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瞬间:你想杀死自己的父亲吗?

题记: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

——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

曾经有一种表现父女情深的说法流传甚广,叫做“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在笔者看来这句话很夸张,甚至有些肉麻。父女之间当然会有依恋之情,但是这句话总让我想起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观点。如果你知道了弗洛伊德“发现”的俄狄浦斯情结和厄勒克特拉情结,大概你也会毛骨悚然吧……

弗洛伊德有过许多貌似大逆不道的观点,不但在他生活的年代遭到过卫道士们的批判,甚至到今天还会让许多人难以接受。比如他认为性欲是人类一切意识和潜意识的本源,再比如说我们本篇要讲到的恋父恋母情结。

弗洛伊德把他提出的这一心理现象叫做“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complex)和“厄勒克特拉情结”(Electracomplex),分别代指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为什么要给它们取两个冗长又拗口的名字?和本书很多章节一样,我们又要从遥远的古希腊时代说起。

俄狄浦斯是古希腊伟大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主角,他是某个小国国王的儿子,很小时得到了太阳神阿波罗的神示:预言他将会杀死自己的父亲,并娶自己的母亲为妻。为了躲避这一悲惨的命运,俄狄浦斯只好远走他乡,浪迹天涯,来到了一个名叫忒拜的城市,做了那里的国王,并娶了先王的寡妻伊俄卡斯忒。但是阴差阳错,最终俄狄浦斯发现死去的忒拜先王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而且正是死在自己的手上。真相大白之后,伊俄卡斯忒自杀,俄狄浦斯被流放。

后人根据《俄狄浦斯王》画的油画

尽管在故事里俄狄浦斯是无意中杀死了父亲,娶了母亲,但是弗洛伊德认为,他的行为正好契合了小男孩潜意识当中的某种欲望,即杀死自己的父亲,夺走自己的母亲,也就是所谓的恋母情结。

厄勒克特拉同样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角色,出自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俄瑞斯忒斯》。她的父亲就是伟大的迈锡尼国王、率领远征军用木马计战胜特洛伊人的希腊万王之王阿伽门农。他虽然是一位盖世英雄,却与自己的妻子不和,凯旋归国之后被妻子克吕泰涅斯特拉和情夫用利斧谋杀。厄勒克特拉十分爱戴自己的父亲,发誓要为父亲报仇,于是偷偷把自己的弟弟俄瑞斯忒斯送出国外流亡,并派遣忠仆照料。她自己则留在国内监视自己的母亲和继父。故事的最后,俄瑞斯忒斯学成本领回国杀死了那对害死自己父亲的狗男女,厄勒克特拉也最终获得了解放。

在这个故事里,虽然杀死母亲和情夫的不是厄勒克特拉本人而是她的弟弟,但是弗洛伊德认为,在父亲被谋杀时俄瑞斯忒斯年纪尚幼,正是厄勒克特拉对父亲的爱十分深沉才使得她把弟弟送走并策划了后来的一系列复仇。所以厄勒克特拉情结被用来指代儿女对父亲的深爱,甚至为此可以杀死自己的母亲。

不过笔者有个小小的疑惑,在《俄瑞斯忒斯》这个故事里,为什么两名子女的“俄狄浦斯情结”统统消失了呢?

为了方便,我们下面把“俄狄浦斯情结”和“厄勒克特拉”情结统称为恋父/母情结,弗洛伊德认为,杀父娶母是每一个男孩隐藏起来的梦想;弑母嫁父是每一个女孩的终极情结。对一个初次接触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来说,这样的理论无疑具有十足的精神冲击力:我真的有过这么“禽兽不如”的恶劣想法吗?对父母有过孺慕是人之常情,但是我真的想要娶/嫁他们吗?真的想要杀死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吗?天哪,这太疯狂了!作为正常人,只要在脑子里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就觉得完全不能忍啊!我们不禁要问,怎么会有弗洛伊德这样变态的心理学家呢?可能已经有很多正义的读者拔出了刀。

好吧,让我们先把手里的刀放下看看弗洛伊德是怎么解释这个问题的。在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看来,它们的形成原因其实是一样的,就是在儿童性心理发展的“性器期”,也就是大概3~6岁时,他们的性要求是通过异性家长来满足的。比如说男孩明明过了吃奶的年龄,而且已经断奶,还非要咬着母亲的乳头才肯睡觉。女孩在过家家的时候要父亲扮演毛绒玩具的爸爸,自己扮演妈妈,等等。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和父/母的接触和爱慕,和对离开父/母的恐惧心理,他们产生了对同性家长的嫉妒乃至仇恨心理。当然,绝大部分孩子都不会做出俄狄浦斯或者厄勒克特拉那样的弑亲之举,但是这种情结将是每一个人潜藏在心底最隐秘地方的一个秘密,只有极少部分人会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把它体现出来。

很多女生会比较喜欢一个岁数比自己大的,比较成熟稳重的男性做自己的伴侣;很多男生会比较喜欢比自己岁数大的、会在生活上照顾自己起居的女性做自己的伴侣。虽然在我们看来,这些情况并不能概括所有人的性选择倾向,但是在弗洛伊德看来,以上两种行为就是恋父/母情结的典型体现,可能距离杀父娶母/弑母嫁父也就一线之隔了。

