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认为,情绪由某种环境因素引起,即一个人受到某种特殊刺激时,会自发生成一种与此相对应的情绪反应。比如说,婴儿忽然听到一声巨响(例如雷鸣),或忽然失去支撑,可能会引起恐惧的反应。成年人的恐惧反应比婴儿复杂得多,但仍是建立在这种原始的“刺激–反应”机制的基础上的。人类行为主要基于“刺激–反应”机制,这一理论在今天已经被广泛接受。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一个人所有的恐惧都可以追溯到这个人出生时的“精神创伤”,也就是每个人在离开温暖而安全的母体,进入冷酷世界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原始焦虑”。弗洛伊德还提出了一种理论,即恐惧和焦虑是由压抑不能正常宣泄的性冲动所造成的。
这些概念虽然有趣且可能正确,但仍不足以解释恐惧的真正目的。显然,一个人之所以需要恐惧的情绪,是出于生理或者心理的原因。这种情绪是有目的的,能令人避开危险或者痛苦。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待恐惧,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心理机制,还有助于我们更明智地认识和处理好自己的这种情绪。恐惧的目的有时候并不容易被识别出来,特别是当一个人的某种恐惧不符合常识和逻辑的时候。比如,因为想象中的危险和过度焦虑所产生的恐惧就更难辨识。然而,一项针对这类情况进行的深入的心理学研究,却揭示了恐惧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的,即激发个人采取防御态度来应对可能的危险,不仅是针对身体健康的危险,更常见的是针对其声望和社会地位的危险。
所有情绪都会指向某个特定的目标,虽然成年人的这些目标往往不明显,总是被细致而复杂的心理框架所掩盖。情绪是由个人主动选择的。我们很难理解这个事实,因为人一旦意识到了自己某种情绪的目的,这种情绪便失去了作用。因此,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一个人不承认自己对自己情绪的控制是很有必要的。情绪会令一个人准备、支持、采取某种行动,或者拒绝某种行动。每个行动都是由智识与情绪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我们的思考过程中,我们会调动自己的智识,针对接下来要采取的行动权衡利弊。人的理性和逻辑思维允许甚至是要求我们认清自己的行动会带来哪些好处与坏处。不过,我们常常很难轻易地做出决定,因为很多情况下利弊相差无几。因此,为了让我们朝着某个特定方向前进,我们必须强化那个方向的表面价值。基于这一点,我们唤醒自己的情绪。我们需要情绪来证明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并以此应对逻辑上对此选择可能的阻碍。没有情绪,我们就无法全力投入行动中。因此,我们会选择那些有助于维护和增强生活基本方向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