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人是一种受本能愿望支配的低能弱智的动物。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一生当中争议最大的一个观点可能是他这个时期创立的“性本能驱动论”,在1905年出版的《性学三论》中,弗洛伊德把几乎一切心理疾病的成因都归结为人类婴幼儿时期没有得到满足的人类本能,或者说性欲望。由此也就引出了精神分析学派早期学术思想中,一个在很多人看来不可理喻的理论“力比多(libido)”。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一切心理活动都来源于性的驱动力,这种性驱动力就叫“力比多”。简单来说,你吃饭是为了性,喝水是为了性,睡觉更是为了性。人们许多八竿子打不着的行为,其实也是在模仿性行为。比如你生病住院了,医生给你做药液注射,可以简化为插入和射出两个动作,这就是在模仿性交。总之在弗洛伊德的眼里,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只是行走的生殖器而已。
按照弗洛伊德的这种看法,现代可能才是历史上最为崇拜男性的一个历史时期: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城市里有着无数高楼大厦,酷似一柱擎天的男性性器官。
当然,我这是开玩笑,请不要当真。
弗洛伊德还有一种“奇葩”的理论,他认为人类从婴儿期起就有性冲动,成年以后患上精神病或神经症,很多是因为小时候性的冲动没有被满足。弗洛伊德按照人在不同的年龄,将性的能量——力比多投向身体的不同部位,口腔、肛门、生殖器等相继成为快乐与兴奋的中心。以此为依据,弗洛伊德将儿童的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1.口欲期(0~18个月):一岁前的婴儿处于一种完全不自立的状态,依赖母亲或其他养育者生活。他基本没有行动能力,“口是他生活的中心和兴趣的中心。吃奶是用口,饥饿或者不舒服的时候,用口哭叫;愤怒的时候,用口咬母亲的乳头,抓到东西都往嘴里塞,这是他的唯一认识手段。”
2.肛欲期(18个月~3岁):在幼儿2岁到4岁左右,他们感受到刺激肛门时带来的新奇感觉。在这时期会发现自己会产生粪便,而很兴奋,排泄时产生的轻松与快感,使儿童体验到了操纵与控制的作用。这个时期,孩子学会了走路,能用简单的词语交流,开始体会到了自主性,他们开始学会观察环境、探索环境、摆弄玩具,寻找过渡性客体,如绒动物、枕头、指头等。
3.性器期(3~6岁):儿童开始关注身体的性别差异,开始对生殖器感兴趣,出现弗洛伊德所说的俄狄浦斯情结或厄勒克特拉情结。男孩对母亲较亲近,女孩跟父亲亲密,企图排斥母亲。喜欢玩一些类似“过家家”的游戏,扮演爸爸和妈妈。
4.潜伏期(6~12岁):潜伏期又称“同性期”,最大特点是对性缺乏兴趣,男女界限分明,男孩喜欢跟男孩玩,女孩喜欢跟女孩玩,甚至互不往来。潜伏期将伴随每一名儿童的小学时代,直到青春期这种现象才有所转变。
5.生殖期(12岁~17、18岁):又称“异性期”。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出现第二性征,心理上开始对异性感兴趣。关注自身形象,注重外貌、服饰、表现等。青少年竭力想要摆脱父母的束缚,也容易与父母产生冲突,出现了“第二逆反期”。所谓青春期父母难熬,多半是因为孩子在生理上快速发育的同时又遇到了心理上的过渡期。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发育的每一个时期都要满足他们对身体器官的欲望,否则这些未能被满足的性能量就会隐藏到潜意识当中,一旦时机成熟进入意识当中,就会引发心理问题。比如说一个人成年之后如果还特别喜欢吃棒棒糖,他就有可能在潜意识里藏着满足“口欲期”的成分。有趣的是,弗洛伊德本人是一个大烟鬼,他每天都要抽上至少20根雪茄,为此后来还患上了口腔癌。如果我们用他的理论分析他自己的话,会不会得出一个他没能走出“口欲期”的结论?
弗洛伊德对他提出的“性本能驱动论”或者说“泛性论”爱逾珍宝,为了维护它,他不惜和任何人战斗到底。在笔者看来,如果弗洛伊德仅仅是说性本能可以驱动人的心理活动这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他把人类所有的心理活动全部归结到性本能上就让其他精神分析学家们有点“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味道。他的好友兼导师布洛伊尔和他决裂,原因之一就是他主张精神疾病的来源是患者受到过的精神创伤而非性冲突,这触到了弗洛伊德的逆鳞。不过最让弗洛伊德黯然神伤的是,连自己悉心培养的几位弟子,最后都放弃了性本能驱动论,与他分道扬镳。
第一个与弗洛伊德爆发争吵的是阿德勒,他也是奥地利医生,是最早加入弗洛伊德“星期三研讨会”的成员之一,算是弗洛伊德学派的“大师兄”,弗洛伊德也与他亦师亦友。本来两人感情甚笃,但是阿德勒的学术思想与弗洛伊德还是存在较大差异。他主张人的心理变化虽然是一种个体行为,但是仍然会受社会影响而不仅仅只是自己的本能冲动,并公开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弗洛伊德闻之大怒,研讨会也不欢而散。
随之,阿德勒退出精神分析协会,自创一门名为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psychology)的新学说,建立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自己去玩自己的了。阿德勒的学说在今后说人本主义心理学时我们还会聊到。
如果说阿德勒的“叛逆”只是让弗洛伊德震怒的话,那么荣格的出走就让弗洛伊德痛不欲生。荣格跟随弗洛伊德长达六年,是他最喜爱的一个弟子,也是一位解梦大师,一度被视作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继承人。1910年弗洛伊德创立国际精神分析协会时让他担任了主席,也可见对其器重。
关于两人关系破裂的原因,荣格在自己的自传中这么写道:
我仍然能够生动地回想起弗洛伊德是怎么跟我说的:“亲爱的荣格,请您答应我永远不放弃性欲的理论。这是一切事情中最根本的。您知道,我们得使它成为一种教条,一座不可动摇的堡垒。”……首先使我感到震惊的是“堡垒”和“教条”这两个字眼儿;因为教条,也就是说,一种不准批驳就加以相信的东西,其设立的目的只是为了一劳永逸地压制各种怀疑。但这却与科学的判断再也没有关系,而只与个人的冲动有关系。这就是插进了我们的友谊的心脏里的东西。我知道自己绝不可能接受这样一种态度。
