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有分歧,在争论的时候,如果自己占理,对方理亏,那么,这场争论一定是一件很爽的事情。正是由于自己道理充分,所以争辩起来,底气也十足。
很多20多岁的年轻人,容易得理不饶人。即使对方已经停止争论了,同意了自己的观点,或是向自己认错了,他还是会不依不饶地数落对方,抱怨对方,甚至嘲笑对方。也就是说,这种人喜欢抓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
“有理走遍天下”,这句话当然没错。一个人在世界上,如果能保持时时事事都占在“理”字上,那么他肯定是受人尊敬或是赞赏的,但是有时有理还需要有节。如果因为自己占据了一个理,便以理妄为,那么,他的理也会站不住脚,有理变成无理。
生活中,我们都喜欢和一些豪放洒脱、宽宏大量的人交往,而讨厌与那些心胸狭隘、小肚鸡肠的人相处,很多年轻人仗着自己有理,对别人的错误不依不饶,以致谁都不愿意与他相处。
有一次,我在过天桥的时候,遇到一场小“事故”。一个年轻人在天桥上摆地摊。有一个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推着车从天桥上过,因为人多,所以这个妇女不小心撞到了年轻人,自行车从地摊垫布的一角上压过,留下了一个轮胎的灰尘印。
我心想,这个妇女怎么这么不小心,年轻人肯定会生气。我想得没错。这个年轻人马上就冲出去,将已经前进了三四米的妇女拉住,对她说:“你撞了我一下,就这么走了吗?也不道歉?”
妇女马上回过头来,很抱歉地说:“实在对不起,刚才太着急了,没在意。”我心想,好在这个妇女态度还不错,不然我也会很生气。
年轻人不听对方赔礼,说:“你着急回家投胎啊?眼睛长在头顶上吗……”年轻人指着妇女骂了足足一分多钟。
妇女的年纪应该比年轻人的母亲还要大,当这些骂人的话从年轻人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我都听不下去了。妇女也着急了,马上说:“你还要我怎么样呀?我都跟你说了对不起。我也不是故意的!”年轻人抓住妇女的自行车,恨恨地踹了两脚。妇女说:“这下你满意了吗?”然后就急忙地向前走了。
妇女走之后,年轻人还在骂骂咧咧。我对他的印象极为不好。
当你无端地受到别人的伤害时,请试着让自己大度一点,即使你理由充分,也不要得理不饶人。或许报复能让你的心理得到稍许的平衡,但那只是别人犯了一个错,你,则跟着犯了另一个错。
上面说到的那个年轻人本来是占理的,但一旦失去理智就变得有点无理取闹了。他给人的印象就是狭隘、蛮横、斤斤计较、不通情理。如果他宽容一点,在对方道歉后,及时止住争吵,那么,他给人的印象就会完全不同——宽容、有礼貌。
一般来说,人们犯了错误,总会有一种愧疚感,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的是宽容、鼓励和信任。如果你因别人犯了一次错误,就对他全盘否定,那么,对方不仅心里难受,更会产生不良情绪,对你心存芥蒂。到最后,他本来还有的一点愧疚感也会变成憎恨,下次会故意跟你对着干。
报纸上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个男孩因为金钱的诱惑,从邻居的抽屉里偷了一百元钱。邻居发现后,他马上主动道歉,但邻居并不原谅他。男孩为了改变自己在邻居心里的印象,就用功读书,但还是没有用。这个邻居给男孩冠上了“小偷”的名号,并在小区四处宣传。这就如同一块烙铁印在了男孩的心里,不久他的所有朋友、同学、老师都知道他曾偷过人家的钱,对他处处防范。
因为这个邻居没完没了地宣传,他所有的努力都变得徒然。他没了朋友、没了伙伴,他不能抬起头来做人。凡遇到与“丢失”有关的事情,他会被那个邻居立即指认为重大嫌疑,哪怕后来澄清了事实,也会被邻居歪曲事实而四处传扬。
最终男孩承受不了心灵的折磨,将邻居杀死,并纵火烧掉了房子。
可见,不依不饶对人的伤害有多大。与其让别人因为错误而受到惩罚,让别人对你心生恨意,还不如饶恕别人。这样岂不是更好,对知错而改的人予以宽容可以让他有悔过之心,让他感觉到一点暖意,对你怀有感激之情。
所以,不要对别人的错误揪着不放。我们平时说话、做事要留有余地,得饶人处且饶人。当对方与自己发生矛盾,或是伤害到自己的时候,也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感受。通情达理、善于理解他人的人在交际中往往更具人格力量,人们都乐于跟这类人交往,而不愿与那种胡搅蛮缠、不可理喻的人打交道。
任何事情,无论你是多么的在理,别人是多么地理亏,最终你占了上风,目的达到了,也就行了,不要不依不饶地不放过对方。在你给别人留一条路的时候也是在给自己铺一条路,因为你也是个常人,也会犯错误,在你犯错误的时候难道不希望别人能够原谅你吗?
年轻人要懂得:得理饶人不仅是一种体现宽容的美德,更能体现豁达的心胸和极深的涵养。下次遇到这种情况,不妨大度一点,一笑而过。他人不仅对你产生感激之情,还会对你的人格魅力感到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