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一代宗师

题记: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

——卡尔·罗杰斯

我们在讲到精神分析学派时提到过,最早和弗洛伊德决裂的大弟子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在出走之后自创了一门名为“个体心理学”的新流派。实际上阿德勒的贡献远不止于此,他同时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者之一。和马斯洛并称人本主义心理学“双璧”的卡尔·罗杰斯(CarlRansomRogers)即出自阿德勒门下。

虽然阿德勒也曾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一员,早年也曾经以梦和潜意识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立足点,但是他的个体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荣格等人的理论有着显著的区别。他并不试图探求一个人内心深处的阴暗面,认为正是这些阴暗面在推动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他认为要以一种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去评价一个人。阿德勒强调,尽管潜意识很重要,但人的意识更重要!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对社会的兴衰和人类的进化都有自己应尽的责任。他认为人们都应有一种追求向上的意志和愿望,应该看到未来生活的美好,从而对未来和自己充满信心。

在个人的人格形成上,他的观点也和正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不太一样。他反对那种认为心理驱动力来自于“性欲”的观点,也反对荣格继承自“先祖崇拜”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另一方面他也坚决不同意行为主义心理学所认为的“环境决定论”。在阿德勒看来,决定一个人思想的既不是遗传也不是早年经历,更不完全是外界环境影响,最重要的是人类自身的创造力量(creativpower),只有自己才能塑造自己,其他的都只是工具而已。

有没有觉得阿德勒的观点很眼熟?没错,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心理学家们虽然各自观点都不太相同,但是有一点是一致的,都把人类心理最重要的动力驱动归结到人类自身,这也是“人本主义”的来源。正因为此,马斯洛在他晚年的书里面说:“随着时代的发展,阿德勒的观点显得越来越正确。”“当事实摆在眼前时,他的人性观获得越来越多的理解。”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照片

阿德勒思想的直接继承人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开创者之一的卡尔·罗杰斯。后者在自己晚年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说:“我很有幸能够在1927—1928年之交的冬季接触、观察和倾听阿德勒博士……他选用了一种非常简单直接而有效的方式来进行儿童心理治疗,这让当时还拘泥于弗洛伊德式心理治疗的我受益匪浅。”

1902年,罗杰斯出生在一个中上层家庭里,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教新教徒,他也从小在一种宗教家庭氛围中长大。按照父母的期许,他顺利地考上了大学,拿到了历史学学士学位,毕业后顺利进入纽约神学院,成为了一名牧师。为什么学历史学之后会去当牧师?当然是因为他学的是基督教历史啦……

对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对牧师这个职业的认识可能多数都来自于网络游戏。比如《魔兽世界》中那种可以运用神力救死扶伤的小天使,比如《炉石传说》里面擅长坑蒙拐骗偷的小王子安度因。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天主教牧师的工作有点接近于我们心理咨询师:他们需要认真倾听信众的告解,并且为他们解决精神上的问题。罗杰斯刚刚工作时很享受这样的生活,因为他喜欢倾听别人的心声,也喜欢帮人解决精神问题。

不过罗杰斯仿佛一眼就能看到尽头的人生在这个时候还是走上了岔路,为什么呢?因为他发现自己其实对宗教没那么虔诚,反倒特别喜欢那种帮人解决问题的快感。与此同时他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宗教的说教并不总是能让一个来向他告解的人变得平静起来,他需要一种更加“实用”的咨询技术。

于是他毅然告别了这份理想的工作,回到学校去重新学了心理学,并且一直读到硕士,随后来到纽约一个防止虐待儿童协会的儿童社会问题研究部工作,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影响了自己一生的阿德勒,让他在坚定自己心理学梦想的同时,也窥见了心理学界最大的问题:理论难以运用于实践。

尽管当时威廉森(E.G.Williamson)已经开始把心理咨询发展成为一门全新的科学,并且心理咨询业也正在美国成为一种朝阳产业。但是罗杰斯发现,无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信徒主持的行为矫治还是由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做的精神分析治疗,至少在同一点上是相似的:它们都以心理医师为中心,患者处于从属地位,心理医师的每一句话在患者心里都会重逾圣旨,患者能不能治好,也基本取决于心理医师的水平高低。

只做了不到一年牧师的罗杰斯发现,很多时候,心理医师和牧师的工作是类似的,真正要做好的并不是“说”而是“倾听”。只有真正把咨询师自己放到和来访者平等的地位上,和他“同呼吸共命运”——也就是罗杰斯所称的“共情”,才能明白他的真正困扰在哪里,而以往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因此1942年,罗杰斯在自己的《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一种“非指导性心理治疗法”,也是世界上第一种以患者/来访者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法——个人中心治疗(Person-CenteredTherapy)。时至今日,罗杰斯开创的这种心理治疗模式已经成为当代心理咨询行业最通用的方式,也可以说,罗杰斯重新定义了心理咨询业。