荣格不但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而且反对把无意识仅仅归结为个体无意识,他自己发展出了一门名为“集体无意识”的独门武功。1914年,荣格辞去了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职务,真正与弗洛伊德决裂。他的心理学理论被称为“分析心理学”(analysisofthepsychology)的新学派,又称“荣格心理学”。荣格的成就以后我们也会讲到。
弗洛伊德直到晚年才开始反思“泛性论”的功过是非,越来越多地思考生与死的问题开始把生与死的本能驱动也算到“力比多”中去了。这可能是缘于长达数年的世界大战,而他的两个儿子又都在军中服役,时刻面临死亡的危险,也可能是每一个老人晚年时自然而然的变化,总之在1920年出版的《超越唯乐原则》中,弗洛伊德提出了两种新的本能,即“生本能”和“死本能”。每个人都有求生的本能,这一点不必多说,那么“死本能”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弗洛伊德认为,当人在生活中感受不到足够的快乐,或者精神压力让自己感受到痛苦时,存在于潜意识当中的求死欲望就会变得强烈起来,而当人们求死的动机过于强大时,就会进一步影响到意识,从而引发心理问题。举个例子:当你站在高楼的楼顶时,有没有那么一个瞬间,想要前跨一步跳下去?这可能就是潜意识中的一种求死冲动吧……
坐在高高的楼顶,你有没有一跃而下的冲动?
晚年弗洛伊德还把“无意识”理论发展成了一种新的人格层次理论,即“自我,本我,超我”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人格分为了三个层次:一个是只知道依本能行动的坏小孩,叫本我;一个是按照法律和道德行动的好小孩,叫超我;还有一个随波逐流,谁赢了帮谁的小孩,叫自我,也就是外在表现的我。好小孩跟坏小孩打架,好小孩赢了,人的性格就偏高尚,坏小孩赢了,人的性格就偏低劣。当然,还有很多时候,好小孩跟坏小孩打起来僵持不下了,人就会表现得非常纠结焦虑,这也是许多心理问题的来源。
“无意识”的研究、性本能驱动论(包括后来的生本能和死本能驱动论)以及人格三层次理论,共同构筑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大厦,也让他被后人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但是在和他同一时代的心理学家们如约翰·詹姆斯、铁钦纳、华生等看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根本不能算是心理学的名门正派,而更像是一个武功高强的邪派高手,一个彻头彻尾的异类。之所以被同时代的心理学家如此评价,除了因为早期心理学界比较保守之外,也是因为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跟心理学界普遍的认识是背道而驰的。
1909年,应美国心理学界名宿斯坦利·霍尔之邀,弗洛伊德访问了美国,并与当时的美国心理学界大咖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当时的美国心理学盟主约翰·詹姆斯对弗洛伊德说,你的学说理论性很强,很系统很完备,非常适合我们根据它进行全面的实践检验。最终,这些实践会证明你的理论是错误的,我们也就能修正它,推动心理学发展。
在主流心理学界看来,弗洛伊德的学术观点是“不科学”的,原因是他一没有实验的支撑,二没有对意识的直接观测,只有治疗经验的总结和自己的脑补。说不好听一点,跟现在的民科差不多。当然了,老弗本人并不愿意掺和心理学界的那堆破事儿,本身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争论就快打出狗脑子了,自己掺和进去做什么?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医生而不是什么心理学家,自己的理论能用来治好病就行了,是不是正统的心理学对他并不重要。
倒是他的弟子荣格后来凭借着严谨的研究态度和考察与实验,加入了主流心理学圈子,让自己的分析心理学正式成为心理学的名门正派。在反对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家们走投无路的时候,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接纳了他们,在由此成为心理学大师的同时,也把精神分析学说引进了主流心理学界。
弗洛伊德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心理学的范畴,他的性本能驱动论不啻于在思想界投下一枚炸弹——在达尔文把人类肉体上区别于动物的观念砸碎之后,他把人类在精神上的优越感也扒了个精光:原来所谓“万物之灵”的人类,也只是一种被生理本能驱动的可怜又无知的动物罢了。他的这一观点在当时刚一提出时就争议很大,以后争议也是连绵不绝,到今天已经影响到了哲学、文学、美术等多个人文领域。
弗洛伊德的晚年可谓众叛亲离又多灾多难,他患上了口腔癌症,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留在他身边的弟子只剩下了他的小女儿,同时也是他学术思想的继承人安娜·弗洛伊德。身为犹太人,在奥地利被纳粹德国占领后他又不得不离开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维也纳,到英国伦敦避难。并于1939年在那里去世,享年83岁。
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后来几经改革,现在已经是心理学理论的几大支柱之一,他的名字在后世也变得妇孺皆知。美国心理史学家E.G.波林(就是前面铁钦纳那个不会抽烟偏要强行抽的学生)评价说:“弗洛伊德使潜意识心灵这个概念变成了常识……如果谁想在今后三百年里写一部心理学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名字,那就不可能自诩是一部心理学通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