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场”是许多人常见的行为表现,这些人往往害怕与陌生人交往,羞于在陌生人面前说话,如不加以正确引导,时间久了,就会影响人的正常交往,容易形成封闭、自卑的心态,甚至会影响到将来。
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极其重要的因素,它是口语表达者进行口才实践时所必须具备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优秀的口才家不仅要掌握广博的知识,塑造完美的人格,拥有口若悬河的表达技能,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充分的自信心、强烈的表达欲、豁达的胸襟、良好的自控力、不惧失败的韧性和毅力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顺利进行口语表达的前提,也是取得满意效果的可靠保证。
怯场,是一种胆怯心理。讲话怯场是一种“过敏反应”,如果不加以控制,任其发展下去,就会成为习惯性的心理障碍。所以,我们必须对怯场心理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和训练。
卡耐基曾经讲过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名叫马里奥拉索的人,他单位的创始人要举办一个生日宴会,并决定由他发表致辞演讲。他说:“我从来没有当众演说过,要在那么多人面前演说,心中就升起莫名的恐惧。如果这次演说失败,将严重影响我的社会形象。”
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参加了卡耐基举办的短期训练班,每天只有三四次训练演讲的机会。三周以后,他的怯场心理明显消失,表达欲望骤增,致辞演讲也获得了成功。他精彩的演讲词还被《纽约时报》发表。记者形容他是“像游鱼一样灵活的雄辩家”。而他从此以后就再也不把演讲当作负担,而是作为一种荣誉和享受了。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存在着胆怯心理。我们不仅因一些确定和直接的威胁而胆怯,还因一些潜在的甚至实际不存在的威胁而胆怯。当然,并非所有胆怯心理都不可取,合理的胆怯心理不仅必要,还是自我约束的基础。那些不合理的和无用的胆怯心理,会使人的生活受到破坏,好像背负铅块赛跑。被胆怯心理所困扰的人,难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胆怯心理随着一个人经历的增加而减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认知是正确的。因为人类在本质上存在着对未知的胆怯,一旦了解了未知,胆怯将不复存在。
对于多数人尤其是胆怯的人而言,与陌生人见面往往会产生不自在的烦恼。其实胆怯无关乎人的个性,而是由于接触的经验不够,进而排斥他人。
一般说来,若能进行自我训练,积累与他人相处的经验,即使无法改变自己的个性,亦不至于以与他人接触为苦。为加强自我的信心,不妨先做好心理建设,常常提醒自己多接触不同的人物,借以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以及增加人生乐趣。
一般情况下,与陌生人会面时人之所以会感到不安,原因之一便是觉得无话可说。其实,这种想法并不正确。与陌生人会面的恐惧心态与第一次尝试没吃过的食物有点相似,大多基于自我保护的心态,所以人们一般绝不愿多接触素不相识的人。如此状况下,人们又怎能了解与人相交的乐趣呢?
事实上,人们因相见而遭受严重挫伤的情形毕竟少之又少,若是因噎废食,让自己过着封闭的人生,岂非得不偿失?所以,放开胆子,与人交往,融入社会,这才是智者之举。
其实,没有人能够完全没有胆怯和畏惧心理,最幸运的人有时也不免有胆怯、畏缩不前的心理状态。但如果使胆怯和畏惧成为一种习惯,那么胆怯和畏惧就会成为情绪上的一种疾弊,会使人过于谨慎、小心翼翼、多虑、犹豫不决,在心中还没有确定目标之时,已含有胆怯和畏惧的心理,在稍有挫折时便退缩不前,因而影响自我设计目标的完成。
胆怯者害怕面对冲突,害怕别人不高兴,害怕丢面子。所以在择业时,因胆怯,他们常常退避三尺、缩手缩脚、不敢自荐。在用人单位面前他们唯唯诺诺,不是语无伦次,就是面红耳赤、张口结舌。他们谨小慎微,生怕说错话或害怕回答问题不好而影响自己在用人单位代表心目中的形象。在公平的竞争机遇面前,由于胆怯,他们常常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以至于败下阵来,错失良机,于是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导致自我评价降低和自信心下降。
生活在现代社会,我们必须摒弃害怕受伤、胆怯的心理,端正心态,以一颗健康有力的心尝试生活,明天才会有更好的开始。
心理学家在治疗胆怯时所用的一个主要技术是“行为校正”。这种理论很简单——将胆怯者置于一种能使人产生胆怯的特定环境中,比如要解决一个人对于大桥的胆怯办法是反复地过小桥,结果他将能够过四英里(约6437米)的桥。惧怕乘坐飞机的人,经过这种“行为校正”后,将乐于乘飞机旅游。同样的道理,对于说话怯场的人,其治疗方法就是让他反复多次地在人群中说话。
一个自卑的人会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自卑,可以说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会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
自卑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所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态度体验,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的尊重的心理状态。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见到很多人都比较自卑,不敢大声说话,不苟言笑,都是独自一个人在某个小角落里默默注视着他人。其实他们心里也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就因为自卑,让他们抬不起头来。所以他们的内心世界一片黑暗,他们很少交到真心的朋友,就这样痛苦地活着。那么,克服自卑的方法有哪些呢?
首先,要肯定自己的价值: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我存在固我有价值”。每个人身上的特点,没有好坏之分,因为每一种性格都有好和坏两个方面,每一种特质都是你自己独有的。
自卑感往往是在表现自己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挫折,对自己的能力发生怀疑而造成的。有此心理,不妨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情,一举成功后便会有一份喜悦心情,每一次成功都是对自信心的强化。而自信心的恢复需要有一个过程,切不可着急,应从一连串小小的成功开始,通过不断的成功来表现自己和确立自己的自信,来消除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表现自己时,期望值不要过高,不要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地锻炼自己的能力,逐步用自信心取代自卑感。有自卑感的人多为性格内向、敏感多疑,因此,表现自己还得从锻炼自己的性格入手。有自卑感的人应多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坚韧性、果断性、勇于进取等优秀品质,确立自信,以逐步克服自卑心理。
自卑是可以用实际行动来克服的,可以通过建立自信和征服畏惧来战胜自卑,而不能夸夸其谈,止于幻想,且必须付诸实践,见于行动。建立自信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做自己害怕的事,直到获得成功,就是通过全面、客观的认识,辩证地看待别人和自己,分析出自己的优点与缺点。
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心中默念:我可以,我一定能行!这也是一种克服自卑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法就是个人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进行自我帮助的方法。人的自我评价实际上就是人对自我的一种暗示作用,它与人的行为之间有很大的关系。消极的自我暗示导致消极的行为,而积极的暗示则带来积极的行动。每个人的智力相差都不是太大,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就应不断地暗示自己,别人能做的我也一定能做好。始终坚信“我能行”、“我也能够做好”。成功了,自信心得到加强;失败了,我们也不应气馁,不妨告诉自己“胜败乃兵家常事,慢慢来我会想出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