在1964年的一次公开演讲中,罗杰斯表达了自己对于“倾听”在心理咨询工作中的绝对重要地位:

“我认为自己知道倾听别人会让我感到满意的原因。当我能够真正倾听某人时,我便和他建立了某种联系。它丰富了我的生活。正是通过倾听别人这种方式,让我学到了目前自己所知的有关个体、性格、心理治疗和人际关系的所有知识。因此,我感受到两种满足:一种来自倾听这个特别的人;另一种则是感到自己正在触及某种绝对真实的东西。

当然,我说我喜欢倾听他人,我的意思是说用心倾听——我听说话人所说的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他的用意以及了解说话人潜意识中的意图。有时,当一个信息看起来很肤浅,毫无意义时,我听内心深处仿佛有一种声音在呼喊,这是一种‘沉默的呐喊’。这种声音深埋在这个人内心深处的某个不知名的地方。”

甚至“倾听”本身也是一种心理治疗方式。罗杰斯说:

“当我真正倾听某人所说的话时,主要是倾听对那时的他来说非常重要的那些含义。我听见的不仅仅是他的语言,而是他自己,而当我让他知道我听懂了属于他个人的含义时,局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充满感激的目光,他觉得解脱了,他想要告诉我更多有关他的世界的内容。他正畅游在一种全新的自由意识中,我感到他能够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接受这一改变的过程。”

当然,要想倾听到患者真正的内心世界,还需要一些技术,或者说态度。罗杰斯把自己独创的这门心理治疗方式归纳为四个关键词:一致(congruence)、真诚(genuineness)、无条件尊重(unconditionalpositiveregard)和同理心(empathy)。他最终的指导方针就是把来找他做心理咨询的每一个来访者当成活生生、有自尊心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人,帮助他们认清楚自己心理上的缺陷,从而克服它们并且最终痊愈。

那么一个优秀的心理治疗者应该怎么做才能达成这一目标呢?首先,他要摆正自己的态度,从内心深处接纳和包容被治疗者——不管这个人曾经做出过多么天怒人怨的坏事,只要他坐在你的心理治疗室里,他就是你的“来访者”。不要小看这个态度问题,很大程度上,对方能说出多少东西,都是由你对他的态度决定的。所以罗杰斯才说:“治疗者的态度比起他的知识、理论或技术,更能促进当事人人格的改变。”

然后,治疗者要营造一个真实的、诚恳的、自然的,使被治疗者无戒心的环境。其实这也是考验治疗者技术能力和情商的过程——不要表现出一副很八卦的样子,询问被治疗者的各种隐私;不要心不在焉假装倾听,其实思想开小差;不要提一些明显有诱导性和倾向性的问题,比如“这个时候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特别人渣”之类;不要做一些容易引起误会的小动作,比如看手机、揪头发和摸耳朵等。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治疗者要对被治疗者施以“积极关注”。在罗杰斯的理论中,积极关注是指一个人成长中被人爱、被人喜欢和被人认可的需要。比如说在我们小时候不小心跌倒时,父母轻轻把我们抱起来,拍打身上尘土的同时轻声抚慰我们,就是一种积极关注。

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是在有条件积极关注的环境中长大的。小时候,我们的父母给我们爱和支持都不是无条件的——即使是我们好学、听话得像是“别人家的孩子”,也难免会在某个地方触碰父母的逆鳞。当我们“听话”的时候就会获得更多的关怀抚慰,当我们不那么顺从的时候可能就会遭受责骂甚至暴打。实际上大多数父母都只是在孩子们满足了他们期望的时候才会爱孩子。当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意的时候,他们就会收回他们的爱。

那么心理咨询当中的积极关注又是指什么呢?罗杰斯认为,每一个治疗者都应该对被治疗者在言语和行为当中表现出的优点和闪光点予以关注,从而让被治疗者获得比较正面的心理状态,而且最关键的是,这种关注是无条件的——如果你看不到他言行中积极的一面,至少要看到他身上的长处,如果连他身上的长处也看不到,那至少也要看到他能够变好的潜力。并且一定要让被治疗者知道你看到了这些优点和长处。因此,在罗杰斯创立这一理论之初,曾经叫它“无条件积极关注”。

