士生,很难不引起校方的注意。从1858年亥姆霍兹来到1871年离开,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冯特都在担任一位尽心竭力的辅佐者角色。亥姆霍兹能够完成自己对声音和人体声调的研究并出版巨著《声调的生理基础》,冯特也可谓居功至伟。不过相对来说,冯特从亥姆霍兹身上学到的东西更多得多,后者堪称是他人生的导师。

冯特学到的东西中最有益处的,莫过于科学研究最需要的“实验思维”。亥姆霍兹把自己在物理学中练就的那一套方法论带进了生理学的研究当中。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对实验验证的高标准严要求,任何一个实验都必须要求按照科学的实验设计方法并有实验记录。冯特就像《红楼梦》里的刘姥姥穿越到了一个现代化的食品公司一样,看到的一切都让他感觉新奇又肃然起敬。

不过冯特的兴趣既不在物理学也不在生理学,他只关心新兴的心理学研究。这个时代的心理学还未能从哲学中独立出来,仍然是以“内省法”为主,只有极个别的心理学研究才会使用实验,而且其研究方式也很不规范。冯特心想:既然生理学可以引入严格的实验方法,那么心理学可不可以呢?

冯特发现了内省法的不足之处:一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完全彻底地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示出来,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丝隐瞒和矫饰,这种隐瞒甚至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狡猾的大脑把有些不愿意被想起来的事情藏了起来,这样的内省当然是无效或者是有偏差的。二则,人的心理活动有的是意识到的、有的是未意识到的,未意识到的心理活动显然不能进行自我观察;即使意识到了的心理活动也可能报告不出来,或不愿报告出来,从而作出不真实的言语表达。

冯特照片

为了纠正内省法的不足,冯特引入了实验法来研究心理学。不过坦白说,他的实验法并没有摆脱内省法的束缚。在冯特的理论中,心理学研究的只能是个人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自我观察。因此,他主张把实验法和内省法结合起来,以实验条件控制内省,即在实验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自我的心理过程,以消除主观内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换句话说,尽管冯特安排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变化情境,但是他在记录实验结果时仍然必须依赖于被测试者的内省报告。当然后来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实际上不算真正的实验,于是他又引入了示波器、速示器和测示仪等工具,这些工具构成了冯特实验研究的基础。

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参观冯特的实验室,会觉得相当之无聊或者说小儿科。他会让受试者(大部分都是他的学生)看着倒金字塔形的节拍器(1),在桌子上拍出各种旋律,然后突然停下来,再接着拍啊拍,然后他会让受试者记录下他们在听节拍时和骤然停下时的心理活动、感情变化等,以这些类似的声音、光线、颜色等要素变化时人的心理变化来研究一些基础的心理要素。

是的,冯特的实验室所进行的都是这种看上去很没意思的实验,只是一些考验人肌肉或者神经反应的东西,完全不会涉及一些较高级的心理过程比如感情、思维和语言技巧等,这是因为冯特认为较高级的心理过程,其特性都是“太过变化不定,因而不适合做客观观察的主体”。他说,语言、概念形成和其他一些高级认知功能只有通过观察和内省才能进行研究……

1874年,经过三年寒窗苦熬,冯特终于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著作《生理心理学原理》,作为心理学的开山之作,这部书也作为世界心理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永远闪耀在了心理学殿堂之上。

一年后的1875年,冯特离开自己又爱又恨的海德堡大学来到了莱比锡大学并且终于拿到了教授头衔,4年以后他又在这里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实验室,无数有志于心理学的青年才俊来到这里拜他为师。构造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爱德华·铁钦纳(EdwardBradfordTitchener)、心理测量学的奠基人詹姆斯·卡特尔(JamesMcKeenCattell)以及发展心理学早期的代表人物斯坦利·霍尔(G.StanleyHall)等34名学生后来都成了心理学史上的大师级人物,也让莱比锡大学成为世界心理学早期的第一个中心。冯特的这一重“桃李满天下”属性,也是他被称为“心理学之父”的重要原因。

冯特还发现了许多有意思的心理学现象,比如说著名的“冯特错觉”。他发现,当两条平行线被一组菱形切割开以后,看上去就不再平行了。实际上这是我们的眼睛被蒙蔽了。

作为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心理学家,冯特当然有着敢打敢拼的创新一面,但是不得不说他也有着极其保守的一面。就像一位总是板着面孔的严肃的老父亲一样,虽然很爱孩子们,但他总是不让孩子做这个不让孩子做那个的,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代沟吧。

冯特把实验内省限制在只能用于简单的心理现象,而反对把实验内省用于复杂的心理过程,诸如记忆、思维和情感等,这不但显示出实验内省法的极大局限性,也使冯特的同时代心理学者甚至他的学生不满,最后连最尊重他的一位弟子铁钦纳都在学术上与他分道扬镳了。

不过冯特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还认为心理学是最纯粹的科学,只可以用来研究而反对把心理学用运到一切实际应用中去。他尤其反对儿童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完全不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本没有研究的价值——所以他的美国学生霍尔是在离开冯特之后才开始从事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他还反对法国生理学家夏尔科(JeanMartinCharcot)等人倡导的催眠法和暗示法,认为这些方法严重违背了心理学的本质。最后,他对美国人威廉·詹姆斯发起的机能主义心理学运动也一点好感都没有,酸酸地说:“詹姆斯这本书写得很好,不过它属于文学,而不是心理学。”至于在他晚年华生等人搞出来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天哪,还是别让老爷子知道比较好……

冯特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有他的高产,据说他从20岁开始直到88岁去世,整整68年间从未停止写作,平均每天都要创作或者修改2000余字,68年从未间断,直到1920年去世前夕还在修改自己的最后一部著作《民族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