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美国著名的幽默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刚开始的时候,他觉得牧师的演讲实在太精彩了,让他感动不已,心潮澎湃,并决定等演讲结束之后,他要给教堂捐款,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10分钟后,马克·吐温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可牧师还在滔滔不绝地演讲,似乎没有尽头。马克·吐温心里不免涌上了一丝烦恼,并决定一会儿结束后只给他们捐一点零钱算了。
20分钟过去了,牧师依旧口若悬河,而马克·吐温已经坐不住了,他烦躁地坐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心里盼着牧师赶紧把话说完。这一刻,他决定,即便等牧师演讲完了,他也一分钱都不会捐给教堂的。
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他冗长的演讲之后,便开始进入募捐环节,气愤不已的马克·吐温现在已经完全不想捐钱了,不仅如此,因为气愤,他在离开之前甚至从募捐的盘子里拿走了两美元作为自己的“精神损失费”。
可见,一场冗长的演讲带给马克·吐温的伤害有多大。在心理学上,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意思就是说,因为遭受到的刺激过多、过强,作用时间也过久,结果反而引起心理上的抵触或不耐烦的一种心理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超限效应”其实并不鲜见,甚至可以说,在我们漫长的人生中,几乎每个阶段都遭遇过引发“超限效应”的东西,那就是——唠叨。
一家教育机构曾对中学生展开过一项调查,让他们说出自己对父母最不满的行为,结果显示,有超过50%的中学生,在列举对父母的不满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唠叨”。的确,但凡是经历过的人,都很明白,父母的唠叨究竟能把我们逼到一个怎样的地步。父母的唠叨完全是出自于对我们的关心,这一点每个人都知道,但即便如此,我们也无法否认唠叨的确给我们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污染”。
“唠叨”其实是一种不懂情感交流的表现,不管是对孩子唠叨的父母,还是对丈夫唠叨的妻子,实际上都只是渴望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关爱。然而事实上,这种表达方式却又偏偏是最容易让对方心烦意乱,加重对方心理负担的一种方式,不断重复地唠叨不仅容易让对方感到厌烦,更会让对方越来越缺乏自信,甚至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其实,话不在多,只要说到点子上,效果也就到了。表达关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非得用喋喋不休去把对方禁锢起来。很多唠叨的“源头”都是因为一个人想要改变另一个人而逐渐滋生的。比如父母希望孩子多加件衣服,但因为孩子不肯听,所以便开始了周而复始的念叨;妻子希望丈夫能帮忙收拾碗筷,但每次吃完饭丈夫却依旧沙发上一躺,于是妻子便开始了喋喋不休的叨念……
殊不知,唠叨不仅不能让你如愿以偿,反而只会让你把对方推得越来越远,让你说的话在对方心中越来越不具备权威性。想要改变一个人不是件容易的事,你需要极具耐性,潜移默化地对他进行引导,而不是通过唠叨的方式把自己的渴望早早摊开在对方面前,引起对方的警惕甚至是敌意。
对于很多人来说,真正应该学习的不是怎么说话,而是什么时候闭嘴。结束自己的喋喋不休,停止周而复始的唠叨,你会发现,原来想让对方消除对你的抵触或敌意是件这么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