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为对方着想

每个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都不一样。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并不一定能合别人的心意。有很多人因为过分为他人着想,会做出很多多余的举动。

例如,当家里的来客要离开时,即使对方推辞,有些人仍然会坚持要送客人到楼下,并且站在原地挥手作别,直到对方的车驶出自己的视线。再或者,在一些企业培训或是演讲会时,演讲者如果到得有些早,主办方的人觉得不好意思让对方一个人久等,就特意跑到等候室去陪对方聊天解闷。还有的同事或是朋友出门买回来一些自己觉得不错的特色礼品,赠送给别人后一直纠缠不休地询问对方的感想。这些做法全部是出于好意,想要为对方着想,然而正是因为他们的好意,客人想要顺路去一下卫生间也只能作罢,演讲者想在上台前确认一下稿件也没法着手,朋友觉得收到的化妆水味道太刺鼻也不好意思直说。

就像这样,自己的好意有时也会给别人带来困扰。“好意”不应该是自我满足,而是应该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

第27条

“大家”是指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当自己正在努力加油的时候,别人如果说“大家也都是这样”“大家也都很拼”,你听了会不会觉得有些失落?如果想知道这个“大家”到底是指谁,追问下去的话,通常会发现,原来这只是对方自己这么认为罢了。

“大家”是一个非常方便的词,可以快速将自己的观点扩张到大众层面,所以很多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使用。但是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我们可以隐约感受到说话者希望将自己的意见正当化,把话说得夸张一些的心情。在用来向对方发出指令或是提醒的时候最好慎用,因为听者会感觉到自己被否定,与“大家”格格不入。

将对方与他人进行比较,从自己的主观角度来武断地决定“大家都……”和“正常都……”,这只会让对方心生反感,引发矛盾。仅仅是听到别人说“大家都……所以你也……”,没有人会立刻老老实实地接受。

在做心理咨询时,如果对方问我:“大家都是怎么做的呢?一般人会怎么做呢?”我也只会说:“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最重要的是你是怎么想的,你想怎么做。”如果想要鼓励对方,则更是如此。不要上升到大众层面,将目光聚焦到你面前的人,对他说“你真的很努力”“你原来是这样想的”,这才是最好的方式。

第28条

在赠送礼物时,过分的谦虚也会招人反感。

如今,送礼时强调礼品微薄的说法已经不那么常见了。但是在见客户或是拜托别人办事的时候,仍然会有人用“区区薄礼,不值一提”“随便买了点东西,请您收下”等表达方式来自谦。

但是现在,这样的说法容易招来误会,对方可能会觉得“不值一提的东西为什么要给我”“随便买的东西我也不想要”。

话虽如此,只说一句“请笑纳”似乎也有点冷淡。在这种场合下,还是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您尝尝看”或者“这是我爱吃的点心,不知道合不合您的口味”比较好。

如果是特意去热门店铺排队买到的东西,可以说“最近听说这种小吃特别受欢迎,我就想带来给大家尝尝看”,对方听说是你特意去买来的,一定会更高兴。所以完全没必要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太低,贬低自己的礼物。

这里我想再强调一遍,与人沟通的基础就是“不要使用负面词汇”。在某些情况下,日本人这种谦逊委婉的态度是必要的,但是一旦过了度,反而会让对方产生不快,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第29条

“任何事”的范围太广,反而会让人感到迷茫。

“任何”这个词用起来非常方便,使用范围很广。出于好意对对方说“任何事都可以来问我”“任何事我都能帮忙”的时候,对方通常会觉得你人不错,很热心肠。

然而,有的人听到“任何”这个词,反而会不知道该问什么才好。反之,有的人也把所有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拿来问。如果双方没有一定的交集,互相不是很了解的话,“任何”的范围有些过于宽泛,会让人感到迷茫。

人只会对自己有一定了解的事物产生疑问。对于一个刚来,什么都还不懂的人来说,“任何事都可以来问我”跟置之不理并没有什么区别,反而会让人产生疏远感。

我时常会听说这样的事情。有上司对新来的员工说“任何事都可以来问我”,结果对方什么都没有问,上司就以为他的工作进展得很顺利,而事实上这名新员工只是什么都还没有开始做。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换成说“关于这个资料,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来问我”,那对方也会更容易找到方向。还有另一句“有事联系我”也是同样,如果双方有一些交集的话那就没问题,但如果只是单纯用来客套,对方可能会很疑惑,不知道“有事”究竟是指什么事。

第30条

如果只说“你肯定能行”,听起来像是把任务强加给对方。

有时我们出于好意,想要表示一下对对方的尊重,称赞一下对方,结果反而会招来对方的反感。“你肯定能行”“如果是xx的话肯定能行”这样的说法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是双方一起在做一件事,出于鼓励的目的这样说其实没什么问题。可如果对方完全没什么头绪,而你却对对方说“这个你来做吧,你肯定能行”,这就像是在强行把工作推给对方。次数一多,对方也会丧失对你的信赖。

为了避免这种负面效果,可以在后面多加一句话表示自己会提供帮助,例如:“这个工作我想交给你,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尽管来问我。”短短的一句话,也会让对方的心情变得完全不同。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当对方说自己“做不到”,或者“以前没有做过类似的工作”时,也不要对对方说“没事的,你肯定能行”。对方可能会向公司投诉,说你没有尽到指导的义务。明明是出于好意想要安慰对方,结果却是遭到投诉,这就有点弄巧成拙了。

所以为了避免产生误会,不要只对对方说“你能行”。一定说清楚自己这样想的理由,给对方提供必要的帮助。

第31条

负面的词语会让对方变得更加消极。

当别人向你讲述一些消极的事情,比如自己遇到了什么糟糕的事,或是努力过后却没能取得相应的结果时,你会不会下意识地附和对方,说“那真是太可怕了”“这可太让人难受了”?

