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对自身性别的态度,与他对异性的态度是相关联的;这两方面的态度决定了他的性行为。个体对异性的概念,早在幼儿时期就已形成。面对异性时产生的最初的情绪反应,不但非常重要,而且非常持久。一般来说,父亲和母亲为孩子设立了男女一起生活的首例模板。小孩子因为理解能力有限,无法认识到家里的情况只反映自己与家人的相处模式,并不具有普遍性。在他看来,自家的情形就是整个世界的样子。因此,对他来说,父母之间的关系是男女之间唯一可能的模式,孩子对婚姻生活的构想也就由此建立。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孩子对婚姻的看法。异性父母对孩子来说便代表了异性,对孩子未来的性生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对与这孩子性别相异的兄弟姐妹,也可能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男孩儿和母亲之间,或者是女孩儿和父亲之间,如果亲子关系过于紧密,很可能会对孩子以后婚姻生活造成障碍。假如一个男孩儿倍受母亲宠爱,很难想象以后能找到一个跟他母亲一样愿意把一切都献给他的女性。很多时候,这份疑虑会阻碍他的爱情与婚姻。圆满的婚姻需要双方都有舍有得,可他显然不具备与一位女性这样生活的能力。父女之间的关系亦是如此。一个非常依恋父亲的女孩儿可能会指望从丈夫身上得到同样的理解、耐心、教导和保护。可是她显然忘记了一件事:与她同龄的男性,没有谁能拥有和她父亲一样的优势,尤其是现在的女孩儿在很大程度上拥有了与男孩儿同等的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
这个问题在如今似乎尤其普遍。一方面,女性抗拒自己的性别低人一等的观念;另一方面,她们又梦想有一个可以令自己仰望的丈夫,她们坚持认为,男人必须比自己更强大、更可靠。可问题是,她还能找到多少像“儿时父亲”那样的男人?她注定会失望。即使她找到了这样的男人,也不可能接受他。她会痛恨这个男人的优越感,所以,她要么离开他,要么鸡蛋里面挑骨头,以便让自己有理由俯视他。