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一个人在政界中如何处世,罗斯福回答:“带大棍子,小声说话。”
风趣的语言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掌握语言技能在日常生活中显得非常重要,只要潜心学习,一定会成功。
我们再看看下面几个例子。
1858年,林肯在竞选中击败了他的对手道格拉斯,其实林肯的口才远不如道格拉斯,相貌也极其一般,但当道格拉斯攻击他是两面派时,林肯巧妙地运用了语言。
他说:“这个问题还是留给听众来决定吧。如果我真的有两张面孔的话,还用得着老是带着这张并不英俊的脸吗?”
这就是说话的魅力,可想而知。只要说错一句,或者针锋相对,林肯能赢得听众的赞赏吗?
在中国清朝年代,有一次乾隆皇帝与爱臣刘墉在避暑山庄看到了一尊弥勒佛像,忽然乾隆起了想为难一下刘墉的念头,指着佛像问道:“他为什么对朕笑?”
刘墉答道:“皇上是文殊菩萨转世,是当今活佛,佛见佛故笑。”
实际上弥勒佛笑口常开,对谁都一样。乾隆如此问,意存刁难刘墉。刘墉歪问歪答,机智地回答乾隆的难题。不料乾隆突然又问:“他为什么对你笑?”
刘墉答道:“佛笑臣成不了佛。”
语言的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可以使你的人生完全改观;可以使你魅力倍增。
谈话技巧因人而异,然而我们坚决反对以词藻为重心的论点。若有人说:“我们必须把话说得漂漂亮亮,惟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左右逢源。”
言下之意,似乎在说:“要想在社会上混出个名堂,不是伶牙俐齿的人,休想飞黄腾达。”
乍听之下颇有道理,因此有所谓的商业训练班出现。教人如何把话说得完美无瑕,如何运用交际手腕以求拉到更多客户。有人会凭一席之谈而探究:“你受过谈吐训练吧!”“你是政治系毕业的吧?”
其实事实上并非如此,但是很显然地,一切不了解个中真相者,总以为能营造良好的谈话气氛的人,一般都来自特殊的专门训练。有人奇怪地问:指导老师法学出身怎会教谈吐的课程?也有人好奇的问:有人专门教人说话的技巧吗?
方法也好,技巧也好,有何差别?回答说是,问题又来了:“是吗?还在教说话技巧啊?那么你们对待女人应该总有一套啰?”
这种人的想法是,以为光靠嘴巴就可以走天下,认为只要会说好听的话,就能处处吃香。
也许有人抱着“我要把话说得好听些”的动机,去找老师学习,问他为什么学口才,其回答多是:“我要用最美妙的声调,把最完美的词藻说出来,让别人对我刮目相看。”其实语言的积累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得来的,并非一日之功。所谓积累,就是汲取先人的精华。多听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