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讨论是学习和工作中的一项常规活动。有的人在发言时紧贴中心、层次清楚、有理有据、水平很高,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也有的人发言效果不大理想。这里既有认识水平问题,也有表达方法问题。如何提高自己在讨论发言中的水平是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经历,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也就形成了自己的观点。面对同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更关注自己的观点。由于过于关注自己的观点,而容易忘了理解他人的观点甚至忘了听他人的观点,这是经常发生的事。
曾经看到有些人在讨论中不欢而散,其实他们的讨论已经很有成果了,对问题的认识也是基本一致的,只不过解决问题的路径不同或解决路径都相同而表述的方法不同。究其不欢而散的原因,正是由于过于关注自我观点的表述,重视了大家的不同之处,而忽视了已经达成一致的内容。
由于不欢而散,也使得讨论后不能产生一致的行动。
由此可以看出,参与问题讨论的时候,要关注大家的不同点,更要关注大家的相同点。
这就像一个“拉链”,如果永远关注不同点,就永远缝合不到一起。
如果关注相同点,就能缝合到一起。
在讨论中,在表述自己观点、在发现大家的不同观点的同时,善于发现相同点并确认相同点,这会让讨论更富成效。
作为讨论活动的参与者,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发言者,就必须练好基本功,讲求发言艺术,这样才能提高发言水平。
在参与讨论之前,要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在发言的具体方法和技巧上,还应注意把握如下几点:第一,开门见山,不转弯抹角。
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或讲话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给人简洁明了的感觉。参与讨论发言,最好是开篇点题,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先声夺人。在发言时,开头不要讲过多的客套话,不要过分地自谦、自责,最好是单刀直入,把主要问题、主要观点、基本要求等用简练的语言告诉大家,不必转弯抹角。
第二,直奔主题,不穿靴戴帽。
长期以来,很多人在开会讨论时都要先来一段“弯弯绕”,先来一段溢美之词,再迂回绕弯,才说点“不成熟的意见”。而此时,自己和别人宝贵的时间早已浪费,这无异于鲁迅所说的“谋财害命”。对此,我们很多人似乎早已习惯,甚至见怪不怪。其实这样的发言不仅影响了讨论的效果,对自己的形象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第三,围绕中心,不漫无边际。
发言不能跑题,不能离开中心,这是讲话的要诀。要善于围绕主题,突出中心思想,尤其是发言较多和限时发言时,更不能东扯西拉,信口开河。要做到中心突出,除了讲话要有条理之外,还应该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重点讲什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讨论中做到游刃有余。
第四,言之有据,不空洞无物。
我们说“有理有据”只是指:尊重事实、实践和数据,在这个基础上做严肃的思考,并将思考的结果诚实地给予表达。言之有“据”之“据”,是坚实的理论支点和事实基础。以理服人,以据信人,不主观武断,不强词夺理,更无“强盗逻辑”,娓娓道来,从容不迫。言之凿凿,既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又有经典和时鲜的事例佐证。“言之有据”之“据”非凭空臆造,凌空虚立,这样的发言,方可让人信服。
第五,语气平和,不偏激浮躁。
语气平和是有自信心的表现。一个人平和的语气,就可以使他人感受到他平和的心。俗话说“有理不在言高”,再高的声音和严厉的语气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帮助,只会把讨论的焦点转移到你的声音和语气上,从而偏离问题本身。无论何时,保持平静的心去与人相处总是有益处的。既不偏激,也不浮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喜、怒、哀、乐不形于色。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如果别人的言语激烈,你应避其锋芒,在适当的时候加以解释和说明。有了这样一种心态,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你才会感觉到心静如水,游刃有余,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六,精简明了,不闲言碎语。
要做到精简明了,首先就必须避免生僻词汇和“噪音词汇”。对大多数人来说,生僻词汇会使语言难以理解;同样地,使用流行的“噪音词汇”也不会使人们分享其所拥有的含义。其次是多使用短句。许多人把辞藻的堆积等同于语言的重要性,他们在讲话中填充大量华丽的短语和过渡词汇,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并使用过多的重复和修饰,而这些并不能使讲话易于理解。长句令人厌烦,它们阻塞了对你所提供的信息的理解。短句有助于将我们的思想分类,使每一要点清晰,也便于听者比较容易地把握我们的思想。其三是去掉过多的重复。重复是不必要的反复,这种重复是如此普遍以至于我们几乎很少认识到,它们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而没有附加任何新的信息。比如“全面完全的”等等,这些词语增加了句子的长度,也增加了人们理解的困难。
第七,见好就收,不拖泥带水。
会说话的人通常话都不多。许多人的失败就是不知道要见好就收,反而越讲越长,结果往往弄巧成拙。不论你沟通的技巧好不好,千万不要拖棚(讲话冗长),否则就会使好戏变成歹戏,所以要见好就收,使对方留下深刻印象。林语堂先生曾幽默地说:“演讲就像女人的裙子一样,越短越好。”讨论、沟通也一样。所以真正的高手,一定是宁可给大家留下回味与想象的空间,见好就收、点到就好而绝不拖泥带水、画蛇添足。
古人云:“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是讨论的困境,虽然人们经历过这么多类似事件,却很少人理性地拿出一套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遇到这样的场景,我们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争论一发而不可收并不是什么好事。凡事要适可而止、能放能收,这既保护了自己,也避免干扰了别人。
我们是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讨论问题,而不是为了在辩论中取胜。
讨论过程中不管什么时候一旦意识到自己声音过大,请立即停止讨论并反思,直到心平气和再继续进行。如果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争吵,双方均应反思自己的言行,并向相关关系人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