即使你并没有什么恶意,但是在对方看来,这样一句消极的总结总有一种“与我无关”的感觉。你本来是想为对方着想,然而却成了伤口上撒盐,导致人际关系恶化。所以,在面对消极话题时,发言更是需要慎重。

当你想要第一时间回应对方时,最保险的方式就是将对方说的话原样重复一遍。“所以说是发生了……的事”“也就是说结果没有符合你的预期”,像这样,只要将对方说的话原模原样重复一遍就可以。这也是心理咨询时常用的对话方式。

当对方自己使用比较消极的词,例如“实在太遗憾了”或者“太让人难受了”的时候,我们用同样的词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用比对方更加消极的词。在这种时候多为对方考虑一点点,就会让对方更愿意对你倾诉。

第32条

讲话时以对方不知道作为前提,会让对方觉得你很自以为是。

当你想要告诉别人一个秘密,或是其他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事情时,应该怎么说才合适呢?

很多人会在话的开头加上一个多余的前缀,例如“你应该不知道,有这么一件事”,或者“你可能不知道,那件事其实是这样的”。此时,即使说话的人没有什么恶意,潜意识里也可能是想要彰显一下自己的优越感,因为自己即将告诉对方一件“其他人都不知道的事”。

然而,在说这句话时,“我消息比你灵通,所以你不知道,而我知道”的意思已经显而易见,只会让人觉得你很高高在上。所以这样的表达方式其实是不礼貌的。

因此,即使你要说的事情对方百分之百不知道,也不要说“你应该不知道”,考虑到对方的感受,还是说“你可能也知道”比较好。

如果对方听到以后觉得很惊讶,也一定不要摆出一副“怎么样,我就说你不知道吧”的态度。

当自己站在比对方更有利的立场上时,言语中会很容易不小心流露出优越感。因此,越是自己处于优势,越要注意在谈话中将姿态放低。不要一不小心多说一句话,让对方误会你是一个瞧不起别人的人。

第33条

“不用管我”这句话其实是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会有需要很多人一起来做决定的时候。这种时候为了表示客气和谦虚,你有没有说过“你们不用管我,你们决定就行”这样的话?这样的说法表面上看起来是想表达自己无所谓,但其实暗含着增加自己存在感的意图。如果说得更夸张一些,在说出这种话时,“我”想强调的其实是“大家一定不要忽视我”。

事实上,面对这种人,如果真的不参考他的意见,他听到大家得出的结论后可能马上会改口:“这样不行吧?我反对。”更有甚者,还会很不满地发牢骚:“我虽然说不用管我,但是连说都不跟我说一声就做了决定,这也太过分了,我没办法同意。”

如果你没有这种想法,只是单纯想将决定权交给他人,可以说“我遵从大家的意见”,或者“我同意由xx来决定”,表示自己会接受其他人的决定。如果想提出意见,也可以事先表达出来,比如:“除了……以外我都能接受。”如果你的主张表达得很清楚,那其他人也可以更加顺利地做出决定。

最后,当大家向你汇报决定的结果时,也最好礼貌地向大家表示感谢:“我知道了,大家讨论辛苦了。”简短的一句话,就会给别人留下很好的印象。

第34条

用别人来做比较,只能带来一时的安慰。

假如有一个人因为调任申请没有通过而心怀不满,他的同事如果安慰他说“总比连申请都做不到的临时工要好吧”,那这个人会怎么想呢?

再或者,当孩子在足球比赛中落败时,有的家长会安慰孩子说“你们已经比xx队表现得要好了”。这种将对方和别人进行比较,安慰对方说“你已经不错了”的方式,其实并没有考虑到对方的心情。这种安慰只是流于表面,反而会让对方内心更加不平,感觉窝火罢了。从根本上来说,这种“比较”的方式本身就是错误的。

善于与人沟通的人都会坚持三大原则,那就是“不否定别人”“不用自己的想法揣测别人”以及“不和别人比较”。而“总比……要好”与第二条和第三条相冲突,所以说起来并不合适。

如果想要鼓励对方,可以表达你自己的感受,或者将对方的过去和现在做比较。比如同事的调任申请没有通过,你可以说“希望能早日实现”。如果孩子在足球比赛中落败,你可以说“和之前的比赛相比,你在xx方面已经进步了很多,继续加油吧”。

如果对方染上疾病,或是意外受伤,我们也不能主动说“只是这种程度已经该知足了”。这种话还是得对方自己说才行。

第35条

即使是好意关心对方的身体,也有可能会招来麻烦。

当看到下属或是同事的状态不好,感到有些担心时,很多人会出于好意询问对方:“没事吧,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或者:“你看起来状态不太好,要不去医院看看吧。”

然而这样的表达方式可能会招来误会。对方如果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舒服,被当成病人自然心里会不舒服,再或者对方明明没有不舒服,听到这样的话反而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这样即使你的关心是出于好意,也会被人当作是一种侵扰。

有的员工不喜欢被当作病人看待,或者觉得这种问候属于多管闲事,甚至有可能直接向公司投诉,所以这种涉及别人私事的话还是不要轻易说出口为好。

当然,这里也有例外。如果对方看起来明显身体出了问题,迟到和缺勤也很多,对公司的业务产生了影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此时可以直接告诉对方“这个月你迟到X次了,这样下去会影响工作,去医院看看吧”,以具体的事实为根据提出建议。此时的重点并不是“你的身体不好”,而是“影响了工作”,这样将自己的立场放在业务管理上,就没有问题了。这样说的话,对方也会察觉到自己的迟到影响到了公司,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特别是在面对心理方面出现问题的员工时,更要多加注意,不要让自己的话语给对方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