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奇是法国著名的钢琴家,有一次应邀去圣路易斯举行个人演奏会。但没想到的是,等到他上台时,却发现台下听众只有座位的一半左右。看到这情景,他心里自然有点沮丧,但他没有表露,而是微微一笑,对台下听众说:“感谢各位的光临,特别是看到你们每个人都买了两三张票来听我演奏,本人更是感到不胜荣幸!”话一说完,台下立刻大笑起来,接着又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演讲的才华体现在出口成章的表达风格和挥洒自如气度上,体现在如何抓住对方的心理上,下面通过真实的事例说明和展示在演讲中理性、个性与风度的结合。
一天,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正在一次聚会上发表演说。不知为什么,坐在主席台的第一夫人南希突然连人带椅一齐翻倒在地,但她反应极快,马上站了起来。全场先是一片惊呼,继而为南希鼓掌。
里根总统看见夫人安然无恙,立刻风趣地说:“亲爱的,不是说好了,当我演讲没有任何掌声的时候你才来这一手的吗?”
这种即兴的风趣而幽默的语言,虽非出口成章,也是出口成秀谁不爱听。
而在演讲中用一下技巧,效果会更佳。
艾迪·康特是美国著名的喜剧演员,他在电影、电视两个艺术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绩。他还有一个突出的成功之处,那就是他从不摆大明星的架子,能经常到民间去演出。因而他广为普通群众所拥戴。
有一次,艾迪·康特一个人来到一所退伍军人医院,并专门为那里的病人进行了喜剧表演,结果自然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然而,正当表演进入高潮,大家乐不可支时,康特却突然停止表演,戴上鸭舌帽,就一声不吭地走了。
病人们莫名其妙,但心里都盼他早点回来。没想到这一等就等了两天,直到第三天,康特才重新在医院露面。他一进门,便问那些病员:“这几天诸位都想我吗?”
“想!”大家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
接着,康特便和他们笑到一起去了。
如果发现会场冷场,这种吊胃口的技巧,不妨学一学。
想必没有人生来就喜欢听人讲话吧!举个例子来说:办公室里突然有个通告,声明次日总经理要训话,恐怕没人会兴高采烈地说:“真好!高兴得晚上都睡不着觉了。”
相反的,也许有人如此反应:
“唉!又是总经理训话,真是的,这个老秃头最喜欢来这一招,真无聊!烦死人了!”
演讲时,这些人一定会垂头丧气地坐在最后一排,心里盘算着如何在最佳时机开溜,以图耳根清静。
偶尔应邀到妇女会演讲,情况与此差不多。每次最前面可听得很清楚,而且演讲者一举一动尽收眼里的“特别座”,总是疏疏落落的无人问津。
演讲开始,前面的一大堆空位总让台上的人十分难堪,尤其是后面拥挤不堪的对比,让人觉得似乎哪里不对劲。迟到者别无选择地往前走,本来迟到也算不得什么,偏有好事者窃窃私语:“看吧!迟到的人最后只得被赶到前面去。”
当他走到前面,全场都对之行注目礼,再笨拙的人也看得出众人的注意力已不在演讲,这种情形对演说者极为不利。所以我们通常在演讲之前必说:“前面还有空位,请大家到前面坐。”
于是引起一阵骚动:
“请请!你先请……”
“不不!你请,你先请……”
大家互相推让,许久方才坐定,看着前座的人们,那几张脸的表情简直令人忍俊不禁。有些人还会抗拒着说:“不要不要!我坐这儿就可以了。”扭扭捏捏的拉扯,而那些无力抗拒的老太太,虽然也想说:“不要不要,坐这里就好了。”但因没有坚持的力量,就只好摇摇摆摆地被推出来了。
当我们开始演讲,偶尔注意到坐前排的人,不是一本正经的重要人物,就是无力抵抗的老太太们,他们无可奈何地坐着。让人心里想着:“这些仿佛是敢死队啊”!
由此事看来,人们显然是不喜欢听讲。
因此对于会场中的这种情景,我们随时都会遇到,有时会更糟糕。这就需要使出浑身解数发挥激情,揣摸观众此时的心情。
听众之所以不喜欢听讲,原因很多,在前面也大致提过。因此,演讲时重点要放在如何吸引人听讲。
当我们演讲的时候,绝不会用讲台,而且事先声明不要插花或盆栽之类的摆设。曾经看到些小个子演讲,整个人埋没于讲台后,而小小的头夹在盆栽与花瓶中,给你一种滑稽的感觉。
面对排斥演讲的听众,如何改变局势?若非使出浑身解数,没有人会洗耳恭听。惟有从头到脚,每一个细胞都派上用场使出浑身解数,才能使听众为你的热忱所吸引。
如果斜倚讲台讲话,也不能引起听者热忱。而且从腰部均隐于台后,听众看不到你生动的表现姿态,也没法子聚精会神地听。
至此大家应可体会热忱的重要。希望对方有激情的反应,务须以热忱为出发点。做任何事都不例外,惟有尽力地做,诚心诚意地以自己的激情来激发对方的激情,方能产生感人的力量。
社会上有许多人,诚实有余而热忱不足,不然就是热忱过多而无意诚实。这些人好比沿街叫卖的贩子。他们拼命的招揽客人,嘴里喊着:“大请客!”那模样特真诚极热情,听者多多少少会好奇地围向前去,也或多或少的买了些东西。其说服力当场奏效,而实际功效就看卖的是什么了。投机分子利用顾客贪便宜的心理,来个愿打愿挨的把戏。如果将这种买卖视为脚力比赛,则能走到终点的必是那热忱而笃实的一方。
谈到热忱,每一个人都会否认自己没有热忱,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由衷热忱,是指不限定对象为谁,而皆能一样热忱。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在没有组织与风格的在一些商店中,常可见下列情况:一样是买东西,店员的服务却因人而异。看到穿着摩登的人上门,马上趋向前去:“啊!欢迎欢迎。这边请!有什么需要效劳的吗?喔!原来是这样的,好好!没问题……。”
然后就像米杵般不停地点头。可是一旦碰到个衣着朴素的人,脸上冷漠的表情如寒暑表降至冰点般的凝结。
“你要什么?内衣裤啊!在最里头的架子上,样式很多,自个儿去挑吧!”
言下之意似乎是说:你也象是要买东西的客人啊?别是扒手就好了。
他们的表现,就像走马灯一般,变化多端,令人难以捉摸。
人难免会有私心,对自己有利的人奉之惟恐不及,没啥用处的人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省得麻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对身份高于自己的同学,或有钱有势者,或有点小聪明会耍手段的人,另眼相看,热切交往,仿佛与他们熟悉后,利益就会随之而来,而拼命的逢迎。相反地对后期同学,年轻小伙子,或小孩子,就好像有点不得不和他们打交道似的勉强。这种情形,举目皆是。
没有热忱的人,不但给人势利的感觉,而且毫无感召人的力量。有人说,狮子要抓只小兔子,也会全力以赴地抓。如果狮子这么认为:“咳!一个小小的免子,还得用我这百兽之王的全力?”不用全力,其结果定是一无所获。说话也是如此,如果看对方是毛头小子,抑或是不能为吾所用的人,就不愿诚心诚意地和他交谈,也许他们会掉头就走,不愿听你讲话。
总之,说话须兼备激情、风度和独特的个性,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