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人,每每取得一点成绩不仅沾沾自喜,还爱到处张扬。这种喜欢炫耀的表现,其实就是虚荣心在作祟。虚荣心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无论古今中外,无论男女老少,穷者有之,富贵者亦有之。虚荣心是一种扭曲的自尊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一种追求虚荣的性格缺陷,是人们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的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情感。
虚荣心强的人,在思想上会不自觉地渗入自私、虚伪、欺诈等因素,这与谦虚谨慎、光明磊落、不图虚名等美德是格格不入的。虚荣的人为了表扬才去做好事,对表扬和成功总是沾沾自喜甚至不惜弄虚作假。
但是,人们都喜欢谦和低调的人,不喜欢夸夸其谈的家伙。现代社会提倡表现自己,但这个“表现”应该更多地体现在做的方面,而不是在说的方面,就像有句名言说的那样——“不要做语言上的巨人”。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说话调子非常高,显得自己很有能耐、无所不知、无所不会,这样的人很难得到大家的喜欢。所以,我们平时说话应该尽量低调一些,尤其是说到自己的成绩时,更应该谦和低调。
我们在与朋友、同学等交流的时候,说话要防止太过高调,避免过分突出自己而让别人感觉心理不平衡、产生不快,以免影响了相互之间的关系。应多提到别人的好处,在和别人分享快乐的同时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曾经有人问苏格拉底:“天地之间有多高?”他毫不含糊地说:“三尺。”又问:“人有五尺,天地之间怎么只有三尺,岂不把天捅个窟窿?”苏格拉底说:“所以,人要想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啊!”这是说做人要低调。
据说美国总统林肯是美国总统竞选史上第一个用低调取胜的人。当年他参加竞选时,坐在一辆耕田用的马车上,每到一个地区都和选民们亲切地说:“如果大家问我有多少财产,那么我告诉大家,我有一个妻子和五个女儿,都是无价之宝。此外,还有一个租来的办公室,室内有桌子一张,椅子五把。我本人既穷又瘦,没有什么可依靠的,我唯一的依靠就是你们。”
做人处事有人高调,有人低调。而当今高调的人多,低调的人少。其实做人处事低调更难,低调更可贵。强中自有强中手,高人背后有高人。
世上没有最高,只有更高。高是动态的、抽象的、永无止境的。但谁也不可能总是站在巅峰,因此何不把自己看低一点,随和一点,自谦一点呢?
谨慎低调、不事张扬,这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处世智慧和人格魅力。古人将其形象地描述为“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勇若怯,大智若愚”,“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并视之为美德。老子曾告诫世人:“自见者不明,自足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夸者无长。”达·芬奇也说:“微量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所以空心的禾秆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禾穗却低头向着大地。”低调的背后隐含着真正的大聪明、大智慧。
低调不是做出来的,它需要有厚实的内功做支撑。只有一个人的知识、阅历、修养积淀至一定厚度时,才能真正做到不说张扬之语、不干张扬之事、不逞张扬之能。他们内心深处蕴藏着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处于低谷不颓废、一帆风顺不得意、成绩面前不炫耀,永远保持着踏踏实实、平平常常、坦坦荡荡的人生态度和格调,以成熟、理性、豁达、自重、睿智处世做人。
求名心盛者必作伪,利欲过强者必偏执。现实生活中不乏好大喜功、高调张扬的人,说到底,是名利思想在作祟。他们无非想造点声势,秀一秀自己,以引起他人的注意,争彩头、出风头、搏出位、捞名利。高调张扬的人,也许能求一时之名、得一时之利,但往往登不高、行不远。
孔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句古训更提醒我们要克服浮躁心理,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厚积薄发,则终必有成。对个人的得失、荣辱都要看淡一些、超脱一些,正如古人所说“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学业成功了,不沾沾自喜、忘乎所以;个人进步了,不孤芳自赏、洋洋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