这样看来,恋父/母情结实际上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一种假说,是他基于自己“力比多”推动人格演化理论的一部分。我们前面说到过,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学派的思想很多都来自于自己的假设和推断,无论是意识和潜意识、“力比多”还是他对梦的解析实际上都是他在临床治疗中自己总结的理论,并没有经过正规的心理学实验验证,也没有人体生理学和解剖学上的解释,所以一直以来争议非常大,最后就连他最看中的两个学生荣格和阿德勒都先后开始反对他的理论,并且开创了“新精神分析学派”。恋父/母情结正是新精神分析学派最为反对的弗洛伊德理论之一。

在新精神分析学派看来,在成长过程中男孩对母亲、女孩对父亲的依恋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既有人类作为动物的生物性本能,也有在父母陪伴和帮助其长大过程中获得的感恩之情。不过和弗洛伊德的说法不同,新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女孩对母亲、男孩对父亲并没有因为嫉妒带来的仇恨心,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孩子对异性家长之间的孺慕之情并没有什么不同。事实上现实中新精神分析学派既不承认性欲是人性格形成的主要驱动力,也不承认弗洛伊德的儿童性心理发育周期。

不过无论哪种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都承认父母对儿童幼年时期陪伴的重要性。父母的陪伴是教育儿童最好的方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很多非智力因素方面,是需要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来完成的,比如:情感培养、性格塑造、习惯养成,以及责任、自信的养成等。童年时期与父母接触中留下的心理阴影,也确实会让一些儿童对父母产生某种强烈的爱恋或者嫉妒与仇恨心理。笔者就曾经看到过一篇报道,说某人小时候学习不好,经常被父亲殴打,长到青春期时就因为琐事把父亲谋杀了。不过这种案例不但少,而且细究起来,恐怕跟弗洛伊德所说毫无关系——可能这些非典型性的案例就是弗洛伊德那变态到吓人的恋父/母情结最初的灵感来源。

所以说尽管俄狄浦斯情结和厄勒克特拉情结并不是心理学界普遍认可的理论,但为人父母者仍然可以从中受到启迪,怎样和幼年的子女交往,是一门大学问啊!

按理说讲到这里就该结束了,但是我还想再说一段八卦。话说弗洛伊德有六个子女,其中唯一走上精神分析学道路的却是他最不看重的小女儿安娜·弗洛伊德。他们父女之间的爱恨纠葛长达近半个世纪之久,其中的过往可谓一言难尽。

据说在安娜出生以前,弗洛伊德曾希望她是个男孩。所以安娜自幼缺少父爱,她自己曾在与朋友的信函中称当时如果有避孕药,她是不会来到这个世界的。可是这反而更让她加深了对父亲的崇拜和依恋。在她非常小的时候就开始对精神分析这门新兴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4岁时终于获得了父亲的首肯,参与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的讨论活动。不知道确实是因为她真的热爱精神分析,还是因为对父亲的那种深深的依恋,高中一毕业,安娜便义无反顾地展开了对精神分析的热切追求,成了弗洛伊德身边的助手。陪他参加演讲会,做各种记录等,慢慢走进了精神分析学科的圈子里。

弗洛伊德和小女儿安娜在一起

23岁那年,安娜患上了“白日梦”,整天被噩梦纠缠,睡觉也睡不好,生活也没精神。用现在的话说,可能是患上了“抑郁症”。作为临床心理医师的弗洛伊德便开始用精神分析的方法为女儿治疗,这一治就是4年。父女二人朝夕相处,安娜也得以系统学习精神分析学派的知识并向父亲请教各种问题,终于成长为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

1924年,安娜·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学会发表了自己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击败幻想和白日梦》,这是一份针对“白日梦”患者的个案研究,而实际上研究的对象正是她本人。后来她在学术上愈发精进,1936年她发表了著名的《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扩展和深化了防御机制的概念与功能,为自我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儿童精神分析学领域。她一度还曾担任精神分析学会主席。

弗洛伊德晚年患上了口腔癌,始终陪在他身边照顾起居和担任看护工作的,只剩下小女儿安娜。直到父亲去世她都是其助手、秘书和代理人。特别是“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党开始屠杀犹太人,为了保护重病的父亲,安娜一度被盖世太保逮捕,费尽千辛万苦才逃出虎口。

安娜对父亲的忠诚不但体现在生活上,也体现在学术上。弗洛伊德的晚年,他的学生们大多数都叛离了传统的精神分析学派,自立门户,只有安娜全盘继承和发扬了父亲的思想,让“弗洛伊德学派”得以传承和发展了下去。《普通心理学评论》(2002年第6卷第2期)刊登了一项最新的调查研究结果,其内容是对20世纪的心理学家的知名度进行评比,列出了最具知名度的100位心理学家,安娜·弗洛伊德也和父亲一起名列其中,成为心理学史上的一段传奇。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女孩子最初表露的感情,就是对父亲的爱慕。”不知道他是不是在观察安娜的恋父行为后有感而发。

想想也挺有趣的,如果把弗洛伊德的学生们看作是他精神上的“儿子”,那么他们对弗洛伊德思想的“背叛”也就微妙地符合了他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而另一方面,安娜对弗洛伊德的无条件依恋,则是对“厄勒克特拉情结”最好的诠释。当然这些后来的故事显然是弗洛伊德提出理论的时候无法预料到的,作为孤证也无法证明弗洛伊德理论的正确,只能说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