不过,积极关注并不等同于完全的放纵,更不等于让心理咨询师用谎话来迎合被治疗者。不能为了让被治疗者感到开心,就给他编造一些并不存在的优点,更不能把他做的错事硬生生说成正确的。

那么“积极关注”“有条件积极关注”和“放纵”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不妨把自己当成一个家长,把被治疗者当成一个孩子。当孩子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放纵就是家长不但不教训他反而告诉老师说以后不用管他的家庭作业;有条件积极关注就是家长告诉孩子不完成作业的话就不让他吃饭、不陪他玩游戏;而积极关注呢,就是耐心告诉孩子不完成作业有什么危害,与此同时,继续给他做美味可口的饭菜并且陪他玩游戏。

所谓人本主义心理学,很大程度上得名于罗杰斯这种对待来访者的积极、乐观态度:他始终相信每个人的本性都是诚实和善良的,他会把来访者所说的每句话都当成真心话,强调每个人的价值和人格尊严。同样,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发现自己心理上的不良问题,并且可以通过积极地改变自己来寻求心理健康。人的负面情绪(如失望、恼怒、悲痛、敌视等)的出现,是由于人在爱与被爱、安全感与归属感等基本需要上受到了挫折、得不到满足。

对心理咨询行业来说,罗杰斯的开创性还在于他创造出了“共情”这个常用的心理咨询技法。所谓共情,也叫“同理心”,简单来说就是能够深入到对方的心理角度去看问题。

很多男生被人说“情商低”,就是因为不会共情。比如在女朋友因为琐事不开心的时候,男生如果过去跟他说:“这么点小事,就让它过去吧!”肯定没什么好结果。那该怎么办呢?难道要跟她说“多喝热水”?罗杰斯会告诉你,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她相信你和她的感受是一样的。

罗杰斯认为,心理咨询师的共情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有三个层次的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包括我们上面提到的“真诚倾听”和“积极关注”等在内的,治疗者对求助者的沟通和了解,能够真正把握住对方的感情和思维。第二层含义更进一步,要求治疗者能够站在被治疗者的视角上去思考问题——当自己处在对方那个位置上、有着对方的感情和思维时,会怎么思考和处理问题。第三层含义还要继续再进一步,要治疗者把自己和对方同呼吸、共命运的思维和感情传达出来,让对方也感受到这种“有人和我站在一起”的感受。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旦能够共情成功,治疗者和求助者之间就等于有了一条可以互相沟通思想和感情的纽带。求助者的遭遇和困境可以源源不断、清晰无误地传达给治疗者,对于那些愿意倾诉自己、迫切想让别人理解自己的求助者来说,此时的心情就像满天雾霾被风吹散了,露出蓝天白云和温暖的太阳。这个时候治疗者再引导他走出困境,无疑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心理访谈》栏目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说,“我可以想象你在那种情况下是什么样的心情”或者“如果是我在那种情况下,我会怎么样做”,这就表示心理咨询师已经在共情,或者试图在共情了。当然,光说还不行,还要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表达出来。

现在“共情”在心理咨询业当中已经被广泛运用了,不但喜欢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咨询师会用,就连偏向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咨询师也有很多人会拿起来用——因为它确实非常实用。不过笔者在这里必须提醒大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用好共情的,作为心理咨询师,在自己感觉缺乏共情的时候,千万不要强行使用。

当一个明明没有进入共情状态的心理咨询师强行对求助者使用共情时,大致上有两种后果,一种是让对方感到不被理解、不被关心,从而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吧,当一个女生告诉男朋友自己感冒了,头晕发热、没有胃口的时候,是想让他好好抚慰自己,至少也要让他说“我知道你很难受,我也难受”的。如果这位男朋友每次都回答“多喝热水”,他们俩的爱情基本上也就即将走上尽头了。还有一种更坏的情况,求助者可能会被咨询师一次次提到让自己伤心悲痛的场景,从而一次又一次感受到被刀子捅穿心脏那种痛苦感受——可能这也是“扎心”会成为网络流行词的原因吧。

对心理咨询行业来说,如果说弗洛伊德像是物理学巨匠牛顿那样,将其带出了巫术的泥沼,开始了心理咨询范式的探索;那么罗杰斯的历史地位就有点像爱因斯坦,他重新定义了心理咨询这个行业,告诉后来者应该怎么做、不能怎样做,让心理咨询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罗杰斯在心理学界也享有极高的声望,1947年他众望所归地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6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了他特别贡献奖,并且对他的成就大加褒奖:“罗杰斯是一位研究人格的革新者,也是组织心理学的促进者,他为心理学留下了不朽的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