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喜欢听赞扬的话,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赞扬都能打动人心。赞扬不等于溜须拍马,只有发自内心的赞扬,才能真正打动人心,让对方意识到你对他发自内心的欣赏和崇拜。而那些抱有功利性目的的恭维,反而只会让人觉得虚伪和讽刺,甚至引起别人的反感。
为了下半年的签单,业务员小王在朋友的介绍下去拜访了一位厂长,一开始两人勉强算是相谈甚欢,但毕竟才刚接触,要想马上建立起什么交情也不现实。为了让气氛变得热络一些,小王便打算恭维厂长几句,于是就对他说道:“王厂长,虽然今天我们才刚认识,但从刚才短暂的交谈中,我就发现,您真的是一位很有智慧的人,要是有机会跟在您身边学习,哪怕不要钱我都肯干啊!”
本来这话也就是这么随口一说,只要对方听得高兴就行了。可没想到的是,小王话一说完,这王厂长马上拍着大腿笑道:“是吗?可以的啊,小王,我现在正缺一个助理呢,你回去马上辞职,明天就能来我这里上班。
虽然你不要工资,但放心,包吃包住是绝对没问题的!”
听到这话,小王顿时傻了,根本不知道要怎么接下去,只好尴尬地抓抓头,勉强笑了几声。原本就不甚热络的气氛更是降至冰点。
赞扬的话要是过了头,那就显出虚伪来了。作为一个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王厂长又怎么会听不出小王对他的恭维里究竟有几分真心呢?而从王厂长丝毫不给面子的表现来看,很显然小王虚伪的恭维不仅没能取悦他,反而引起了他的反感,所以才会以这样的方式让这场谈话走向落幕。
赞美是个技术活儿,要想真正打动人心,你的赞美必须恰到好处,真诚得体,还得找准赞美的点,才能真正把话说到对方心里,让对方感到由衷的高兴。
著名作家毕淑敏就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女士出国做学术访问,周末的时候受邀去了当地一位教授家做客。
教授有个五岁的女儿,满头金发,长得十分漂亮。女士一见到小姑娘就特别喜欢,蹲下身子和她说话,并送了她一件从中国带来的礼物。小姑娘非常开心,礼貌地微笑着向女士道谢,女士情不自禁地摸了摸小姑娘的头,并赞叹道:“你长得真是漂亮极了,大家一定都非常喜欢你吧!”
等小姑娘离开之后,那位教授突然严肃地对女士说:“你刚才伤害了我的女儿,我希望你能向她道歉。”
听到这话,女士感到非常莫名其妙,她不仅送了小姑娘礼物,还真诚地赞美了她,怎么就成了伤害了?
见女士似乎不明白,教授解释道:“你刚才夸奖我女儿漂亮,还说大家会因此而喜欢她,这是非常不对的。她是否漂亮并非是她自己的功劳,可你的夸赞和恭维会让她以为,漂亮是她的优势,甚至可能会让她开始瞧不起那些长得不漂亮的孩子。而且,你在没有经过她允许的情况下擅自摸了她的头,这会让她以为,每一个陌生人都可以不经过同意就擅自触碰她,这是一种不良引导。”
教授一条条的分析让女士深感震惊,她可从没想过,一句赞美可以引出这么多的问题来。教授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其实,你可以夸奖她的微笑和礼貌,这确实是她自己通过努力得来的。”
对于这位女士来说,摸摸孩子的头,夸奖她长得漂亮可爱,或许只是一种简单的交际手段,或者说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礼貌,但对于教授来说则不然,他更关注的,是夸奖和赞美背后可能对孩子成长所造成的影响。因此,比起不负责任的随口赞美而言,教授更希望得到的,是别人对女儿发自内心的肯定和夸奖。
所以说,赞扬一定得把握好火候,火候不够难以打动人心,火候太过则又显得虚伪做作。恰到好处,适可而止,这样的赞美才能真正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