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赞扬可使孩子功成名就,也能使孩子走入死亡的深渊。家长应该赞扬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才能使孩子在人生路上健康地成长。那么该采用何种方法对孩子加以赞扬呢?
1.要赞扬孩子的进步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由许多细小的行为和环节组成的,要求孩子一下子养成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家长注意表扬孩子的每一次小的进步,帮他树立信心。张佳的母亲就很懂得这一点,她运用这一技巧,成功地纠正了张佳的许多坏毛病。张佳一家住在五楼,他每次放学回家总是把自行车往道边一放,就上楼了,可就是不把车子停在近在咫尺的车库里,他爸爸提醒过他好多次,就是改不了。昨天下午,张佳发现天要下雨,就把车停在车库里了。他母亲发现了这一点,当晚当着张佳的面对他父亲说:“你注意到了没有,今天下午佳佳把他的自行车放在车库里了,他从前总把车子停在外面,直到我们提醒才放回去,他现在变得懂事了,你不这样认为吗?”自然,张佳的父亲也很高兴,用手拍了拍张佳的肩膀说:“你长大了。”以后,张佳再也没有把自行车放在外面过。
在这个事例中,张佳的母亲巧妙地抓住了儿子行为中的闪光点,并加以认可与表扬,使之能在张佳的心灵中得到强化。而张佳的父亲从每一个小孩子都希望早日长大、被别人当作大人看待的心理出发,婉转地表达了他的赞许,达到了赞扬的目的。
当然,进步包括小的进步和大的进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大多能注意孩子的大的进步,而对于小的进步则经常忽略,这是不正确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论迈出一大步,还是一小步,都是应该予以赞扬的,特别是日常生活中孩子的每一个细小进步。若能及时得到家长的认同和赞扬,则有利于孩子好习惯的养成。
2.要赞扬孩子的意志和勇气
意志和勇气,是每一位优秀的人所拥有的优点,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它。有位哲人说过,只要你拥有了意志和勇气,那么你将无敌于天下。我们姑且不论他是否夸大了意志和勇气的作用,但完全可以说明,意志和勇气对于一个人走向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孩子的意志和勇气的培养,家长的赞扬是必不可少的。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年少的时候,立志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他的母亲知道了儿子的志向后,十分高兴,赞扬儿子的勇气时说:“志在四方,男子事业……岂令儿以幡中雉、辕下驹坐困?”意思是说,好男儿应该志在四方,不能困在狭小的天地,像关在篱笆里的鸡雏,套在车辕上的马驹。得到母亲的赞扬,徐霞客信心倍增。在他22岁第一次出游时,他母亲亲手缝制了“远游冠”,以壮其行。在徐霞客的游历中,每当倦了、气馁了时,一看到母亲缝制的“远游冠”,就勇气大增。徐霞客远游归家后,“为言各方风土之异,灵怪窟宅之渺,崖壑梯磴之所见闻,有令人舌拆汗骇者,母意反大惬。”徐母高度赞扬了儿子顽强的意志,并且春秋已高的她,让儿子陪着自己到荆溪、勾曲游历一番。一路上,她总是走在前头,以自己的行动来激励儿子。徐母的行动对徐霞客无疑是莫大的思想砥砺。正是在母亲的激励下,徐霞客“欲尽绘天下名山胜水为通志”,一生中出游考察无数次,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
这种大勇是每个做家长的渴望孩子所拥有的,殊不知这大勇也是由日常中的点点“小勇”所累积的。比方说,刚上幼儿园的儿子,满身尘土,身上带着伤痕,雄纠纠地走回家中,自豪地向你说:“妈妈,楼上的小虎欺负邻居的妞妞,我冲上去帮妞妞,我们一起把小虎赶跑了。”这时你该怎么办呢?先给儿子拍打尘土,还是先给儿子清洗创口?其实,这时候儿子最需要你的赞扬,最渴望得到你精神上的嘉许。在这时,你就要好好地夸赞他一番,夸赞他的勇敢,明明知道小虎个大,还是去帮妞妞等等。你的一番夸奖,会强化儿子心中的正义感,会使他日后成为一名勇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人。
3.要赞扬孩子的孝顺
子女孝顺父母,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在我国历史上关于子女孝顺父母的事例可谓举不胜举。著名的传说有“王祥卧鱼”等等。小孩子这一美德的养成,也与家长关系密切。
在子女还小的时候,家长就给孩子讲一些孝敬父母的故事,并对故事中孝敬父母的孩子予以赞扬。孝敬父母,这一观念就在孩子的脑海里生了根。孝敬父母可以得到那么多人的赞扬,他也是希望听到别人的赞扬的。等孩子长大了,这一观念就会化为行动,家长要加以赞扬,来强化它。有一天,妈妈病了,女儿放学早,等你下班回家一看,女儿在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厨房里也乱七八糟的,像刚被洗劫过似的。女儿走上前来,压低了声音告诉你:“爸爸,妈妈睡了,她身体不舒服,今天我来做饭。”你看看只有六岁的小女儿那稚气的脸,天真的眼睛,一团糟的厨房,你会怎么做呢?这时你要好好地夸奖女儿,夸她孝顺。她就会对孝顺父母的印象更深。当然,同时,你还要帮助女儿收拾好厨房,一起做饭给妈妈吃,这样会使孩子更加懂事。当然孩子的孝顺也会从很小的事上表现出来。
当孩子从幼儿园里回家,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糖果告诉你,那是他游戏做得好,老师给予的奖励,他要带回家给妈妈吃,这时每一位母亲都会拥孩子入怀,情不自禁地说出“乖孩子,你真孝顺”。孩子的孝顺,也正是在这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得到强化的,并逐渐形成习惯,成为孩子品格的一部分。
4.赞扬孩子讲卫生、爱劳动等的好习惯
人人都渴望能有好习惯,但并非人人都能够拥有。好习惯是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出来的,也是孩子们日常言行中闪光点的固化和高扬。这一固化和高扬的手段就是赞扬。
“请问先生,什么叫‘怪哉’?”鲁迅幼时向私塾老师请教,却受到冷遇:“不知道!”那不耐烦的腔调,使鲁迅一生记忆犹新。他做了父亲,对儿子海婴的提问总是赞不绝口,并经常在朋友们面前赞扬儿子海婴好问的习惯。这使海婴很高兴,此后他问的更勤了。孩子的问题无奇不有,有幼稚的,有荒唐的、有肤浅的,也有深奥的。海婴问时,鲁迅总是含笑倾听,耐心回答。海婴好问的习惯,开阔了他的视野,满足了他的好奇心,增长了知识。
一般来说,孩子的行为具有模仿性,他看到大人洗衣服也去洗,大人劳动,他也去干。如果此时家长予以适当的赞扬,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平时教育的有效率要高。陈先生的儿子陈涛单独住一间小房子,里面总是乱七八糟的。一天,家里大扫除,八岁的涛涛一见大人在收拾房子,就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整理了一番,并兴奋地拉着他爸爸去参观。收拾确实是收拾了,只不过更乱了。鞋子与玩具放在一起,书塞到了床底下。陈先生没有责备孩子,先是夸赞了他讲卫生,爱劳动,然后帮助儿子整理了房间,并告诉儿子:“优秀的人的房间永远是整洁的,我相信涛涛会是一名优秀的人。”此后,涛涛的房间一直非常整洁,再也没有乱过。在这儿,陈先生巧妙地抓住了儿子动手的这一时机,表扬了孩子,使涛涛形成了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